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九简历 西安事变中的孙铭九 从书籍中解读“西安事变”:历史存亡下的大义抉择

2018-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安事变"越来越沉入历史.在一系列纪念活动之外,出版界也推出了许多有关"西安事变"的图书,让我们走进这些图书,来观察74年前,历史存亡下的大义抉择.序曲引出一首战歌作家李伶的长篇纪实文学<西安事变的序曲>(长征出版社出版),揭开了七十多年的尘封,首次讲述这个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神奇的"秘密协定"引发出3年后的"张杨兵谏".李伶在书中指出,1933年5月,杨虎城与红四方面军签订了"巴山为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安事变”越来越沉入历史。在一系列纪念活动之外,出版界也推出了许多有关“西安事变”的图书,让我们走进这些图书,来观察74年前,历史存亡下的大义抉择。

序曲引出一首战歌

作家李伶的长篇纪实文学《西安事变的序曲》(长征出版社出版),揭开了七十多年的尘封,首次讲述这个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神奇的“秘密协定”引发出3年后的“张杨兵谏”。

李伶在书中指出,1933年5月,杨虎城与红四方面军签订了“巴山为界,互不侵犯,联共反蒋,共同抗日”的“巴山协定”,这就是我军第一个有效的统战协定。它坚持了两年之久,对西北革命形势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乃至引出了后来的“西安事变”,宛如一段序曲引出了一首战歌。

书中以“从阎王爷枪口下抢救出的活材料”和大量的解密资料,诠释了许多重大问题:为什么说“巴山协定”是“西安事变”的序曲?为什么西安事变七十多年后才有“序曲之说”?哪些人为因素致使这些重要史实长期湮没于尘埃之中?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杨虎城曾经有过哪些误会?这些误会是怎么解除的?为什么说疏于统战是西路军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9岁烈士“小萝卜头”为何与杨虎城同葬一个陵园?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串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为什么有关“巴山协定”的研究并不多见?李伶对此表示,这里面有相当复杂的原因。第一是历史原因,与张国焘的错误有关。当时张国焘意图和党中央分庭抗礼,把功劳据为己有,不愿提及杨虎城对红军的大力支持。第二,史学界长期以来认为,西安事变的主角是张学良,而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张杨二人联络共产党的时间表排出来看的话,杨虎城确实早走了一步。

一片爱国赤子之心

张作霖之孙、张学良之侄(六弟张学浚的儿子)张闾实撰写的《漫漫归乡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以张闾实亲身经历为背景,以其回归大陆为线索,讲述了其爷爷张作霖、大伯张学良鲜为人知的故事,特别是张家后人在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的传奇经历,是第一部由张家后人诠释张家不为人知的传奇作品,因此弥足珍贵。

张闾实在书中写到,“西安事变”的发生,不仅震动了南京政府也使全国民众目瞪口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由于过度的精神紧张,大伯几乎是撑不住了,精神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并且担心家人的安全。

1936年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找到杨虎城,对他说打算送蒋回京,杨当时力劝不要亲自送蒋,但张学良表示决心已定,为表明心迹,他把一份事先拟好的手令交给了杨虎城,大意是他本人不在西安期间,东北军听命于杨虎城指挥,然后就匆忙地随同蒋飞走了,送行的只有杨虎城将军。

此时,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就告一段落了。而张学良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巨变,软囚的生活一过就是几十年。

将军悲壮人生之路

《杨虎城大传》(团结出版社出版)系杨虎城将军的孙子杨瀚,花了近3年的时间,耗费了大量心血,在收集、整理了诸多历史资料和档案,走访了众多相关人物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的,是首部以大传形式系统、全面、深刻地反映杨虎城将军悲壮人生的著作。

书中还深入分析探讨了围绕杨虎城将军的几个尚未澄清的问题,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细节。杨瀚说:“关于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公众了解甚少,有些甚至误解‘说他是老粗、怕死、懦弱’。”误解的评价占到大多数,这也促使杨瀚下决心,把他所掌握的一些东西客观地告诉世人。杨瀚在书中表示,写这本祖父的书,就是想让世人了解一个更加生动、真实的杨虎城。

揭示事变心境与缘由

张学良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本性最适合做一个声色犬马的公子哥儿,可现实偏要压他一肩的戎马战事和国恨家仇,更遇上“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罪名令他几成民族公敌;“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他自己却从此被幽禁半个世纪,也因此赢得了世人的敬重。他无限感慨地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国内虽然已经出版过很多有关张学良生平的书,但少见真正有分量、有价值的。《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由史学名家唐德刚担纲完成,以张学良自述为主体,以唐德刚论张学良的数万文字为辅,正好弥补了以往各种图书的错谬与不足。

更兼唐的论说精辟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边是研究对象的“自白”,一边是研究者的“审视”,两相对照着看,历史变得更为真切、真实而生动。唐德刚认为,没有西安事变,张学良只能是个不同于老子的新军阀,成不了历史人物。

在书中,张学良亲口追溯发动西安事变的心境和缘由,解开了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大谜题,也澄清了史家历来的种种推敲和臆测。张学良说,“西安事变是逼出来的”。蒋介石当年骂他对一二·九学生运动没有用机枪镇压,是两面人,他对蒋介石机关枪不打日本侵略者而打学生的讲话气得满脸通红,并暗下决心要给“蒋老头子教训教训!”“西安事变”后,蒋被逼答应要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亲历者还原历史真相

李立编著的《亲历西安事变》(团结出版社出版)中,当年亲身经历过西安事变的原东北军、西北军有关人员吕正操、赵寿山、孙铭九等,以及杨虎城女儿、杨虎城卫士、蒋介石侍从秘书萧赞育等通过回忆和口述,披露了西安事变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揭秘了西安事变的内幕,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还原了西安事变的历史真相。

原东北军吕正操回忆说,西安事变后的一次干部会上,张学良曾非常郑重地对到会人员说:“我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扣留蒋介石?主要是为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假如我们拖延不决,不尽快把蒋介石送回南京,将会出现比今天更大的内乱。那我张学良真是万世不赦的罪人。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为了国家、民族,张学良已把个人生死毁誉置之度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历史档案逐步开放,书中还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诸如宋子文在日记中记载,张学良和杨虎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杨说:“你发动了政变,在未获任何保证下,而今你竟允委员长离去,他定会让你我人头落地。”张说:“我个人对政变负完全责任,如果我们接受他的领导,一切均会好转,若否,则尽可开枪将他打死。对其行动方针,难道还有其他选择?难道我们不想结束此等局面?”杨不满地离去。

还原历史场景与气氛

“西安事变”不可能完全还原,但通过那些原始的材料,历史的另一种面目或许有拼合的可能。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密档中的历史:西安事变》,为我们很大程度还原了历史的某一场景或气氛。

时间从1936年12月12日迄1937年5月12日,收录了当时各大小媒体对西安事变的持续报道。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张杨发动兵谏,并不为当时舆论所支持,甚至可以说处于一片讨伐声中;其二,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宁,王以哲被戕杀,乃西安事变两个重要节点,事态皆因此两事件而急转;其三,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原因大略为受蒋介石日记感染,形势日益局促,英美俄之干涉,而第二点至为重要,实在是形势迫张最终只有送蒋回宁一途可选择而已。

从当年各大小媒体围绕此事进行的持续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杨兵谏并不为当时大多数人所理解,自始至终,呼吁张学良放蒋拥蒋一直是主流声音。本书涵盖从事变发生至东北军、西北军被强行改编,以及张学良被扣押、杨虎城被迫出国,从高层决策到民众反响,许多罕见鲜闻的事实,在七十余年后读来,仍然如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