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陈建功拒导师留日邀请回国 文革中去世
核心提示:陈建功却婉拒了导师留他在日本工作的美意,选择归国执教。
凤凰卫视3月15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71年春天,一位老人在杭州的浙江中医院去世,他的离去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犹如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湖面波澜不惊。时光倒退四十年,1929年,日本报刊以及当时世界上的一些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一个消息,一个中国青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获得了理学博士的学位,这个消息轰动了日本,因为他是日本的第一个中国理学博士。很难把那个黯然离世的老人和这个风光无限,前途无限的理学博士联系在一起。不过,人生就是充满了这样的奇幻旅程,在中国尤其如此,为我们展现了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的其实是一个人,他就是名闻世界的数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原杭州大学副校长陈建功。
1929年,陈建功获得理学博士之后,他的导师藤原先生在祝贺会上说,我一生以教书为业,没有多大成就,不过我有一个中国学生,名叫陈建功,这是我一生之最大光荣。老师钟爱有加,不过,陈建功却婉拒了导师留他在日本工作的美意,选择归国执教。为感谢恩师的教诲,陈建功用日文撰写了专著《三角级数论》,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首创了许多数学用语和译语,一直被沿用着,这本专著在数十年后,仍被列为日本基础数学的参考文献。
陈建功一直供职于浙江大学,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这一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陈建功、苏步青等教授都调到了上海。复旦校长陈望道特别器重他们,为之安排了较好的工作条件,从此浙江大学学风在复旦大学弘扬。
年过花甲的陈建功的工作量仍然大得惊人,他常常同时指导三个年级的十多位研究生,还给大学生上基础课,而且科研成果和专著不断问世。据他的一位学生回忆,"文革"前,陈教授每周两次来浙大为他的研究生授课。在学生的印象里,陈建功面容清癯瘦削,但是充满智慧的目光炯炯有神,入木三分,似乎不仅能把数学也能把世界看透。
由于陈先生患气管炎,所以临近冬天,他的脖子上早早就围起了一条白色的围巾。陈先生温文尔雅,走起路来步履缓慢而又沉稳,缓慢而沉稳很快就被打破了,陈建功正如汪洋中的一条小船,无力摆脱风暴的来袭。1971年,78岁的陈建功离世,去世前三天,陈建功对前去看望的一位干部说,我热爱科学,科学能战胜贫困,真理能战胜邪恶,中华民族一定能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