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乐府传声》摘编2
喉有中旁上下 喉舌齿牙唇为五音,从内至外之言也。其位置实有五层,其音虽皆本于喉,而用力之地,则层层有别,此人人所知者也。至五音中,又各有五音,则前人之所未道者。天下之理,有纵必有横,喉舌齿牙唇,纵也,喉音中之五音,横也。
何谓?音高而清之字,则从喉之上面用力;低而浊之字,则从喉之下面用力;欹而扁之字,则从喉之中间用力。故出声之时,欲其字清而高,则将气提而向喉之上;欲浊而低,则将气按而著喉之下;欲欹而扁,则将气从两边逼出;欲正而圆,则将气从正中透出,自然各得其真,不烦用力而自响且亮矣。
此非特喉音之字如此,凡舌齿牙唇之字呼法皆然。但舌齿牙唇,虽着力之地各殊,而总不能离乎喉也,故喉舌齿牙唇为经,上下两旁正中为纬,经纬相生,五五二十有五,而出声之道备矣。
此千古之所习而不察者也。 鼻音闭口音 喉舌齿牙唇之外,又有鼻音、闭口音者。何也?盖声音之道,所以畅发天地之和气,虽以清明疏亮为主,但皆清明疏亮,一往不返,则律吕之气有张无翕,不能备四气之和,此鼻音、闭口音所以不能无也。
如庚清二韵,乃正鼻音也。东钟、江阳,乃半鼻音也。寻侵、监咸、廉纤,则闭口音也。正鼻音则全入鼻中,半鼻音则半入鼻中,即闭口之渐也。闭口之音,自侵寻至廉纤而尽矣。
故《中原音韵》以东钟起,以廉纤终,终之以闭口音,犹四时之令穷于冬也。东钟则春令之始也;但立春之时,阳气初动,故犹稍带鼻音,有出而未舒之象。自庚清正鼻音之后,即从尤侯只合口喉音,转入寻侵闭口,亦以渐而收藏,此天地自然之理,编韵之人,虽未必有意为之,而天地之音之终始,其序自然,而不可紊也。
故能知鼻音、闭口音法,则曲中之开合呼翕,皆与造化相通,然后清而不噍,放而不滥,有深厚和粹之妙。
故鼻音、闭口音之法,不可不深讲也。 四声各有阴阳 字之分阴阳,从古知之。宋人填词极重,只散见于诸家论说,而无全书。惟《中原音韵》,将每韵分出,最为详尽;但只平声有阴阳,而余三声皆不分阴阳,不知以三声本无分乎?抑难分乎?抑可以不分乎?或又以为去入有阴阳,而上声独无阴阳,此更悖理之极者。
盖四声之阴阳,皆从平声起,平声一出,则四呼皆来,一贯到底,不容勉强,亦不可移易,岂有平声有阴阳,而三声无阴阳者,亦岂有平去入有阴阳,而上声独无阴阳者。
此皆极荒唐之说,后人竟不深求,不得不急为拈出,使天下后世作曲与唱曲之人,确然有所执持,而审音不惑。如宗字为阴,宗、总、纵、足,皆阴也;戎字为阳,戎、冗、诵、族,皆阳也。
上八字岂可删去一字,亦岂可互易一字,亦岂可宗戎有阴阳,而下六字无阴阳,更岂可纵足与诵族有阴阳,而总与冗无阴阳?此有耳者之所共察,不必明于度曲者而后知之也。余常欲以《中原音韵》四声之阴阳,每字皆为分定,以息千古纷纷之说,尚未遑而有待。
但作曲者能别平声之阴阳,已属难事,若并三声而分之,则尤艰于措笔,不必字字苛求,然不可以作曲之难而并字之阴阳亦泯也。 北字 凡唱北曲者,其字皆从北声,方为合度。若唱南音,即为别字矣。
然北字之异乎南者,十居四五,若必字字从北,则南方之人,竟有全不解者,此亦不必尽泥也。盖当时之北曲,以北人造之,北人唱之,彼自唱彼之音,自然皆从北读,若南人唱之,南人听之,则即唱南人之音,似亦无害于理,但以北字改作南音,则声必不和。
何则?当时原以北字配调故也。况南人以土音杂之,只可施之一方,不能通之天下;同此一曲而一乡有一乡之唱法,其弊不胜穷矣。愚有说焉:凡北曲之字,有天下尽通之正音,唱又不失此调之音节者,不必尽从北字也。
如崇字本音戎,而北读为虫,重字本音虫去声,北读为中去声,事字本时至切,北读为世,杜本音渡,北读为妬之类。如此者不一而足,若必尽从北音,则唱者与听者,俱不相洽,反为无味,譬之南北两人,相遇谈心,各操土音,则两不相通,必各遵相通之正音,方能理会,此人情之常,何不可通于度曲耶?但不可以土音改北音耳。
至于北字中,人人能晓,或此宫此调,必如此方合者,则必不可以南曲之字易之也。
乐府传声之平声唱法、上声唱法、去声唱法 平声唱法 四声之中,平声最长,入声最短。何以验之?凡三声拖长之后,皆似平声,入声则一顿之外,全无入象,故长者,平声之本象也。但上去皆可唱长,即入声派入三声,亦可唱长,则平声之长,何以别于三声邪?盖平声之音,自缓、自舒、自周、自正、自和、自静,若上声必有挑起之象,去声必有转送之象,入声之派入三声,则各随所派成音。
故唱平声,其尤重在出声之际,得舒缓周正和静之法,自于上去入别,乃为平声之正音,则听者不论高低轻重,一聆而知其为平声之字矣。
上声唱法 上声亦只在出字之时分别。方开口时,须略似平声,字头半吐,即向上一挑,方是上声正位。盖上声本从平声来,故上声之字头,必从平声起,若竟从上起,则其声一响已竭,不能引而长之,若声竭而复拖下,则反似平声字矣。
故唱上声极难,一吐即挑,挑后不复落下,虽其声长唱,微近平声,而口气总皆向上,不落平腔,乃为上声之正法。
虽数转而听者仍知为上声,斯得唱上声之法矣。 去声唱法 今北曲之最失传者,其唱去声尽若平声。盖北曲本无入声,若并去声而无之,则只有两声矣。夫两声岂能成调耶?况北曲之所以别于南曲者,全在去声。南之唱去,以揭高为主,北之唱去,不必尽高,惟还其字面十分透足而已。
笛中出一凡字合曲者,惟去声为多。如唱冻字,则曰冻红翁,唱问字,则曰问恒恩,唱秀字,则曰秀喉沤,长腔则如此三腔,短腔则去第三腔,再短则念完本字即收,总不可先带平腔。
盖去声本从上声转来,一著平腔,便不能复振,始终如平声矣。非若上声之本从平声转出,可以先似平声,转到上声也。譬如四时从春转夏则可,从春转秋则不可,此自然之理也。况去声最有力,北音尚劲,去声真确,则曲声亦劲而有力,此最大关系也。
今之所以唱去声似平声者,何也?自南曲盛行,曲尚柔靡,声口已惯,不能转劲,又去声唱法,颇须用力,不若平读之可以随口念过,一则循习使然,一则偷气就易,又久无审音者为之整顿,遂使去声尽亡,北音绝响,最可慨也!
乐府传声之入声派三声法、入声读法 入声派三声法 北曲无入声,将入声派入三声,盖以北人言语,本无入声,故唱曲亦无入声也。然必分派入三声者,何也?北曲之妙,全在于此。
盖入声本不可唱,唱而引长其声,即是平声,南曲唱入声无长腔,出字即止,其间有引长其声者,皆平声也。何也?南曲唱法,以和顺为主,出声拖腔之后,皆近平声,不必四声凿凿,故可稍为假借。惟北曲则平自平,上自上,去自去,字字清真,出声、过声、收声,分毫不可宽假,故唱入声,亦必审其字势,该近何声,及可读何声,派定唱法,出声之际,历历分明,亦如三声之本音不可移易,然后唱者有所执持,听者分明辨别,非若南曲之皆似平声,无相径庭也。
故观派入三声之法,则北曲之出字清真,益可徵据,此探微之论也。至派入三声异同之法,又别有论。 入声读法 北曲皆遵《中州音韵》,其平上去三声,皆与《唐韵》及《洪武正韵》等相同,其有异者,百中之一耳。
其五音四呼,亦不相远,若入声之字皆派入三声,竟有大相径庭,全非其字者。何也?盖三声多连合一贯,独至入声而别,有有三声而无入声之字,亦有有入声而无三声之字。今北曲无入声之唱,尽将入声唱作三声,而三声中无此字,则不得不另作一声矣。
如曲字,本邱六切,若本音之平声,则邱都切,是有声无字矣,故变而作区。乐字,本卢各切,若本音之平声,则卢沙切,亦有声无字矣,故变而作劳。其余如:削之为宵,鹤之为浩,不一而足。
自六经子史皆同,不独《中州音韵》为然也。惟古韵从无此读法,而五音四呼又不通者,此乃当时之土音,则不妨或从古音,或从今音,不必悉遵其读也。又其派入三声,有一定之法,与古音亦稍殊。如鹿字,《中州韵》作去声音露,古音露,亦音卢,出字《中州韵》作上声音杵,古音作平声,则赤知切,作去声,则赤至切,三声多有通融之处。
盖入之读作三声者,缘古人有韵之文,皆以长言咏叹出之,其声一长,则入声之字自然归入三声,此声音之理,非人所能强也。
故古人有此读法者,三声原可通用,不必尽从《中州韵》;如从无此音者,则不可自我乱之,恐人之难辨也。试从古音,一一考之,则入声派入三声之故可明,而三代已前之歌法,亦可推测而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