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发之死 台商林振发的融容之道
在谈到事物的联系时,台湾人喜欢把关系的总和归结于因缘。而台湾商人林振发与义乌的情缘,和华统集团的成长紧密联系。
融入资本,融入地域
1991年,在台湾饲料产业公会的鼓励下,嗅到大陆改革开放商机的林振发,揣着资金技术和在东南亚投资的经验,意欲在大陆投资办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后义乌引进的第一笔境外资本,1992年,林振发与义乌颗料饲料厂(华统集团前身)负责人朱俭勇达成合作意向。
1996年,林振发果断中止了其在邹平、余姚的项目,集中资源专注于义乌的投资,与朱家兄弟展开了一段长达近20年的合作。
也正是在与朱俭勇的接触中,林振发来到了义乌这片小商品经济萌芽出土茁壮成长的热土,他看到了的是——经济发展带动的购买力增强和消费需求上升;当地政府对产业的重视和扶持;还有自己朝气蓬勃、踏实可信的合作伙伴。"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吧。"林振发说,"人家看不到,我看到了。"
融入观念,融入精神
因为周边几乎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偏安一隅的"华统"获得了时代变革中可遇不可求的发展机遇。1999年,"华统"兼并了市面粉厂,企业规模一下扩张开来。未来如何走?为尽快会面商议,林朱二人分别从住地赶往珠海会晤。
即使从现在回看当年,珠海一晤也完全值得在"华统"发展史上留注一笔。林振发从国际生猪产业状态透析国内产业发展趋向,并结合台湾及东南亚猪肉消费市场的发展变化,与朱俭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推心置腹的沟通,并最终达成了生猪产业"一百年不会衰"的共识。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重要观念的植入,从此,"华统"摆脱了区域性单一小饲料厂的经营思维,展开联想的翅膀转向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道路上来。
"也是在当时,‘华统’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遵循产业链条,从饲料生产逐步走上了生猪养殖、屠宰、肉制品深加工之路。"朱俭勇回忆道。
近来,林振发往来义乌更频繁了。此次,他带来了台湾最有经验的咨询管理团队,要做一个完备的决策执行系统以推动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设,从而保证企业在发展的高段层继续发挥活力和协调性。
即使年过半百,林振发走起路来也是步调微快,言语缓而中气足。"企业现在是极速发展期,需要在每一个关口审时度势。"在员工食堂就餐完毕的林振发,一刻没停留地赶往培训会场。
相互包容,有容乃大
20年风雨让"华统"木秀于林,也在时时考验着这段不断顺应环境,变换着角色关系的两岸商缘。
说到自己的为商为人之道,林振发在记者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宋代布袋和尚的《插秧歌》:手持秧苗插满田,低头却看水中天。心地清静方为镜,退后原来是向前。因为这首诗道出了他看待得失的价值观。
随着朱家兄弟角色作用的发挥,林振发在"华统"的角色从领导者转变为指导员。如今所持股份不在企业里占主导的他更乐意将自己喻为诸葛亮,发挥"军师"的作用。"朱家兄弟颇有慧根,义乌也是重商重企的宝地,关键是他们更能发挥区域经营的优势。"林振发说。
同样,"华统"也给予了林振发最好的业绩回报。今天,林振发在"华统"所拥有的资产总额在其所有的投资收益中占到1/2强。一项成功的投资,一门融容之道的学问,一份执手明天的情谊,"华统"用和谐发展明证了林振发的用人智慧和企业发展策略。
如果说,企业主导身份的出让,为"小"容。那么,林振发对朱俭勇兄弟往企业家方向的"传、帮、带",更可见其"大"容。朱俭勇回忆说,在走产业发展路线之前,自己已经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百万富翁",对于要把全部身家投出去圆一个产业梦想,还有迟疑。
但是林振发却拍拍他的肩膀说:"至少不会没有饭吃。"就是这样一句大白话,把朱俭勇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点化开来,使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产业实践中。此后每每遇到类似情形,朱俭勇都能抛开顾虑,全力以赴,带领"华统"在产业链条上一步一个脚印向前,终成行业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