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的事迹 李登海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2017-05-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登海我是李登海,今年60 岁,和新中国同龄.回顾我这辈子,简单地说,其实只做了一件事:进行玉米高产攻关的研究,确定了我国选育玉米高产品种的新方向,率先选育出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高产新品种.我愿做一棵"向上冲的玉米".之所以用"向上冲"这个词,是因为相对于平展型玉米而言,紧凑型玉米叶片是向上冲的,这是对紧凑型高产玉米最直观的描述,也是对我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从选择这一行的那天起,我不间断地" 拱"了 38 年的玉米地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登海

我是李登海,今年60 岁,和新中国同龄。回顾我这辈子,简单地说,其实只做了一件事:进行玉米高产攻关的研究,确定了我国选育玉米高产品种的新方向,率先选育出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高产新品种。

我愿做一棵“向上冲的玉米”。之所以用“向上冲”这个词,是因为相对于平展型玉米而言,紧凑型玉米叶片是向上冲的,这是对紧凑型高产玉米最直观的描述,也是对我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从选择这一行的那天起,我不间断地“ 拱”了 38 年的玉米地,不停息地向上冲,冲出了 7 个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个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1972 年,我从农业专家的考察报告中看到:美国的春玉米最高亩产达到了 1250公斤,创造这个纪录的是美国的农民华莱士。当时我国玉米亩产只有一两百公斤。这则消息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那一年,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一生的目标: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当时可供参考的资料和经验很少,只能靠自己探索。从 1972 年到 1979年,近8年时间里,我选用了国内100 多个平展型优良杂交品种,发现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很难突破700 公斤产量极限。后来,通过紧凑型玉米高产品种,先后突破了 750 公斤、 1000 公斤、 1400 公斤高产记录。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在一步步拉近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

从高产攻关中,我认识到,玉米高产需要具有高产能力的玉米新品种。要培育一个玉米新品种,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时间。人生能有几个七八年啊!为了加快育种速度,1978年10月,我带队到海南进行加代育种,31年,从家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吃尽了苦,流尽了汗,但也收获了希望。

1979 年,我育出了“掖单2 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6 公斤的新纪录,也进一步发现了紧凑型玉米的高产潜力。

1989 年 10 月,“掖单 13 号”玉米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 1096.29公斤!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亩产 1000 公斤以上高产能力的夏玉米高产品种,开创了我国一亩地一年小麦、玉米两季可以养活四个半中国人的新纪元。

育出好的种子是我的理想,而好的种子得以推广播种,给农民和国家带来实际效益,才更有意义。1985 年,我自筹资金 2万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民办农业试验站,历史性地站在了市场前沿,成为创新、创业和竞争的主体,迈出了种业产业化的第一步。1998年,我又成立了登海种业集团公司,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2002年 11 月,成立了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

38 年来,我把一年当三年用,进行了 98代选育,培育出 100 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50 个通过审定,获得7 项发明专利和 38项植物新品种权。目前,正在主持“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超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重点项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把 60岁作为人生的新起点,我的前半生,所培育的高产玉米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收1000 多亿。下半生,争取超级玉米再为国家增产 1000个亿!

背负民族希望 创新赢得成功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同明

我对李登海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振奋和鼓舞,也引以自豪,对于李登海,我想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李登海闯出了我国玉米育种的一条新路。

近代玉米育种理论和方法都是来自西方,李登海的成功来自于不断创新。他从自身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培育叶片上冲的类型。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培育出了“掖单2 号”“紧凑型”杂交种,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 776.

6 公斤的第一个高产记录。2005 年,我国实施了超级玉米育种计划,李登海成为该项目的主持人和领跑者,在紧凑型玉米育种基础上,转向了超级玉米杂交种的培育。目前已育成 10 多个超级玉米品种,其中1 个通过国家审定,两个通过省级审定。我个人认为,这种玉米类型代表了世界现代玉米育种的大趋势和大方向!

第二句话:李登海在世界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中,开辟了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新时代。

在当今世界玉米界,能够多次创高产记录者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李登海!李登海在从事玉米事业的 30 多年中,7 次改写中国夏玉米的高产记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 2005 年,李登海新育成的“超试1 号”,创造了亩产 1402.9 公斤的新的夏玉米世界记录,比 26 年前利用掖单2 号创造的世界记录高了整整 626.3 公斤,增加了 81% !

第三句话:李登海带领自己的创新团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培育良种是作物增产的核心技术,只有掌握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多年来,李登海先后承担国家、 省部级课题 41 项,其中 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 16项,选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00 多个,是我国育种界科研成果最多的专家。李登海主持培育的超级玉米新品种,如果每年推广 1000 万亩,就相当于新增300万亩亩产千斤粮食的耕地。

感悟登海精神 播种理想人生

大众报业集团记者 李丽

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我曾经采访过很多新闻人物,每次都很期盼也常常被他们一个个或曲折或动人的故事所感动。 但是,此次采访李登海,深深震撼我的却是一串串的数字:

1 个玉米新品种的成功率是十二万分之一,他先后培育出 100多个;

38 年前,我国玉米亩产平均只有一百多公斤,如今,他创造了 1400 公斤的世界纪录,使每亩土地从养活1 个人,变成养活4.5 个人;如果每年推广种植 1000 万亩,相当于新增300万亩耕地;

去海南种玉米,他把一年一次育种变成一年三次, 31 年做了一个世纪的工作;31年31 个来回,他行程12 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跑了三圈;

全国累计播种 12 亿亩,最多时候,每3 颗玉米种就有1 颗是登海种子,累计增产1000 亿公斤,直接效益 1000 亿元;

登海种业成功上市,市值高达 50 多亿元,位列中国种业公司第一名;

这一串串数字硬梆梆、沉甸甸,记录了李登海 38 年来的辉煌业绩。在这些数字中,我看到了他志存高远、胸怀国家的理想主义精神,看到了他坚忍不拔、执着追求的奋勇拼搏精神,看到了他不断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学习创新精神,看到了他献身科学、回报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

痴迷育种事业 造福千万农民

莱州市农业局局长 梁振国

我长期在乡镇基层工作,对李登海玉米高产攻关给莱州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有切身感受。我敬重李登海的为人,佩服李登海的成就,感触最深的是他对玉米育种事业的那份痴迷和执着,造福农民的那份真情和责任。

莱州市历史上就有科学种田的传统。1972 年,登海当村农科队长前,他们村粮食亩产,在全公社倒数第二,是出了名的穷村子。他上任后,一门心思搞科研,当年就创造了亩产 512.2 公斤的全县最高纪录,成为全县科学种田的一面旗帜。

1984 年5 月,李登海从一个农民被破格提拔为县科委副主任。可他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浑身不自在,没过几天,就对领导说:“我这辈子只和种子有缘,还是让我再回玉米地吧。”周围的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登海却说: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培育出争气的种子,打更多的粮食,为农民造福!

为了让农民用上更好的种子, 1987年,登海在莱州市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紧凑型玉米研究会”,总结出了一整套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对农民进行培训示范。

在他心里,农民的利益始终是最重的。30 多年来,他所创造的科研成果都无偿献给了国家和农民。他的很多科技成果因为忙于科研,错过了申报时机,他全不在乎。

1993 年,李登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给当时分管农业的副总理写信,建议尽快制定《种子法》。此后连续两年提出议案。 2000年6 月,我国第一部《种子法》正式出台,农民维权有了法律依据。

李登海创业的成功,为莱州带起了一个育种产业,带来了民营科技的大发展。目前,全市有 300 多家民办农业科研机构,18 万农户从事玉米、小麦、蔬菜等种子繁育生产,每年有 10 个左右的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占全国的 19.6% ,连续多年居全国育种行业之首。

莱州发生的这些巨大变化,李登海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为莱州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而欢欣鼓舞,为我们莱州有这样一位农业科学家而无比自豪!

既平凡又伟大

叔叔是我最崇拜的人

李登海侄女 李小霞

在我眼中,叔叔既平凡又伟大,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

叔叔从农科队起步,靠农校一年进修的老底子搞科研,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登上世界农业科技高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叔叔拱了近 40 年玉米地,每年为玉米套袋 20 多万个,还要逐个观察、记录、选择、分析,全凭手工操作。“春争日,夏争时。”玉米授粉最紧张的时候,他的作息时间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

1991年7月,突发脑梗塞差一点要了他的命,经过两个多月救治,一出院又马不停蹄地去了海南育种基地。多年的野外育种实验,是单调而枯燥的,但叔叔常常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有一年婶婶去海南,没有地方住,叔叔就在玉米地边上,临时搭了个高脚屋,人进去不动它也自己晃,根本睡不安稳觉。叔叔戏称之为“风摇楼”,还即兴作了一首“风摇楼赞”。

只要不外出,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他都会去玉米地里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忙碌一天后,他还要打着手电再到玉米地里转一圈。

叔叔不仅把自己交给了玉米地,婶婶和他们唯一的儿子也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成了名副其实的玉米育种之家。

叔叔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大老板”,同时又是一个朴实无华、生活俭朴的人,他对该花的钱一掷千金,每年仅科研投入就达1500万元,不该花的钱,“ 半个铜板也心疼”。

如今,叔叔已经 60 岁了,但他依然充满着年轻人的激情。我深信:叔叔的育种事业一定会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他新的人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