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周新建 青羊:创新惠民 全力构建“社会建设新典范”

2017-09-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发明移动垃圾房,让老百姓畅享干净卫生的生活空间;举办培训班,助力社区矫正人员有尊严地回归社会;设立市民学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安装噪音监控系统,让坝坝舞不再扰民--走过2014,一项项温暖人心民生工程在青羊区开花结果;一条条关爱百姓的创新举措在青羊区先行先试.又逢岁末,由青羊区新闻传媒中心推出的"发现2014年青羊区十大最暖人心民生事件"评选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让我们跟随众多市民的推荐,走进一个个街道社区,重新发现那些曾经在这一年温暖你我的民生事件.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青羊区的

发明移动垃圾房,让老百姓畅享干净卫生的生活空间;举办培训班,助力社区矫正人员有尊严地回归社会;设立市民学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安装噪音监控系统,让坝坝舞不再扰民……走过2014,一项项温暖人心民生工程在青羊区开花结果;一条条关爱百姓的创新举措在青羊区先行先试。

又逢岁末,由青羊区新闻传媒中心推出的“发现2014年青羊区十大最暖人心民生事件”评选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让我们跟随众多市民的推荐,走进一个个街道社区,重新发现那些曾经在这一年温暖你我的民生事件。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青羊区的民生工作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追逐幸福青羊梦的过程中,青羊人一直在寻找更合适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 “只要是惠民利民的改革,青羊区就会争取率先尝试。”青羊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塑造“社会建设新典范”的目标,青羊区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在民生和社会事业上的投入力度,占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65%以上;以富民、惠民、利民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公共服务模式,让百姓真正感受到“生活在青羊,真的很幸福!

互助养老新格局 助老服务点成老人“新”家

掩映在一片绿树深处的汪家拐养老服务中心,占地1400多平方米,设有康复理疗区、文化娱乐区、健康检测区、全托区、日间照料区、老年食堂等贴近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多功能服务区,34张床位为辖区老人提供24小时全托服务。

凡是到养老中心入住的老人,中心都会免费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建立档案,并根据体检报告为老人提供健康指导,老年食堂还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中心还培育、引入太阳花志愿者服务中心、秀艺文化发展中心等25个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特色服务。

73岁的柯怡春老人每周四都和他的几个画友在中心里切磋画艺,每每于此,都有一堆老人围观。“在这儿我不但可以书画我的心意,还能给其他的老伙伴们带来乐趣,同时,我还想对学习国画的人提供一点个人意见。在这儿有被重视的感觉,真好!”

现代城小区服务点78岁的黄德铸老人介绍说,小区有3000名业主,其中老年人近千人在政府养老助老政策的扶持下,大多数业主捐钱捐物,办起了这个助老服务点。小区的老年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平时我们在这儿学习、玩耍,在这儿,我感觉我的精神更充实了。”

此外,街道充分利用院落闲置用房、院落活动室和院落车棚,通过社区自治项目建设和冠名认领、爱心援建等方式,按照4万元/个的标准,建设装修风格统一、服务设施统一的院落助老服务点,组建院落关爱互助组,倡导邻里关爱、自助、互助,实现了群众自治参与、社会协同关注的互助养老格局。目前,汪家拐街道已完成25个点位建设并投入使用,下一步,街道将加大投入,力争扩面,覆盖全辖区。

据了解,作为成都的中心城区,青羊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户籍人口的20%。让老年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青羊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区民政局通过引入专业化的养老机构,整合辖区内部的社会资源,孵化和培育社会组织,构建社区养老社会资本,形成了以社区居家养老为重点,以院落养老为支撑,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以信息化服务为辅助,邻里互助,机构协同、社会参与的养老新格局。

与此同时,今年青羊区共建成院落助老服务点105个,新建31个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养老床位162张,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创新志愿服务记录制度 助力志愿者服务工作专业化、常态化

志愿者唐言是一位90后的设计师,自从他加入青羊区志愿者队伍,几乎每个周日都会到养老院陪爷爷奶奶下棋、聊天。“在很多人看来,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应该喜欢新潮的东西,但是我就喜欢陪他们聊聊天,其实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用老话说,他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多。

”在青羊区,和唐言一样热心公益的志愿者每周都有好几十个,这些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放弃自己周末的休息时间,到养老服务站陪伴老人,为旅行者当义务导游,到社区为孩子们补课,进行多种多样的公益志愿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资深’志愿服务工作者,每次看到自己的服务能够让别人露出开心的笑容,我的心里就会觉得特别有满足感。从事志愿者服务工作这么多年,我感觉青羊区的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也越来越规范,对于这一点我感到很骄傲。说到我的梦想,很简单,那就是帮助他人,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更和谐。”从事志愿者工作多年的赵杨表示。

去年12月,民政部公布了首批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地区名单,青羊区名列其中。该区联合成都义工联、中国银行在西部地区率先创建了多方合作的“志愿服务记录平台”,实现志愿服务资源和需求的无缝对接。

过去,市民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没有标准化的记录,没有评价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机制,更多时候是凭志愿者们的自觉和一腔热忱。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全面规范志愿服务工作,青羊区在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全力打造青羊志愿服务品牌。

今年10月,青羊区向首批3000余名志愿者发放了公益志愿(义工)卡。该卡将采用一卡双用的形式,既是银行的借记卡,又是志愿者的服务时间银行卡。内置存储芯片、专属个人的志愿者公益注册号,可查询、挂失,补办。

除提供一般性金融服务外,还可用于记录捐款、捐物、培训、献血,以及公益服务时长等5大类别的公益项目信息。志愿者在登记参与志愿服务前和服务完成后,只需在相应的POS机上刷卡,便能准确地记录下服务时间,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将对志愿者服务效果和服务质量进行全面考核。

“志愿服务卡具有志愿者信息辨别、服务计时等多种功能,无论志愿者在其他省市,还是在国外留学工作,这张卡都可以实现共享。”青羊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除了推出志愿服务卡外,青羊区还建立了全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平台——青羊区志愿者服务网,社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将被包装成服务项目,在网站上进行发布,志愿者只需注册并登录该网站便能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参与志愿服务。此外,青羊区还将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的综合考评内容,形成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助力青羊区志愿者服务工作向专业化、常态化迈进。

看得到的改变 老院落旧貌换新颜

草堂街道送仙桥社区牧电路21号院落大院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这个拥有104多户居民的老院落在以前被形容为“复杂麻烦”。大院套小院,道路均出现不同程度老化,停车困难,绿化带多数变得光秃秃的,乱扔的垃圾、乱堆积的杂物……就是这样一个“复杂麻烦”的院落,经过院落议事会和社区共同努力治理下,现在却成了一个整洁清爽、公共设施完善的“新”小区。

走进牧电路21号大院,道路平整干净,看不到一片纸屑,环视四周,两侧有漂亮的绿化带,机动车停放点车停放整齐……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禁忘记了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设的老居民院,就是和有些新建小区也可媲美。

“你要是早几个月来,我们院子就不是这个模样了,私家车根本停不下。这几年,院子里的车位越来越紧张,稍微晚一点就抢不到,麻烦得很。”下了班开车回21号院的周大姐说,之前她不得不另租个有车位的房子住。实施改造前,由于硬件设施落后,居民的生活存在诸多不便,其中停车难算是“头号难题”。

之前院落共有21个机动车停车位,但私家车数量在今年3月就达到了27辆,车主们每天上演抢车位大战,回来晚了找不到车位的,索性把院落大门堵死,让院落矛盾急剧升级。

送仙桥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住户改造意愿十分迫切,但由于院落底楼的2处违章搭建等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无法解决,牧电路21号无法纳入政府“三无院落”改造范围。巨大的压力下,前一任居民小组议事会成员集体辞去了职务。在社区组织下于7月18日,牧电路21号组建了新的居民小组议事会,肖泽、田德湘、廖忠义等5人当选。

启动院落改造,成为“新官上任”的头等大事。议事会从“停车难“入手,立即召集了居民大会,抛出了整治方案:每家每户按1000元最低标准筹资,先启动院落荒草地的整治。没想到得到不少人响应,十天时间里就筹集到了8万元。肖曾第一个交了钱,“每天抢车位都抢怕了。”

为了让居民看到筹集的资金用到了实处,5名议事会成员每天轮流盯着施工进度,仅仅半个月,荒地就变成了10多个停车位。首战告捷,让居民们积极性大大提高,第二次筹款,近10万元仅用了2天时间。“用这笔钱,我们把院落原来的花台进行了维修,缩小了尺寸,节约下来的空间变成停车位,现在院子里一共有44个停车位。”田德湘说,改造完成后,院落里新增了10辆私家车。

老旧院落焕发青春,像这样的改变在青羊区数不胜数。据介绍,2014年,坚持“先自治,后整治、已整治、促自治”的原则,由院委会提申请、社区认定、街道党工委会议研究后申报,区级牵头部门实地复核的方法稳步推进,青羊区多个街道共申报需整治院落117个,经过实地查看、经费测算、项目比对等工作后,审核批复78个院落实施整治,安排专项经费约1389万元,全区老旧院落风貌得到整体改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后 记

夯实城市发展基础,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涉及方方面面的民生项目推进让居住在青羊的老百姓惊喜不断。在精品城区建设之路中,青羊区深入推进惠民行动,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建设的投入,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圆群众幸福梦想。

一项项惠民政策,一条条便民措施,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海闻在青羊区参观时曾发出由衷赞叹:“城市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还包括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指标。

青羊坚持高标准的民生服务理念,让更多市民分享改革红利,对于成都建立国际化吸引力具有积极意义。”始终把改善民生,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放在重要位置,安居、养老、教育、卫生、志愿者服务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构建“现代化幸福青羊”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青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