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毅对越自卫反击战 许世友的最后一战(对越自卫反击战)

2018-0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本书从酝酿.构思到起草初稿,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此后,几位同志帮我看稿.审稿.修改,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样算来,差不多花了3年的时间.现在总算出版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刚刚胜利结束之后,许世友很强调总结经验,他认为那次作战的规模仅次于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几十年没有打过的大仗了.他还认为那次作战有很多特殊的情况,并且正因为情况特殊,就产生了许多特殊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该从这些特殊的新鲜经验中揭示普遍规律,研究新的战役指导思想,给后人留下点有用的东西.为此目的,他领导广州军区各级机关.

这本书从酝酿、构思到起草初稿,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此后,几位同志帮我看稿、审稿、修改,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样算来,差不多花了3年的时间。现在总算出版了。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刚刚胜利结束之后,许世友很强调总结经验,他认为那次作战的规模仅次于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几十年没有打过的大仗了。他还认为那次作战有很多特殊的情况,并且正因为情况特殊,就产生了许多特殊的经验。

我们可以也应该从这些特殊的新鲜经验中揭示普遍规律,研究新的战役指导思想,给后人留下点有用的东西。为此目的,他领导广州军区各级机关、各级干部进行总结。但是,他们没有浅尝辄止,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1980年,许世友调中央军委工作,可是他没有去北京居住,而是又回到南京他住习惯了的老房子。1981年,我被调到南京军区工作后,我们经常来往,也经常谈起1979年的对越还击作战方面的有关问题。

1984年的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他,又说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事。他说:“老周啊,这一仗是我军抗美援朝以来打的最大的一仗,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今生今世打的最后一仗。这一仗地形特殊、气候特殊、对手特殊、民情特殊,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一下。

我们应当用回忆录的形式,把经验教训写出来,给后人留下点有用的东西。这是我们的责任。你是当时广州军区的参谋长,各方面的情况你都清楚,你负责把他完成吧。至于这一仗打得如何,中央军委是肯定的,外界有不同的说法,下面有不同的认识,这不奇怪,还是让广大干部去评说,让广大人民去评说,让历史,让后人去评说吧!”

第二天,我就在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部、情报部、军训部选了4位同志,又把作战部薛阿德副部长找来,研究写作计划。这以后,4位同志分别去作战地区和参战单位搜集材料,分头起草。经过两年时间,形成了一部37万字的初稿,定名为《师出有名》,送给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社总部审查,总参指出有6个方面的机密,不同意出版,就被封存起来了。

许世友逝世后,因没完成他交待的任务,我总觉得有些不安。经过思考,决心采用纪实文学的样式,以不属于机密的材料为主,并采用多方面的隐蔽措施,重新进行构思,形成了这本书的体系,定名为《许世友的最后一战》。

这本书中仍然使用了相当数量的《师出有名》中的材料,这得感谢薛阿德、王加东、蒋纯清、郭心亮、任丛林、夏伦全诸同志。他们几位深入当年的战区和参战部队,费了很大力气采访,又费了九牛之力废寝忘食地写出了《师出有名》的初稿。在此基础上写作现成这本书,可算是“坐享其成”了。

周德礼

1989年7月于南京

第01章 欢庆胜利

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五日中午,一架银灰色大型客机徐徐降落在南宁郊区的无圩机场上。这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震率领的中央慰问团乘坐的飞机。他们带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前来慰问广西战区参战的陆海空军、民兵和民工的。

许世友前三天就得到了中央慰问团将到来的通知,他觉得这是对所属部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大好时机,因此他对欢迎中央慰问团非常重视,指示司令部和政治部必须组织好欢迎,教育全体干部、战士一定要十分重视和热情接待中央慰问团的各位首长。

欢迎中央慰问团

中央慰问团到达的这一天,许世友天刚亮就起床了,他要检查他的指示的落实情况。他派保卫干事把我找去,见面就问:“欢迎中央慰问团的工作准备得怎么样啊?”我说都准备好了,你的指示都传达给有关单位和全体参加欢迎活动的人员了。

他点点头说:“那就好,我们是中央领导下的一个单位,现在又打了胜仗,一定要尊重中央慰问团的各位领导同志,他们是代表党中央来的。”他又叫我给参加欢迎中央慰问团的各单位下达指示:军容要整齐,纪律要严明,礼貌要周到。我把他的指示传达给有关单位和全体人员,要他们坚决执行。

中央慰问团未到达之前,参加欢迎的部队已陆续来到无圩机场的停机坪上。他们是部分英雄模范代表、干部代表、一千多名战士代表、部分民兵和支前民工代表。他们按照许世友的指示,着装整齐、精神饱满地列队在停机坪一侧。

许世友、向仲华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乔晓光,乘车先后来到机场,和欢迎队伍一起等待着中央慰问团的到来。许世友看着欢迎的队伍很整齐,他知道各单位执行了他的指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当王震团长和各位副团长走下飞机舷梯的时候,许世友、向仲华、乔晓光迎上前去热烈握手,亲切问候。这时,锣鼓喧天,掌声雷动,口号声此起彼伏。王震团长、各位副团长频频挥手致意,欢迎的队伍报以更加热烈的欢呼声和雷鸣般的久经不息的掌声。许世友和王震团长及慰问团的全体成员一一握手,他笑呵呵地欢迎着每一位客人,边握手边说:“欢迎你们,同志们辛苦了。”

许世友和王震是老战友,他们手拉着手,笑容满面地边走边谈。许世友说:“你是中央派来的代表,我代表参加作战的全体指战员热烈地欢迎你。”王震团长说:“你指挥广西战区陆海空军打了大胜仗,我代表中央来慰问你。”许世友说:“功劳是中央的,没有中央的英明决策,没有中央军委的正确指挥,就不可能有这次作战的胜利。”

许世友陪同王震团长来到英雄模范代表的队伍前面,介绍说:“这是战斗英雄和民兵模范。”王震团长立即亲切地和战斗英雄、民兵模范握手,祝贺他们取得了赫赫战绩。

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王震团长和中央慰问团的各位成员乘车向南宁市开去。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三月二十六日下午,在南宁市体育馆举行了隆重的慰问大会,来自各参战部队的指战员和民兵、民工及南宁市各族人民群众五千余人参加了大会。会场上张灯结彩,红旗飘扬。体育馆周围悬挂着“热烈庆祝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伟大胜利!

”“向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英雄战士、民兵、民工同志们致敬!”“严守边疆,坚决歼灭来犯之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巨幅标语,主席台上方的横幅上写着“慰问大会”四个大字。人们的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会场内外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许世友这天起得很早,他觉得这是个大喜的日子,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提前来到会场。这些天来,他脑子里一直做琢磨着如何评价这场刚刚结束的战事。从战役全局和全过程来衡量,他觉得这一仗打得不错,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交给的作战任务,没有辜负中央军委的委托。

同时,他也觉得这可能是自己的最后一仗了,如果说个人的历史是由自己的行动写成的话,那么这次作战就是自己在写自己战史的结尾部分了。虽说不十分理想,但也基本满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见许世友笑眯眯地在散步,遇见地方上的同志他主动打招呼,有军人向他敬礼,他正正规规地还礼……

大会就要开始了,许世友看看手表,缓步向会场走去。他进了大会会场,没有坐在给他安排的位置上,而是来到司仪的位置,清了清嗓子说:

“同志们!今天要开慰问大会,在正式开会之前我先说几句话。这次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些胜利是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下取得的。因此,这些胜利的取得首先要归功于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各位英雄模范同志注意,当英雄模范是好事,为人民立了功劳,为祖国作了贡献,才有今天的光荣。如果不自觉,认为自己了不起,瞅不起别人,瞅不起群众,老子天下第一,那就会野蛮无理,无法无天。到了那种地步就十分危险了,请同志们警惕!”

真是话语不多,掷地有声!这一番话,生动地体现了这位老军人的性格和品德,会场上顿时肃静下来,人们在咀嚼着许世友讲话蕴含着的深刻道理。

许世友讲完之后,看到中央慰问团的同志们进场了,他就离开司仪的位置,来到大会给他安排的位置就座。他乐呵呵地和同志们打招呼,和在他左右两边的同志握手。

这天,南宁上空万里无云,气候温和。邕江大桥附近,南宁体育馆周围,人群象海潮一样汹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当一队对着装整齐、精神振奋的英雄战士,左胸前挂着金光闪闪的军功章,右胸戴着大红花,来到大会场门口时,等候在这里的锣鼓队、文艺战士顿时沸腾了,锣鼓喧天,载歌载舞,鞭炮声震耳欲聋。英雄模范们在欢呼声中缓缓走向会场,各就各位。

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开始,在主席台就座的有:中央慰问团团长王震,副团长姬鹏飞、季方、王首道、黄镇、朱云谦、王平、柴树藩、董其武、曾传六、曾志、覃应机、郭荣昌、刘景范、郝建秀、陈宇、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向仲华、副司令员江燮元、欧致富、吴忠、刘昌毅、副政治委员谷景生、杨树根、单印章、还有政治部主任王淳和我。

慰问大会由中央慰问团副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三书记覃应机主持。他宣布:“全体起立,向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光荣牺牲的烈士默哀。”接着,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的少女,向参战部队和民兵、民工的战斗英雄模范代表献花披红。许世友心中欢喜,带头鼓掌。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黄镇同志宣读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慰问信。慰问团长王震同志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转达了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对参战部队指战员、民兵、支前民工和边防公安干警的最崇高的敬意和最亲切的慰问。

他说,你们在还击越南侵略者的战斗中,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无产阶级觉悟,给了越南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你们的任务。你们为了保卫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祖国边疆、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你们不愧是祖国的钢铁长城,不愧是英雄的人民子弟兵,不愧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以有这样伟大的人民解放军而感到光荣自豪。

许世友听到这里,把手举得高高地鼓掌。他觉得这个评价是恰当的、公正的、正确的。他那颗想听听中央慰问团对广西战区这次作战如何评价的心满足了。

震团长接着说,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卫者,党中央希望你们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军事政治素质,加紧训练,提高警惕,严守边疆,如果越南侵略者胆敢卷土重来,就叫他们有来无回,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当前,各族人民正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我们要学习参战部队指战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军民团结,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市里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王震同志讲完后,许世友走上前去和他热烈握手,并说:你辛苦了,感谢你。王震说:你才辛苦呢,你来这里已经几个月了,打仗阶段更辛苦,应当感谢你!他俩都笑了起来。

许世友在这个大会上没有单独讲话,但看上去他很兴奋,不时地和来宾交谈。时而谈这次作战中出现的众多战斗英雄,说他们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时他兴致很高,面露敬佩之情。时而谈作战中遇到的困难,谈部队如何艰苦,有不少很好的同志牺牲了,这时他心情沉重,神态严肃。时而感谢中央的关怀,又流露出百般的诚恳。

三月二十七日上午,中央慰问团全体同志在南宁市参观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展览,许世友、向仲华陪同王震团长参观。当看到有许多东西是中国人民支援越南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现在他们反而用这些东西打我们时,许世友说:过去我们太老实了、太幼稚了,今后得多个心眼。王震团长点头表示赞同。王震团长看到冰雹式火箭,问许世友:“这是什么东西?”

“那是这次从越南人手中缴获的冰雹式火箭。”许世友回答。

“这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是美国生产的。”

“又是美国货,三年解放战争我们缴获了大量的美式武器装备,这次又有了美国装备。”

“不过,那时的运输大队长是蒋介石,这次的运输大队长是黎笋。”

“还有个不同,那时我们的武器装备主要来源是取之于敌,现在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后方;那时为了建立新中国打蒋军,现在是为了保卫祖国打越军。”

“我们不靠它打仗,可以供给科研部门研究美军的装备。”

“很对,我通知有关部门。”

当看到展览的导弹时,王震团长问:“这是苏军的吧?”

“这是苏军的反坦克武器。”许世友肯定地说。

“这是在那里缴获的?”

“在谅山以北地区。”

“越军使用它打我们的坦克了吗?”

“打了几发。”

“命中我军坦克了吗?”

“没有。”

“为什么不能命中?”

“越军使用能力有限。”

“苏军有顾问替越军训练吧?”

“大概是还没有掌握好。还听说他们观察有困难,这是战后听说的。”

“看来黎笋不但当了运送美军武器的运输大队长,还当了运送苏军武器的运输大队长。”

“正是这样。”“哈哈哈”,他俩畅快地大笑起来。

庆功会上说传统

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广州军区前进指挥所在南宁市隆重召开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庆功大会。

这是一次表彰英雄模范、交流经验的大会,也是一次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盛会。参加大会的一千七百名来自部队、民兵、民工的英雄模范中,有团结战斗、能攻善守、战功卓著的英雄集体的代表;有活着的董存瑞、黄继光、杨根思、罗光燮式的战斗英雄;有抱住敌人跳下悬崖的“狼牙山五壮士”式的功臣;有对祖国无限忠诚、只身同敌人战斗几天几夜的孤胆英雄;还有许多智勇双全的坦克英雄、炮兵英雄、爆破英雄、格斗英雄、工兵英雄、防化英雄、民兵英雄和支前模范。

春光明媚的南宁市,到处洋溢着军民团结、欢庆胜利的气氛。市内主要街道和高大建筑物上,悬挂着一幅幅标语,上面写着“热烈庆祝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重大胜利!”“向战斗英雄、人民功臣学习致敬!”

庆功大会会场设在南宁市大礼堂,一队队胸前佩戴着军功章和奖章的英雄模范来到大会会场时,迎候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和文艺工作者,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欢呼声、口号声和鞭炮声响彻邕江两岸、大桥南北。人们把五彩缤纷的花瓣撒在英雄模范身上,尽情表达各族人们对在保卫祖国边疆战斗中立下卓越功勋的子弟兵的热爱。

出席庆功大会的领导人有:许世友司令员,向仲华政委,副司令员刘昌毅、江燮元、欧致富、吴忠、副政委杨树根、单印章、谷景生、还有政治部主任王淳、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王海和我。出席大会的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的党政领导人及烈士家属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三书记覃应机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向大会致了贺词。

在二十三日庆功大会闭幕式上,吴忠副司令员宣读了军区的嘉奖令,授予一百四十八个英雄集体和个人以荣誉称号,给四十四个单位和个人记功。

在请许世友讲话时,他说:“这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战的部队打得很勇敢、很顽强,得到了锻炼,打出了很多战斗英雄模范,我向各位英雄模范祝贺!”

他指出了这次作战锻炼出大批骨干的意义。他认为部队打仗和平时训练骨干是很重要的。这次作战锻炼出了大批骨干,他们现在是班、排、连长,这批人对于我军建设有重大意义。我们几十年没有打大仗了,这次打了一次比较大的仗,打出了一大批有作战经验的班、排、连长,可以使部队几十年不缺乏骨干。

他强调了这次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他说:这一仗打得好,经验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指示,正确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作战方法上,运用了毛泽东同志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因此,大量地歼灭越军部队,夺得了中央军委要我们夺取的地方。

许世友还总结了具体经验。他认为这些经验是很多同志流血牺牲换来的。

第一条成功的经验是我军兵力占优势,以多打少;部队杀气很旺,奋勇冲杀,勇往直前,绝不回头。这一条把敌人的气势压倒了,越军抵挡不住,只好退缩,逃跑。越军处处败退,我军所向无敌,把号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军打败了,“不可战胜”的神话戳穿了。我们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

第二条成功的经验是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开始全线还击时,黎笋正在出国访问,战略上实现了突然性;当我还击作战的边防军出现在越军的纵深内,当地群众还以为是越南部队,战役上也实现了突然性,争取和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我军全线还击,敌人摸不清战役的主要突击方向,他们只好全线防御;派出一定数量的小部队临时占领阵地,堵击我军的战役穿插迂回部队,企图稳住士气和防御态势,处于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的境地。

第三条成功的经验是发挥了联合兵种的整体威力。首先是炮兵威力很大,用强大的火力摧毁了越军工事的坚硬外壳,压倒了越军的士气,歼灭了大量越军有生力量,给步兵、坦克创造了有利条件。坦克大显威风,特别是在同登——凉山方向,威力发挥得更好,令越军闻风丧胆。

工兵开路、架桥、爆破,为坦克、步兵创造了有利战机。步兵是战场上的主要兵种,他们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协同坦克、工兵,不失时机,不断向敌人纵深突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许世友也总结了教训。他说:要讲教训,第一点就是三十年没打大仗了,有很多人对于打仗这个东西不适应了。基层干部没有打过仗,有的高级干部也没打过仗,现在一下子指挥几千人、上万人甚至几万人,不容易,有些缺点是难免的。

第二个问题是过去多是在北方打仗,对于在南方作战从我自己到下边各级都是不熟悉的。对于亚热带山林作战,我们没有打过。这次作战的地区气候特殊,十月以后是旱季,五月以后是雨季,我们不熟悉这种气候。对于石砬子山地形也认识不足,这种地形利守不利攻,对我们进攻作战造成了不小的困难。由于我们对这种地形研究不够,认识不足,开始时对策不够有力,两天后才总结出有力战法。

第三个问题是对困难估计不足,打到纵深去以后,行军无人带路,饿了无人送饭,伤员无人后送。越南也是全民皆兵,到处有越南军民援助越南军队,不少民军对我军作战,大姑娘、老太太都向我军射击。

第四个问题是我们的装备落后,战士负荷太重。这次作战,战士负荷八十斤,有的六十斤,既不方便走,更不方便打。过去哪有这么多东西?只背一条薄毯子,顶多两三斤重,我当红军十年没有盖过被子,八年抗战也没盖过被子,很简单,一切从战争出发,怎么多带子弹,怎样把大刀背好、保管好就行了。现在我们一件雨衣淋湿了就有八斤重,太落后,战士还要背子弹,背手榴弹,背粮食,背干粮,背水壶……太重了!

许世友借此机会对他的部下进行光荣传统的教育。他说:我这个人带兵以来,部队没有向敌人交过枪,没有!从来是活不交枪,死不丢尸,这是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当兵就不能怕死,你要是怕死,说不定死得快,不怕死得还不一定死,我们应做到任何时候都不向敌人交枪、不当俘虏,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

再就是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现在有的人讲起话来一大套,做起事来不见影,会耍嘴皮子,那不行。我当团长、师长、军长的时候经常背着大刀,作战时就用大刀同敌人拼杀,率领部队作战。这样你的下级才真正服你。

还要爱护战士,减少伤亡。消灭敌人才是更好地保存自己。要教会战士射击,敌人上山瞄头,下山瞄脚,平地瞄胯裆,这样才能消灭敌人,还要隐蔽好自己,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卧下时只露眼睛以上,下面不准露出来,这样伤亡就小。这次作战,有的露出大半个身子,那伤亡就大了。

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困难的时候能够率领部队克服艰难困苦,在强敌面前能够打败敌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这次作战也有极个别的党支部是豆腐渣,完不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表现出软弱无能,没有骨气,是些软骨头。

他继续说:我们这个军队打败了蒋介石八百万军队,打出来一个新中国。抗美援朝,打败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取得了伟大胜利。老同事都要搞传帮带,把我军的光荣传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要把干部战士团结一致、亲密无间的光荣传统传下去,干部首先要和战士同甘苦。

战争年代我二十多年没有盖过被子,那个时候干部战士的关系很好。营长牺牲了,全营哭三天!现在干部战士关系怎么样?恐怕没有那个时候好,差得远,不象红军那样,也不象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那样。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办法,可以发明创造,但是根本的原则不能变,决不能借故否定这些光荣传统,更不能恶意攻击这些传统。

三杯茅台敬英雄

庆功大会之后,全体人员参加了庆功宴会。庆功宴会在邕江饭店大餐厅举行。邕江饭店周围的墙上、树上贴着红绿纸页的标语:“向英雄们致敬!”、“向英雄模范学习!”、“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保卫国防!”大餐厅窗明几净,餐桌整齐划一,桌布清爽洁净,餐巾是一色的橘黄色,餐厅服务员把他们折成小鸟的形状。酒杯大小两种,摆在桌子边沿,象是把守餐桌的哨兵。大餐桌的中间摆着一束鲜艳的玫瑰花。参加宴会的人们都拿着自己的桌号找位置。餐厅服务员微笑着给大家指位置:“请在这里就座。”“欢迎各位英雄光临。”我们那些刚下战场的英雄们有的说声“谢谢”,有的只是点点头,不敢看那些姑娘的笑脸。

许世友司令员、向仲华政委和军区其他首长都参加了这个隆重的盛大宴会。当许世友进入宴会大厅时,大家起立鼓掌,许世友行举手礼。

向仲华政委在致祝酒词时说:今天是庆功宴会,为全体英雄模范庆功,祝贺你们为祖国立了大功,也预祝你们今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为保卫祖国边疆再立新功。

宴会上,许世友举着一杯茅台酒,笑呵呵地对大家说:“我们打了胜仗,应当好好庆祝一下,你们立了功更应当好好庆贺一下。请同志们拿起杯来,倒满酒。”他向周围桌上的同志们扫视了一下,说:“为英雄干杯!”他率先一饮而尽,接着又倒上一杯,拿在手中看着大部分人都喝下去了,他又说:“同志们!

这一杯是祝贺你们再立新功。”他一仰脖子又是一饮而尽。待大家喝下去了,许世友又斟满了第三杯:“这杯酒祝愿你们永远爱祖国,永远当英雄!”说了这句话,又是一饮而尽,把杯底朝天举得高高的,表示一点没剩。

他看到有的同志不会喝酒,就讲了一个故事:“玉皇大帝不知道人间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就派一个天官到人间调查,这天官走了很多地方,看到人们都很快乐,他无法向玉皇大帝报告。正在发愁时,他看到一家酒店,招牌上写着‘一醉解千愁’就走了进去。

正巧有几个人在那里饮酒,其中一个人大概是因为酒量太差,喝酒时难以下咽,样子十分难受。这天官随即回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说,看来这人间最大的痛苦就是喝酒。”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增添了庆功宴会的喜庆气氛。

同桌的人说:“你年纪大了,不要多喝酒,对身体健康不利,要喝也不能喝那么猛,一连几杯,胃受不了,天长日久,就会生病。”许世友风趣地说:“冷酒伤肝,热酒伤肺,没有酒伤心呀!”逗得大家又笑一阵。他本人却不笑,只是看着大家笑,这是他讲风趣话的目的。

他看着大家笑完了又说:“我现在七十四岁了,身体还这样好,就是因为我注意锻炼和经常喝点酒的原故。你们到了我这年龄不见得有我身体好。”我曾听许世友的保健护士张玉梅说过:“许世友司令员有喝酒的习惯,中午、晚上都要喝几杯。他自己常说:‘多饮伤身体,少饮益健康。’因为他有肝病,这种病就怕喝酒,所以我们经常劝他少喝、不喝,他不听。”

这天是庆功酒,与平日不同,别人更不好阻拦他。历来的庆功酒讲究三杯才够意思,他开始就喝了三杯,这是中国的习俗。他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他要发扬军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些英雄就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化身。所以他慷慨地多喝几杯,热情地为英雄祝酒。英雄的司令员,热爱他自己领导的英雄士兵啊!

此情此景,我不由得回想起过去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