杜聿明看林彪与粟裕陈毅许世友谁厉害比较
杜聿明看林彪与粟裕陈毅许世友谁厉害比较
转:杜聿明看林彪与粟裕陈毅许世友谁厉害比较林彪与粟裕,谁的功劳大,谁的付出多,其时是不可比的。因为并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职位,因此任何的比较都是虚妄的,不合情理情的。历史不可假设,同样历史也不比较。
否则历史学不就变成了化学和物理学了么。粟裕从来没有说自己是常胜将军,也从来没有去争当中国第一军事家,相反,他总是非常谨慎,总是态度谦虚,总是回避更高的职位和权力,把自己的成功给了陈毅,给了邓小平、刘伯承,给了前委,自己可以说一点也没留下。
他写的回忆录中就是没有淮海战争,虽然这一战争从头到脚都是他策划和经办的。淮海战争的意义何在?可能现在有些人不太了解。蒋中正是因淮海战争而下台的,这应该没有疑了吧,为什么蒋不在辽沈和平津战争下台?这就是因为虽然北方战场失败了,但国军南方的主力还有白崇禧和刘峙两大战略集团,这两大集团有冯玉祥旧部的西北军加盟其间,其实力较东北的杜聿明集团和傅作义集团都要强大,战略位置也重要的多。
杜聿明集团出关本身就很勉强,后来又因种种原因被解放军军和自己的派系斗争削弱不少,到了东北决战时,已不是刚出关时的钢铁雄师,加之杜聿明内调,陈诚倒台,卫立煌不听蒋中正将东北主力回撤关内的指示,结果形成孤军(黄埔军一部加桂军一部另有杂牌军若干)之势,给养全绝,兵源不济,最终导致军败如山倒。
而傅作义只顾自保平津,对东北只作局部支持(派范兵团至葫卢岛),未倾全力作积极作战略和战争援助,也是东北之战失败和平津的陷落的原因。
而反观白崇禧集团和刘峙集团,实力要强大得的多,国军之精锐全部集中在徐州至南京至开汉一线,这两个集团在战略上一直有协作,加之中原地势开阔,机械师团往来自如。所以三野在移兵中原后,在打了不少胜仗的同时,也打了一些败仗。
损兵五万既有天时因素,连月大雨,也有人为因素,实力不如人嘛。但到了陈毅离开华野后,东华野的实力基本恢复了原气。才有了济南之战的发动。济南之战胜利后,粟裕便已决定打掉五军或黄百韬或李弥或孙元良,但最终是按照军委的命令,先打共同百韬。
但没想到,最后还是将他所想要消灭的几大兵团之敌全部解决了。按照当时三野的实力,要打掉黄百韬兵团已属不易,而要打掉五军,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就是粟裕的战略行动,同时导致了国军60万主力军的覆灭(黄伯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4个兵团(刘峙集团),和黄维兵团(白集团之部份)),黄埔军大半被消灭,冯玉祥之西北军也基本全部覆灭。
可以说,国军中最会打仗实力最强的只有黄埔军、冯军和桂军,山西的阎军实力不太强(傅属山西阎军,擅野战奇袭,不擅守城)。
在淮海一战中,将国军两大主军——黄埔军的大部和冯军大部——端掉,远远超过粟裕的设想,但却实现了。
这也直接导致了蒋的下台。从而为解放战争进展的加快创造了条件。淮海是以三野为主打的。前面说过,这一战争从提出到开始,再到深入,到实现,是粟裕提出的主力军是三野,二野是配合。而在战局的指挥是则正相反,是二野首长指挥,三野首长配合。
这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状决定的。二野首长(刘陈邓李先念)是中原区首长,粟裕的战场不是在华东(饶漱石领导),而是在中原,所以要由二野首长即中原区领导统筹全局,这与四野的战场在东北(在东北林彪有权指挥一切)不同。
粟裕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动让虚权(战略指挥权),取实权(战争指挥权),这样就调动了毛、刘、陈、邓、李等的积极性,保证了粮饷弹药的供给,保证了各个山头的心理平衡,也保证了指挥体系的完整。
可见,粟裕在内部组织中也是一个大策划家。但无论谁指挥,由于三野和二野配合紧密,终于还是战胜了强大的敌人。从某种角度说,这一敌人的实力远远超过东北的国军。三野消灭了44万敌军(黄邱李孙兵团),二野在三野的直接支持下消灭了十二万(黄维兵团)。
三野战绩最大。从战略角度过看,淮海战争是粟裕最初提出,毛泽东和粟裕一同将其放大,粟裕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改变对敌方向,从北向南,横扫千军,有一种过五关斩六将的气概。
而辽沈战争的提出,战术层面(初意是想调动关外国军主力入关,减少关外压力。)是林彪提出的,战略层面是毛泽东(在先)和林彪(在后)共同提出的,林彪在辽沈战争的过程中也是一种边打边看,有被动的一面,这与粟裕一开始就是主动地去制造战机,掌控全局,仍存在很大差别。
我觉得林彪和粟裕相同的地方是,都是近现代史上手屈一指的战略家战术家,都在某个时期有常胜的记录,林彪的成就更大一些。但在众多将领中,林彪本人却只服粟裕一人。
两人的很大的不同是,粟裕在战略全局中眼光独具,先知先觉,及早布置,有备而打。而林彪见微知著,能在战术的细节之面察觉出敌方的细微变化,而将小战变为大战(打锦州而得东北就是这样),能将被动变主动,能将主动变为更主动。这样的差异看来只能从他们各自所处的职位,地域环璋,部队实力,作战性格,敌人的实力,后方援助去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