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哲学通论 98哲学通论(孙正聿)笔记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对“规则”的反思,是对“思想前提”的追问,追问构成各种思想的根据。具体的讲,就是“一纵二横”。
“一纵”,就是诉诸人类的认识史、哲学发展史,知道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都是怎么理解哲学的。恩格斯说: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
“二横”:第一横,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之间的关系中去追问哲学;第二横,是当代哲学的各种哲学观(八种哲学观)的比较中去理解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以具有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哲学是把思想本身当作对象研究,即反思。哲学是一种爱智的智慧、一种批判的智慧、反思的智慧和创造的智慧。
对本科生要求学哲学方法概括为四句话就是:激发你的理论兴趣、拓宽你的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莱辛说:“与其记住两个真理,莫如弄懂半个真理”。对硕士生的要求:“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创新理论思路、作出理论论证。
”对博士生的要求:“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坚持独立思考、进行课题研究。”最终达到:“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深切的感情、执着专注的意志、洒脱通达的境界”。“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第一章 哲学问题
哲学是一个问题的王国。哲学的全部理论问题可以概括为六大基本问题:
哲学有八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
一、人类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1、世界观与观世界(理解与协调人类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把全部的哲学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世界观的问题。 过去我们常识地理解哲学世界观,就是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认为人站在世界之外去看整个世界,把人与世界割裂开来;这还涉及到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科学有一个分化过程,古代哲学(知识总汇)、近代哲学(科学的科学)、现代哲学(反思哲学)。从20世纪开始,哲学被驱除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哲学不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而是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反思,从而为人类提供一种理解与协调人类与世界的之间相互关系的世界观。
人们通行认为的普遍规律哲学观,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它常常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存关系,其结果是把哲学的理论混同于其他实证知识。只是从哲学和科学二者关系中去理解哲学,而没有从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多元关系中去理解哲学。也就是没有从哲学与经验常识的、宗教的、伦理的、科学的、艺术的多元关系中去理解哲学。
2、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人类以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为中介)
人类不是自然的存在物,而是社会的存在物、历史文化的产物(语言、概念、范畴是历史文化的水库),是以他具有的理论背景观察事物。“世界”与被我们理解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如果观察者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个被观察的对象,就无法被观察者把握到,所以是“有之非有、存在着无”。
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革命。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但世界在我们的语言当中,语言既是我们世界的消极界限,也是我们世界的积极界限。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那个自在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用“语言”(概念)把握到的这个世界——世界图景。
世界图景,是指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关于经验世界的整体图景。长期以来,人们把人的“世界图景”混同于“自在世界”,没有从人的概念框架方面去理解人的世界图景,从而也忽视了人们用以构成“世界图景”的“概念框架”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
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有:宗教的、伦理的、科学的、经验常识的、艺术的、哲学的。人类以它的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把自在的世界构成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图景,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多重的世界。人们观世界的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把世界作为观的对象,从而构成关于世界的思想;另一种是思考人怎么观世界。前者为科学活动,后者为哲学活动。
3、自在世界与生活世界(人的生活活动和人的三重世界)
人和世界的关系,取决于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们把全部的存在物分为两种:一种叫无生命的存在;一种叫生命的存在。生命存在区分为:动物的生存活动;人的寻求意义的生活活动。马克思:“时间是人类存在的空间。”
动物只有一个尺度,依据其物种的尺度(物种的本能)的规定的生存活动。人类是实践的存在,人类的两个尺度:任何物种的尺度,人的内在固有尺度。它是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的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的过程,而是超越自然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
人与动物具有两种不同的延续生命的活动。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以“复制”的方式来延续种类的生命活动,因而是一种“非历史”的延续方式;人类的生命活动是以创造“文化”和文化遗传的方式延续种类的生命活动,因而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方式;人类的遗传具有双重性:“获得性遗传”和“遗传性获得”的统一,即“自然遗传”与“文化遗传”的统一。
人是历史性的存在,就是文化的存在。人的世界是属人的世界,是生活的三重世界:人化自然、文化世界、意义世界的三者统一。人的实践存在方式,造成现实世界的二重化:“自在世界”、“自为世界”或“自然世界”“属人世界”。
推荐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书《人论》。
4、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世界观的变革)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将在第八章哲学理念讲。
*在反思的意义上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以人自身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我们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首先取决于我们对人自身的理解,求证于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人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
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和人与世界(等于逻辑问题与事实问题)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哲学自觉。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以逻辑的方式表达了作为事实存在的人和世界关系。人和世界关系问题,在素朴实在论意义上,它是一个经验事实的问题。思维和存在问题是人和世界关系问题的哲学升华,蕴涵哲学的全部问题。
2、思维与存在和精神与物质
思维与存在乃为哲学问题,而精神和物质是个经验问题(科学事实),不能把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等同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哲学是形而上学,是超验的学问。近代哲学明确提出哲学最基本的问题。近代哲学探讨问题包括:①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关系;②对象与对象意识的关系;③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关系;④意识内容与意识形式的关系;⑤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关系;⑥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⑦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关系;⑧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关系;⑨知情意与真善美关系;⑩外延逻辑与内涵逻辑关系。
卡尔波夫把存在理解为三个世界:物理自然世界、人的精神世界、语言文化世界。思存关系是逻辑的先在性;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是时间的先在性。
3、思维与存在和主体与客体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不同于主体与客体关系。主客关系是思存关系的表现形式。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和“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问题,是把思维与存在关系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思维与存在”的问题是整个世界的问题,是科学的问题。哲学不是面对自然、社会和思维,不是面对着整个世界,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对象。不能在科学和常识方面去理解,而要在哲学角度去思考。
5、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和思维把“思存关系”作为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是科学问题,哲学把“思存关系”作为问题进行的反思,追问科学思想的前提。
三、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人同世界的关系又表现为主客关系,
1、“我”与主、客体关系
主客关系,是以主体的逻辑先在性为前提的(主体在逻辑上先于客体),而不是主体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主客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对历史、人对自我关系。从上述关系中进行理论的概括四种基本关系:实践关系(蕴涵两个尺度: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构成了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实践关系又蕴涵着三种基本关系:认知关系(普遍
规律认识何以可能)、价值关系(合目的性)、审美关系(美就是让存在、保留),即真善美。实践关系蕴含着真善美,真善美是实践关系的应有之物。客体不是自在的客体,它是在与主体的关系中存在。推荐书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从实践关系中去理解主客关系。康德提出先验论,人认识世界何以可能。
2、“中介”与主、客体关系
素朴的唯物论,离开世界Ⅱ(人的精神)对世界Ⅰ(物理自然)的关系而直接断言世界Ⅰ(古代哲学)。列宁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应该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中去理解存在;整个近代哲学,始终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中去寻求思想的客观性;现代哲学,实现了革命性的哲学转向,就是从世界Ⅲ(语言文化,作为中介)出发去反思世界Ⅱ对世界Ⅰ的关系。
我的文章《从两级到中介》,主体是社会存在、历史存在、文化存在,它以实践、精神、文化为中介,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历史的人。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又是超越其所是的存在。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的”。
3、“主体际”与主、客体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总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主客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关系”。主客关系和主体间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规定、互为中介。个体间的相互交往构成人类,人以类的方式与自然构成主客关系。
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仅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历史和人自身再生产的历史,而且是全部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历史。所谓社会关系再生产过程就是主体际再生产的过程。主体际构成主客关系的一个逻辑前提。
人通过“概念世界”,即历史文化水库,而实现了主体之间的沟通,并实现了人对世界观念的把握。
4、“知情意”与主、客体关系
主体不仅仅是主体际的存在,作为个体主体,又是知情意相矛盾统一的存在。过去我们往往把知情意割裂开,虽然知情意在思维中可以分开,但在现实中知情意是不可分的,是内在统一的。哲学界讨论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有无超价值的真理。审美也是和真善不可分的。
5、“我”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关系
主客关系,是以人意识到自己是主体为前提的。只有把我的自我意识作为前提,才能在主客体关系中把握客体的对象,形成对象的意识。主体具有怎样的丰富性,就能构成怎样丰富主客体关系。只有理解了主体,才能够理解客体呈现给主体的显现。
主体的自我意识活动表现出的理想性维度,激发人的求知、求善、求美的渴望,并以“目的性”推动人的对象性活动,即以实践的方式创造理想的现实。
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人自觉到“我”的存在与价值的意识,是以“意义”的尺度去反思和评价“我”的存在价值的意识。“我”自觉到“我”是自己思想与行为的主体,要以自我意识到的“意义”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塑造自己的人生。
主体的自我意识,以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体验(是非、荣辱、祸福、进退、成败、生死)、自我分析、自我批判(意义和价值,道德原则)、自我塑造、自我超越和自我反思(发现真实的自我、塑造理想的自我)等形式,来形成关于生活意义的自我理解。
四、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
人既是感性的存在,又是理性的存在。主体自身存在着一对最基本的矛盾—感性和理性。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深切地展现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
1、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存在与非存在矛盾)
人是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的统一。人发现世界的矛盾是从发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矛盾开始的。黑格尔说,真正的哲学是从巴门尼德开始的,因为他发现了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由主体的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的矛盾构成的客体的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对感性来说的存在,对理性来说是非存在,反之亦然。
哲学要从人是怎样的存在为出发点去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马克思说,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的统一。一方面,人要以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外部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存在,形成关于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感觉经验;另一方面,人要以自己的理性思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形成关于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认识。
从逻辑的层面来看,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归纳逻辑和关于概念发展的逻辑内涵两种新逻辑,深刻地显现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2、表象的存在与概念的存在(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偶然与必然)
全部感性的存在表现为表象的存在,全部理性的存在表现为概念的存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所构成表象与概念的矛盾。主体具有感性和理性,所以主体把握任何一个经验客体时候,它把客体把握一个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的存在。表象存在表现为现象的、个别的、特殊的、偶然的存在;概念存在表现为本质的、一般的、普遍的、必然的存在。
表象的存在与概念的存在的矛盾使得我们经验对象把握为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偶然与必然的存在。
我们把世界区分为两大类存在:意识外的存在和意识界的存在。“表象”与“对象”的关系,是以“映像”为中介的。如果说映像是把对象移入到头脑之,表象则是在头脑中不断地“唤醒”已经移入人的头脑的种种关于对象的映像。
3、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认识的深入)
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运动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不是人的两种机能,它还是文化的产物。马克思说:“人的五官就是整个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感性和理性及表象和思想不是前后和分阶段的,而是伴随人认识始终。
马克思说,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混沌的整体的表象(思维把握表象,重复式的实践)—感性的具体(概念围绕表象旋转,处于概念名词阶段);形成片面的抽象思维规定(思想蒸发表象,改良式的实践)—理性抽象(至少联想、想象,表现为逻辑范畴);达到“许多规定综合”和“多样性统一”—理性具体(思想创造表象,创造性的实践,逻辑范畴的运动)。
只有思想蒸发表象,才能进行改良的实践活动。只有思维创造了表象,才能进入到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人们往往通过学习掌握了思维的片面,很难达到思维创造表象。
4、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思维蕴含着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暂时性与终极性)
理性思维的自身的矛盾性。恩格斯说:“思维的每次现实和个别的实现都是有限的、非至上的;按照思维的本性、思维的可能、思维的终极目的来说,思维又是无限的、至上的。”我们在经验水平上,把对象把握为确定的存在,而在反思的层面,我们把对象把握为非确定性存在。
歌德说:“人们只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准确的知识,怀疑会随着知识一道增长”思维就是在确定和非确定性、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中把握对象。形成了人类思维的两种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人类永远寻求一种绝对性的东西。恩格斯说:常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其余都是鬼话。”黑格尔说:“人要达到全体的自由,但是全体的自由要诉诸各个环节的必然性。”人类任何的认识都是一种偏见。但是另一个方面,正如解释学的一个命题所说的“合法的偏见”。
大学生往往“相对”看成是绝对的相对,理论和实践中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行为中的无政府主义,不承认相对中的绝对。在你自己时代的认识水平上,这种合法的偏见,就是你这个时代的合法的认识,它具有绝对性。而在历史的展开意义上,它只不过是一种合法的偏见,因此,它又是一种相对性。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同样构成了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无限是理论思维把握的一种矛盾的产物,在人的思维与经验的矛盾中,思维必然超越经验的有限性,而达到思维把握的无限性。黑格尔说:认识的“无限不是有限的叠加,而是有限的本身是真正的无限。无限是过程的无限。”它才构成了哲学史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不同水平的斗争,两者主要的分歧是:经验和理性何者为知识的源泉和准则。
5、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经验、超验、先验、体验)
经验分裂的自我意识:经验与超验(古代);经验与先验(近代);经验与体验(现代);在与在者(本体与变体)。休谟意识到经验自身内在的矛盾:对人所显现的全部的存在,都是人的经验的存在,而人要断言经验外的存在,必然要诉诸于经验的存在,而经验在回答经验外的存在的时候,经验本身沉默了。没有对理论上经验分裂的反思,无法理解本体论(现时讨论的物质本体论、自然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
人类的任何经验都成立于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之中。列宁说,从经验这个概念出发,既能是唯心主义的,也能是唯物主义。康德之前是经验与超验的关系,康德引申的是经验与先验的问题,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反叛引进的是经验与体验(语言、生存论的转向)问题。
人们把普遍的必然性当成一个纯粹“在”的本体,把表象把握到经验的存在作为变体的“在者”。在是一个无规定的存在,在者是一个有规定性的存在—定在。康德提出先于经验的存在何以可能,先验是怎样的存在,提出经验与先验关系,不是描述认识的过程,而是认识的可能。现代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逐渐融合,解释论、生存论转向(经验与体验矛盾)。现在哲学界讨论,中西哲学的融合。
五、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问题
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表现在主客当中的主体的自身的矛盾,就是“小我”和“大我”的矛盾。
1、我的自我意识
我的自我内在的矛盾的分析,我不仅是作为“个体的我自己”,我还是指“我们人类”。小我和大我是我的生存的两种存在方式。大我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诸如家庭、集体、阶层、阶级、民族、国家和人类,因此又构成多层次的小我和大我的复杂关系:个体性与普遍性,独立性与依附性,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价值认同与价值规范等矛盾。正是这种多层次复杂关系,构成了人的丰富的社会性内涵。
人们在把握对象世界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作为小我和大我对立统一构成主客体关系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不简单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它蕴含着真善美的全部矛盾。只要作为人去认识世界,“我”既是作为“小我”,又是作为“大我”去认识世界的(人类文化);从实践活动方面看,人同世界的发生关系,每个人既是作为“小我”,又是作为“大我”同世界发生关系。
小我和大我中最普遍的矛盾就是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矛盾。在人类历史当中,有两种最基本的人类存在状态:一个是没有选择的标准的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人类2000多年来,就是以普遍性阉割了、取消了、淹没了个体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就是要消解普遍性对个体性的压抑。马克思说,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分不开的。另一种是没有标准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当我们用个体去消解、取代、拒斥普遍性的时候,又陷入了“没有标准选择的焦虑”。
2、我与社会(同时态)
小我和大我的矛盾现时的展开为同时态结构关系和历时态的发展关系。我与历史(历时态)的发展关系中去理解。
我与社会,表现为我与他人的关系,一种被称为互主体关系(或者主体际关系),另一种是互主客体关系;它表现第一层次的为三种基本关系:血缘关系(生命存在,如亲戚)、地缘关系(时空的存在,如邻里)、职缘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存在,如同事)。
形成了三种组织关系: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职缘共同体(单位、行业团体)。第二层次就是把全部社会关系概括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这三种社会关系是互动的。非市场经济是这三种关系领域的合一;而市场经济是这三种关系的分离。第三个层次,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一般分析阶级和国家,不分析家庭、单位、阶层、阶级、民族、国家、人类。
3、我与历史(历时态)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意味着人是历史性的存在。没有人的历史性,构不成人的真正社会性。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而已。作为人类的历史,构成历史主体的我,人既是历史的经常结果,也是历史的经常前提。
人作为历史的前提和结果,人存在的三种方式:1、自然经济:经济生活的禁欲主义、精神生活的蒙昧主义、政治生活的专制主义;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依附性的存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2、市场经济:经济生活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的工具理性的思维取向、政治生活的民主法治的政治取向。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人在对“物的依赖性”中丧失自己。3、以产品经济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4、我的独立性与依附性
由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矛盾构成了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人作为生命的个体,都必须具有它的独立性;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必然具有一定的依附性。这些矛盾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认同和社会的价值规范,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理想等一系列矛盾。
在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中,第一,伦理道德问题,没有伦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得不到规范,没有道德,小我和大我得不到一种自我认同。(伦理是一个规范问题、道德是一个自我认同的问题)。第二,法律规范,同样是协调小我和大我的关系;第三,政治制度。上述三个问题,都必须承诺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理想。
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是一种依附性的存在。其表现为:缺乏自主性、缺乏自为性、缺乏自律性。这三性表现的是一种从众主义,是一种消极的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从众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是把集体看作是外部的、异己的力量。两者的区别在于:个人主义是以某种公开的、显著的甚至是极端的形式去损害集体利益而获得个人利益,而从众主义是以某种隐蔽的、曲折的甚至是屈从的形式去获得个人利益。
5、“我到底要什么”与“我们到底要什么”
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导向的矛盾就是我到底要什么与我们到底要什么的矛盾。“价值取向”则是基于个体的价值要求,对社会价值要求的认同或拒斥基本态度。“价值导向”,就是以社会的名义提出的价值要求,又以社会的名义引导每个个体认同这种价值要求。
社会的价值导向,总是形成于具有普遍性的个体的价值取向,因而才有可能反过来去引导个体的价值认同;同样,个体的价值取向,总是蕴含着某种社会的价值要求,因而才有可能去认同社会的价值导向。这种“导向”和“取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