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实事求是 追忆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实事求是地跟党走

2018-03-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实事求是地跟着党走--追忆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中国有个华西村,华西有个吴仁宝,今年3月18日,吴仁宝因病医治无效去世,这个"中国最有名的农

实事求是地跟着党走——追忆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

中国有个华西村,华西有个吴仁宝,今年3月18日,吴仁宝因病医治无效去世,这个“中国最有名的农民”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仍是华西村不断向前的强大动力。

几十年来,“天下第一村”走在时代前列,从1961年建村的人均年收入53元,到2012年人均收入8.8万元,吴仁宝引领下的华西村在实事求是的道路上不断转型。走进如今的华西村,天蓝水绿,车水马龙,烟囱少了,笑脸多了,荒山正披上绿装,农民住进了别墅,人均存款超百万元,共同富裕在这里正成为现实,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我们没有特别富的,但也没有穷的,共同富才是真的富。”

我是谁?——“我是农民,我信仰共产党”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战线全国先进典型,到七八十年代的乡镇企业全国优秀代表,再到如今农业、工业、商贸、建筑、旅游集于一身,总收入50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华西村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

“神话”其实是靠信仰支撑起来的。吴仁宝经常说:“一个人要有信仰。”正是这个信仰,让他从1961年华西建村时,就确定了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

原华西铁姑娘战斗队队长赵毛妹说,老书记从来都是身先士卒,有困难带头上。记得有一次他扭伤了腰,还坚持200斤的担子挑到夜里10点,第二天又是第一个到工地的。原铁姑娘战斗队队员赵荷芬说起老书记的病就伤心:“华西村里的村民体检中心,村民都体检两三次了,发现了8个人的早期癌症,都救活了,可是老书记却没有体检一次,就怕耽误工作时间。”

吴协恩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初村里分西瓜,三哥挑回家的是大西瓜,父亲一查,虽然总的分量没多,但瓜的确比其他村民的大,就硬是让老三把瓜挑回了队里,那个夏天,全家都没尝到西瓜味。”

这件事给年轻的吴协恩很大影响,如今已经成为华西党委书记的他说:“我现在就是要像老书记一样,为了全体大华西村民的幸福生活而工作。”

跟着党走,是吴仁宝一生坚定的选择。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周丽告诉记者:“在弥留之际,老书记一阵昏迷一阵清醒,断断续续说得最多的话,是要求大家开会学习两会精神,研究全村工作和生产销售。”

依靠谁?——“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

很多来到华西村学习的干部说,华西村好是好,就是学不了。

吴仁宝的回答是:“要说学习华西,就是两个字:落实。所谓落实,就是以中央讲的,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落实。”

在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华西村在全国“农业学大寨”时偷偷搞起了小五金厂;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根据华西村人多地少、工业发达的现实提出少数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土地,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的做法;在全国掀起乡镇企业改制潮时,华西村搞起了“一村两制”……华西一村村民张忠祥说:“我不会讲大道理,老书记做的这些,都是为老百姓好,没有老书记就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吴协恩说,老书记告诉我们,工作既要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又要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一头和中央一致,一头和老百姓一致,才有了今天的华西村。

吴仁宝曾说:“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遇到任何困难只要实事求是对待,就能大难变小难,小难变不难。”

有了这样实事求是精神,几十年来华西村不跟风,不搞形式主义,坚持走自己的路。

为了谁?——“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吴仁宝有一个梦想:“村帮村,户帮户,最终实现全国富!”

2003年7月,75岁的吴仁宝卸任华西村党委书记。虽然退休了,但他并没有停止为人民服务的脚步。

退居二线的日子里,只要不出差、不生病,吴仁宝几乎天天都要宣讲“社会主义富华西”,迄今已有2000万人听过他的报告。周丽说:“有时游客太多,他一天演讲6场,我们翻译都吃不消,老书记却精神饱满。”

吴仁宝曾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所以,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给自己订下“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的规矩,为了给邻居建房让地,他把自家的房子截去一个大角;同村人普遍住上第三、四代别墅,他和老伴却一直住在三十年前建的老房子里……

华西村村民吴荷英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她说:“多亏老书记帮助我学了手艺,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如今吴荷英一家也住进了三层别墅,家里有房有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从2001年开始,一批周边村子先后自愿并入华西村,2012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524.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8万元。

有人说,吴仁宝就像一台“播种机”,他渴望把“共同富裕”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农民心里。在他的推动下,华西村支援黑龙江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建了一个“华西村”。他还通过“智力扶贫”,带动外地10万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