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纯省长与黎川新丰桥
新丰桥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位于黎川县十里长街中段,横卧黎滩河上。全场88.8米,桥上建有长廊式木柱高顶棚屋,两侧加以雕板桥栏。桥心正中有飞檐亭宇。可惜这座建构精美的古桥,1984年不幸毁于失火。方志纯老省长闻讯痛惜浩叹。1985年方老拨巨款重建,并亲自书写“新丰桥”匾额,字体苍劲厚朴。
我在黎川任县委书记期间,一年有几次借开会或公务之机去省城拜访方老。在简朴的客厅随谈,方老话趣最多的是黎滩河上的新丰古桥。人的一生中往往些许凡人闲事却异样地呈现在回忆里,添几分笑料,悟几分道理,生动了人间烟火。
方老说,黎川的新丰桥印象最深,有时一天要经过好几趟。1933年夏季三伏天热得很,身上汗水多得像水里捞起来的人,下午两点来钟还没吃中饭,又渴又饿,走上桥看到五六个守桥的红军战士围着一盆清汤寡水的稀饭转。有个小伙子我看还蛮有些文化,手舞足蹈数上一套顺口溜:“正当饿昏昏,来了稀饭一大盆。盆里照见碗,碗里照见人。筷子搅三搅,水浪打死人。革命不怕苦,喝的香喷喷。”他们一见到我这个赣闽省黎川县委书记,就请一块享受享受。我也不客气。拿起木芍舀上一碗,筷子夹一块萝卜干就呼噜噜喝起来。正在这时,一位中年妇道人家送上一大碗腌菜放下就走了。一下子几双筷子往腌菜里伸,其中一个小伙子在腌菜里一翻,哎呀,腌菜底下窖的尽是红烧肉。大家惊呆了,一个个都把筷子缩了回去,大眼瞪小眼。我问刚才送腌菜的嫂子是谁,都说不认得。怎么不认得?她就是篁竹街拥红模范牛儿的媳妇。跟随我的通讯员小马一提醒,我就记得了牛二这条好汉子。他在新丰桥上就下了我们红军三条人命理!一天,我们从湖坊(当时赣闽省委所在地)开完会返回城里,走到新丰桥已是鸡叫三遍了。小街上磨豆腐、榨米粉的作坊开始干活了,木板缝里透着灶前烧红的火光。突然有人大喊:“方书记危险”!只见一个人影窜上桥来把一个吱吱作响的手榴弹踢下桥去,轰的一声,溅起一丈多高的水浪。原来牛二那天起早去田里车水,看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他便隐蔽地盯住了,暗暗保护了我们。方老收敛起讲述时的笑容,感叹地说,那年月的群众真好啊,把我们当亲人,当贴心人啊!所以,那是大家干工作都不要命,越干越起劲,像这样干革命还有干不成的道理?
听着方老一席谈,感悟很深。一个人如何活在群众心里,是生命意义的最好证明。
方老离开我们已经几年了,然而他老人家留下一句祝福:“希望新丰桥年年有新丰收!”它应该成为我们后被人永远的追求。
方志纯(1905年9月11日~1993年7月31日),江西弋阳人,曾用名方志诚、万里、冠雄、王佑、汪冠英、王民生等,方志敏烈士的堂弟。1922年投身革命活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中央卫戌司令部参谋长、江西省委书记、省长等重要职务。1933 年初,方志纯随红十军至中央苏区,先后任红31师师长、政委、中共闽赣省委常委兼黎川中心县委书记、黎川军分区司令员、政委、闽赣省军区组织部、宣传部和地方工作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他英勇作战,灵活指挥;动员和组织军民,为保卫中央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李华青,原中共黎川县县委书记,现任抚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本文转引自李华青:《冗闲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1-82页。标题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