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国交大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形态”
大学的社会地位之所以在逐渐弱化,就是因为高等教育脱离了社会需求。因此,中国的一流大学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大学要瞄准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开展研究,这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口中经常提到一个词,那就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下简称“创新港”)。
创新港是由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推进建设的一个集国家高水平科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高新企业孵化、核心技术攻关等平台为一体的开放式智慧学镇。虽然项目还在建设当中,但王树国对此却充满了期望,这也是身为校长的他很引以为豪的一项举措,因为在这一项目背后,寄托着他对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份畅想和探索。
不是建一个“新校区”
相对于“创新港”,人们可能更熟悉的一个词是“新校区”,但在王树国看来,创新港与传统意义的“新校区”有着本质区别。
“创新港不是大学校区简单的物理搬迁,而是探索21世纪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王树国表示,“简单地说,建新校区就是用围墙将一个地方围起来,无非多盖几套房子,增加了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这只是学校物理空间的转移和扩展,很难解决高校质量的提升问题。”在他看来,这也是前一阶段高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个问题。
然而,创新港却并非如此。
“创新港瞄准的是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共建设工科、理科、人文社会科学及医学四大板块共23个研究院,主动承担前沿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项目,产出一流科技成果。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联盟,面向产业需求、协同创新,从体制上破解成果转化死亡谷问题。”他表示,科技创新港将依托陕西省产业优势与学校的多学科人才、科研优势,选定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生态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创建西部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在采访中,王树国坦言自己不希望把创新港简单地建成一个“新校区”,而是要把它建成21世纪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新模式。“通俗地说,它既是大学,又是社区,既是高端人才的蓄水池,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器;既着眼于世界科技前沿,又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形态,在开放的环境中,让人才在和社会的交融中成长,在科技创新中提升。”
之所以要成立这样的一个机构,王树国有着自己的一番考虑。
“在21世纪,高新技术的发展如此迅速,不断地挑战原有的传统国家治理模式和经济运行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也经历了这样的巨变。”采访中,提到成立创新港的初衷,王树国表示,在此之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往往是关起门来办学。“我们在思考怎样让最好的教师上讲台,如何使用最好的教材等。但忽然间,慕课来了。大学‘围墙’不见了,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课了。”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模式改变了,而为了适应这种新模式,我们就必须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否则我们将永远跟随别人。
此外,在原本的社会定位中,高等教育理应承担着引领社会,给社会提供先进思想和发展理念的重任。但现在似乎正好相反。“当前社会上源源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大多不是来自于高校的自主创新;社会的改革思想和创新做法,远远超前于教科书上的内容,甚至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所学也已落后于这个时代。”王树国说。
在他看来,大学的社会地位之所以在逐渐弱化,就是因为高等教育脱离了社会需求。“因此,中国的一流大学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大学要瞄准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开展研究,这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王树国说。
国际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的宏伟构想,也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这场震动无疑也波及到了西安交通大学,而这所西部高校也作出了很及时的回应。
比如,就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后不久,西安交大就积极倡导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搭建高等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目前,已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4所海内外高校加入联盟。
值得一提的是,丝路大学联盟的总部就将落户在创新港。而创新港的构建本身也是非常注重国际化特色。在这方面,王树国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在很多国内高校,‘国际化’常常只表现为有多少外国老师、多少留学生、多少合作伙伴。但事实上,国际化不是一个数字能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做法仅仅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并没有将之办成一个令人向往的国际化。”他说,在这方面,美国的国际化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美国的国际化并不是‘我让你来’,而是‘你要来’。”
采访中,王树国坦言,对于高校来说,国际化从来都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需要把最新理念纳入到育人当中去。我们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让学生仅仅找到一个工作就可以,而是应在国际化氛围下,让学生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能被接纳,这就需要我们的人才培养标准与世界接轨,甚至要引领世界标准。”
事实上,类似的观点并不是王树国第一次提及。
早在几年前,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王树国便表示,国际化不仅仅体现在用双语教学,从世界范围内招聘一些高水平的教师,照搬国际上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中国大学完全融入世界高等教育,在学习、引进中形成中国的大学特色,并最终能够影响世界高等教育。
缺失的“中间环节”
在国际化人才的问题上,西安交大还有一个很值得一提的举措,那就是他们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在创新港建立一个博士后创新基地。
“当前,一方面国家迫切需要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大批的海归博士和博士后却找不到工作,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王树国说,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海归人才缺乏工作经验。但也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因,就将大量人才置于很尴尬的位置上——要么在国外求学多年之后,只能选择去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单位工作;要么为了积累“经验”,在国外寻找一个平台提升自己。
“但问题是,当这些年轻人有了‘经验’后,很多都不再选择回国工作,这是我们的一大损失。”采访中,王树国坦言,这些海外学子能给我们带来大量新思想,但高校有些急功近利了,甚至有时有些“短视”。“目前,从学生毕业到走向成熟的过程,缺失了一个让他们积累经验的中间环节,这一环节我们必须补上。”他说。
以西安交大为例,每年申请来校工作的博士后能达到几千人,但受限于目前的体制,学校只能接纳数十人,如何能建立一个优质博士后的“蓄水池”呢?创新港也想在破解这个难题方面做一些探索,“创新港既可以规避体制上的障碍,又有足够多的合作企业和兄弟院校联盟。在这里构建一个博士后研究中心,每年可以接收大量的博士后,经过几年的培养,这些人才就可以分散到国家所需的各个领域去贡献才能。”
在他看来,这些博士后人才“苗子”很好,需要的只是我们浇点儿水,施点儿肥,他们很快就会长大、结果。“但是如果不给他们提供这样一片成长的土壤,他们就只能到别的土壤上开花结果,这对国家来说肯定是很大的损失。”
劣势?优势!
一提到“国际化”,人们脑海中大多想到的是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似乎对于如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的西部高校来说,开展国际合作会有一些区位上的劣势。但王树国似乎并不这么看。
“至少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来说,位于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交大其实反而是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的。”他表示,每一个地区本身都有自己的劣势和优势,我们不能老看自己的劣势,这样越看就越没有信心和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志气,对于一所高校来说也是如此。”
具体到西部高校,王树国坦言,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心。“我们当然要承认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现状,但凡事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不进行顺应时代的变革,就会越来越落后,但如果我们勇于变革,也许就会像当年的深圳一样,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面旗帜。”
“互联网经济出现后,21世纪的大学可能要受到新一轮的冲击,如果我们不提前考虑的话,很有可能会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变革中落后于别人。”王树国说,但与此同时,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在这一历史变革时期,我们和其他国家的起跑线都是平行的,就看谁的理念更加先进,谁走得更超前。“我希望我们能走在前面,如果理念先进,方向正确,我们就有可能走在世界前面,但这需要我们全体高教人的共同努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