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全王秋杨 张宝全 王秋扬 才子佳人的品质生活
王秋扬出身于军人之家,从小在海边的农村长大,曾是一名普通战士。她不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喜欢逛街、看肥皂剧或者热衷于买衣服,王秋扬说自己一年只去两次商场,每次买回半年的衣服。平时闲暇的时间,她都会像豹子一样四处冒险、运动、奔跑。
她曾经有两个月时间跟随国家南极考察队去到了南极,到各个国家的南极站拜访,就是想体验极端的寒冷和极地的辽阔。她还专门买一辆“陆虎”越野车,和一位女伴驾车远行,从北京到西宁再到格尔木、唐古拉山,从阿里的无人区到新疆喀什,一路疯狂地享受最淳朴和真实的大自然。而平日里,王秋扬每到假日都会去游泳、骑马、打球、跑步、爬山,父亲的坚毅和勇敢依然延续在她的血脉里。
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体验过别人极少有过的经历,走过许多人一生都不可能到达的地方,她有很多时间花在路上,旅行,对王秋扬来说是不可能舍弃的生活方式。
他是一个全才的男人。
小时候站在老师的背后就学会弹风琴,下乡时那段百无聊奈的日子又喜欢上了绘画和书法,之后,听从母亲的意愿做了木匠,偶尔的一次机会他去当兵,随后成为部队里小有名气的作家,发表了不少小说和报告文学。转业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看他的简历会觉得有些混乱,看起来几个毫无关联的职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木匠、炮兵、导演、书法家、发展商,所有的一切道出了张宝全的灵性。
就是这样两个人,却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有着极大的反差,却也因反差而精彩。
当年,王秋扬和张宝全在南京军区拍摄一部纪录片,两人一见钟情,在拍摄完成后,张宝全在飞机上向她3次求婚,王秋扬都没跟家里人商量,自己就决定了要嫁给他,一个比她大10岁的男人。那一年,王秋扬19岁,但两人最后走到一起,却经历了5年的波折。
张宝全和前妻离了婚,但两人之间的世俗差距太大,除去10岁的年龄,王秋扬的父亲已经是某军区司令,而张宝全只是个基层的小干部。婚礼只有两人默默相对,甚至几乎家家都有的婚纱照,他们都没有。最终两人能走到一起,完全靠两人的坚持。张宝全转业、考电影学院,王秋扬则在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上学,没有收入只能过苦日子,能吃上一顿肯德基已经是很奢侈的事。
为了证明自己,张宝全下海经商,孤身一人去海南、深圳投资房地产,直到1995年,张宝全回到北京,分居两地的生活才结束,北京“金典花园“项目的成功使他们的事业开始走向成熟。
张宝全会永远记得,创业之初的艰辛。当时和王秋扬在一个小屋子里对面办公,那就是他们当时的公司。为了拿下一个大客户,即将生产的妻子忍着宫缩的疼痛把谈判搞定,第二天,孩子生下来,产房里却不见了孩子的爸爸。“商场如战场,这时无论如何要顶上。”创业之处的艰难可见一斑。
企业和婚姻需共同经营
如今的张宝全是金典集团董事长,王秋扬是执行总裁,作为一个“夫妻档”式的公司,两人强烈的互补性造就了今天的金典集团。张宝全很感性,很有创造性,而王秋扬更擅长运营管理,在公司里主要扮演“大管家”的角色,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代表理性的一面,帮助张宝全实现他的创造。张宝全的创造性是王秋扬前进的动力,而王秋扬的理性成分是张宝全做重要决策的判断依据。
“张宝全是那种极有智慧的男人”王秋扬这样评价自己的丈夫“他是个全才,做什么都一学即会,并且还像模像样。”这在王秋扬看来,简直令她崇拜,最关键的是他们有一颗爱折腾的心,他们做着各自感兴趣的工作,王秋扬说,如果有一天,张宝全退休,把公司事务全推给她,那简直太可怕了,难以想象。
企业和婚姻都是需要共同经营的,在王秋扬眼中,金典就像她的大孩子,从1993年找地皮,创办企业开始,公司在她和丈夫的注视中成长,在尚未成功前,焦灼的情绪会常常伴随着他们。当有一天,王秋扬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到售楼处前排起的长队时,她终于踏实了。这种成功来自于对待很多问题上夫妻步调的一致,比如,王秋扬和张宝全没有任何亲戚在金典任职,王秋扬说:“不进任何关系户是公司的原则,原则性是第一位。”
然而在最开始的时候,王秋扬和张宝全却处理不好这其中的关系。公司会议时,她和张宝全会因为一个分歧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回家继续争论,有时候争论过了火候,自然伤和气,万一谁也说服不了谁,两个人甚至开始冷战。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起之后,王秋扬开始警觉,工作的目的本来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却让他们本末倒置影响了生活质量。
后来,王秋扬和张宝全达成了一条不成文的协定:工作上的事情他们只在办公室解决,离开办公室纵使天塌下来,他们也不再为此回家继续争论。
在公司,他们是夫妻兼业务合作伙伴,但回到家,他们就完全是夫妻了。很多所谓女强人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时,婚姻却出现了问题,王秋扬不赞同所谓的运气说,她经营婚姻的态度从为张宝全养育了一双可爱的儿子就可以看出来。
两个儿子,一个叫牧遥,一个叫牧远,寄托了他们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张宝全希望孩子们自然地生长,不会因为自己喜欢旧东西,就让儿子读《孟子》,王秋扬则理性地教育孩子,小儿子牧远捡哥哥的衣服穿,裤子上还有补丁。
过桃花源般的生活
事实上,除了地产,张宝全也是文化艺术领域的风云人物。作为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民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的馆长,他不遗余力地推广与发展中国当代艺术,策划主持了“彩墨江山”、“流行书风”等一系列现代艺术展览。
柿子林卡是夫妻二人的得意之作,很多人都去过他们的私人会馆柿子林卡,林卡是藏语,意思是园林、花园。柿子林卡基本的建筑语言是取自乡土的石材砌墙、木模板浇筑的清水混凝土屋顶、锈面钢板的外立面、被钢架支撑和分割的玻璃幕墙以及水磨石地面构成。
石墙、玻 璃、钢材等材料的大量运用,让会所的建筑风格看起来硬朗通透;除了必要的家具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内装修的做法又让它显得朴素大气。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林子里的风景与室内的布置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过桃花源般的生活一直以来是张宝全夫妇的追求,柿子林卡依山而建,独立于世。“作为一个商人,我有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也就离不开城市。虽然我们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山林,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起码我可以去尝试。”张宝全认为,人和城市最好的关系就是若即若离,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郊区圈地造屋,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
此外,他还圆梦自己的电影理想,年初热映的《叶问》就是他与香港机构合资5000万拍摄的,2008年,张保全作为制片人,投资了3部电影,今年则有5部,他说,他还要做导演,拍一部中国版的“乱世佳人”——《胭脂》。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有王秋扬的鼎力相助。
外表平凡的张宝全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不从流俗的经营方式,无论在产品创新、成本控制,还是在营销策略上,已然一骑绝尘。经营的成功并不是张宝全最为自豪的,令他最自豪的是:“我可以算是北京地产圈里很有文化的一个,我的项目则是最有文化的。”说这话时,张宝全带着他惯有的微笑,他不时提起自己的妻子王秋扬,其中的幸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