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旋陈凯臣 侯文学:陈凯旋为何难“凯旋”
7月1日,温家宝总理到湖南省宁乡县大成桥镇视察,农民陈凯旋如实反映了当地土地出现塌陷和灾民救济情况,并坐上总理的车,带路到本村实地进行了察看。这位普通农民能见到国家总理,并能跟总理握过手,还坐上了总理的车、合了影,开始觉得很荣幸、很兴奋。然而,如今却充满焦虑,无法掌控生活,准备离开家乡。(见2010年7月24日《时代周报》)“名人”陈凯旋为何难“凯旋”?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触犯了官场之忌。如今的官场,报喜不报忧乃潜规则。对于大成桥镇出现“天坑”,当地领导向总理汇报时称,已经采取措施,灾民也得到妥善安置。但陈凯旋向总理汇报时却说,我们村子里出现了好几个大坑,一些住宅、学校、医院埋在坑里,有200多户人家没有地方住,学生上课很不方便。
这显然揭了当地政府和官员的“伤疤”,使他们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因此,引起妻子“担心”,亲戚说他“冒失”,乡亲们说他“惹了麻烦”、“以后没好日子过”,甚至说镇政府和派出所要来抓他,也就不难理解了。
平静生活被打乱。每个人都喜欢平静地生活,特别是像陈凯旋这样性格内向的人尤其如此。可自从陈凯旋受到总经理接见、当面反映问题成为“名人”之后,生活却被扰乱了。不仅新闻媒体采访蜂拥而至,而且不断有乡亲找他向上递材料。别说一个普通农民,就是真正的名人也会不堪其扰。陈凯旋所以闭门不出,不接电话,整天处在心情焦虑之中,用他自己话说“我现在跟谁都讲不清楚,乱七八糟的人和事太多”。
缺乏应有的定力。尽管我们不能对一个普通农民过于苛求,但无疑陈凯旋缺乏必要的淡定。显然,他不如与其情况相似的农妇熊德明。2003年10月24日,温总理在考察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工作途中,来到位于库区腹地的云阳县人和镇龙泉村10组看望乡亲,农妇熊德明向总理反映爱人被拖欠工钱的问题,不仅当晚县里就派人把2300元欠薪送到家中,她还借着“名人效应”从事规模养猪,目前个人资产已超过50万元。
从事卖菜的陈凯旋为何不向熊德明学习,把自己的买卖做大呢?当然,人各不同,不能强求。
实事求是本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却被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好大喜功冲淡了,以至在官场形成了报喜不报忧的潜规则,面对上级考察往往会出现出习惯性紧张,而陈凯旋的紧张实则是基层政府和官员紧张的延续。因此,清除官场积弊,才能让说真话陈凯旋们真“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