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骝的母亲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袁家骝剪影(令请关注《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袁家骝剪影 (令请关注《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 这是一位和霭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他出身显赫世家,且为世界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他就是袁家骝教授。笔者借他来宁之机,曾数次对他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及与已故去的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吴健雄的爱情故事…… 袁世凯的孙子走上了科学之路 生于辛亥第二年的袁家骝,是民国肇建时的大总统袁世凯的孙子。
其祖母是朝鲜国王李熙妃子之妹,父亲袁克文是袁世凯的第二子。袁克文早年因擅长舞文弄墨、颇具文才而深得袁世凯的宠爱,袁世凯当年向慈禧太后递交的奏折多为袁克文所书。
后来袁克文因作"绝临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诗句,对其父复辟帝制讽谏而遭软禁;又因与其兄袁克定政见不同,矛盾日深,愤而离开京城,在沪、津等处靠写文章、卖字画为生,42岁时即病故。
1916年,袁世凯病亡,葬于河南安阳。年仅4 岁的袁家骝随母及兄妹离开北平,来到安阳乡下为祖父守灵。 袁世凯去世后,家道中落,袁氏后代17子、15女的生活由大伯袁克定施予。
虽为"皇亲国戚",袁家骝却从小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而过着寄人篱下的清苦生活。 青少年时的袁家骝十分聪颖好学,13岁时进入天津教会学校读书。
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哈特博士和曾在北洋大学就读的舅舅,是他的物理与数学的启蒙老师。 1930年,袁家骝进入燕京大学读书,师从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谢玉铭。在校期间,袁家骝对刚刚兴起的无线电报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经常与有同样爱好的燕大校长司徒雷登(后曾任美国驻华大使)在一起切磋,还通过无线电波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1934年毕业后,他曾去六叔袁克桓任董事长的开滦煤矿工作。
这时的中国正处在内乱外患的时期,血气方刚的袁家骝深深地懂得"民弱者国弱,民强者国强"的道理,决心出国深造,走科学救国之路。 经司徒雷登的引荐,袁家骝离开了祖国,走上了去美留学的行程。
1936年夏,满怀抱负的袁家骝在汽笛声中登上了驶往美国的轮船。他坐的是廉价简陋的三等舱,身上仅带了40美元。在近20天的航程中,一直是靠充满腥臭味的咸鱼果腹,连1元1碗的稀饭也舍不得吃。
船到了目的地,他的体重竟下降了十几斤。 到美国后,袁家骝即来到地处西部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这里聚集了一批年轻而具顶尖水平的物理学家,如发明和建造"回旋加速器"的劳伦斯,后来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理论物理学家欧本海默等等。
到美国的第一年,袁家骝凭着该校给予东方留学生的首批国际公寓奖学金,学完了第一学期的课程。 1937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美国人中歧视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那笔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奖学金也被取消了。
说到这儿,袁教授的语气变得急迫起来,他用一只手拍打着沙发扶手,气愤地说,当时在美的许多西方人看到中国人就直呼"东亚病夫",中国留学生想找住处都很困难。
当地的一些居民听说你是中国人就赶紧关门,言明就是有房子也不租给中国人住。那时的心情与感受,又岂是用语言能表达清的?!
为了继续学业,袁家骝试着给加州理工学院写了入学申请。很快,院长密立肯亲自回了信,欢迎他到该校享受奖学金学习。这位因测量出电子带电荷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大科学家的惜才之举,将袁家骝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以后的5年,靠着奖学金和在该校兼任助教的收入, 凭着那股"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的精神,袁家骝以优异成绩读完了学业,取得了博士学位。 1942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愈演愈烈,美国作为同盟国开始介入。有着深厚物理知识和丰富的无线电实践经验的袁家骝,受命来到美国RCA公司,从事国防军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