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崔漫莉 崔曼莉称《浮沉》本意在文学 并非职场小说

2017-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热播剧<浮沉>以职场为背景,将国企.外企等各种力量的博弈铺陈开来,在斩获超高人气的同时,也被贴上了"职场剧新标杆"等新标签.身处舆论焦点,<浮沉>原著小说的作者崔曼莉却一再拒绝媒体的采访,亦鲜少对剧情改编做出评论,闲逸潇洒大隐于市.几经争取,低调的崔曼莉终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邀约.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朱紫瑛崔曼莉,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人,有过国企.外企从业经历,2004年进入互联网产业,现为英派瑞克科技公司执行总裁.2007年9月化名京城洛神,在网络

热播剧《浮沉》以职场为背景,将国企、外企等各种力量的博弈铺陈开来,在斩获超高人气的同时,也被贴上了“职场剧新标杆”等新标签。身处舆论焦点,《浮沉》原著小说的作者崔曼莉却一再拒绝媒体的采访,亦鲜少对剧情改编做出评论,闲逸潇洒大隐于市。几经争取,低调的崔曼莉终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邀约。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朱紫瑛

崔曼莉,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人,有过国企、外企从业经历,2004年进入互联网产业,现为英派瑞克科技公司执行总裁。2007年9月化名京城洛神,在网络发表长篇小说《浮沉》第一部,引起轰动。因内容被质疑影射微软前总裁陈永正辞职事件,《浮沉》成为颇具争议的作品。

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谈判

在崔曼莉的笔下,职场犹如一盘棋。爱下棋的女主人公乔莉,在职场中婉转跌宕、步步为营,带给读者诸多思考。但对于职场话题,崔曼莉却似有意回避。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浮沉》中,经常用下棋来比喻职场和人生,这代表了你对职场和人生的看法吗?

崔曼莉(以下简称崔):我棋下得很差,基本属于菜鸟型。小时候父亲教我下围棋,我没有耐心背棋谱,只好作罢。后来经常看他下棋,只是略懂了一些。在我的理解中,围棋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谈判,必须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才能冷静又绝妙地下好每一步棋。

很多人一提到棋,就想到心计、步步为营。但是,人生如果少了精神追求,少了一种把握自己的定力,少了一份超然,算计得再多也不过是无谓的辛苦。下棋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人生智慧,智慧是快乐的。

记:很多男生对乔莉这个角色有异议,他们觉得乔莉事事独立自主,只依靠自己,不依赖男性,精神如此强大,一点也不可爱!

崔:乔莉只是比较自强吧。我觉得自强和强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状态。自强的人不一定强势,而且往往会很宽容、很贴心。

很多人喜欢看《浮沉》,都是因为对乔莉命运的关心。其实乔莉很孝顺父母,又能够打理自己的生活,并且决不因为一点工作利益对老板与男同事随意放电。这样有原则、自强努力的女孩其实很可爱。

记:乔莉的父亲老乔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乔莉无助或者是孤立无援、疲惫不堪的时候老乔总是能一语中的,戳中要害。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一个大树一样的父亲?

崔:我和父亲的关系很好。其实老乔给乔莉的,更多的是一种中国人做人的智慧,是一种君子入世之后的智慧与原则。而老乔对乔莉所处的外企、企业文化、竞争打单、上市包装等,已经完全不能判断。可以说,老乔笔墨不多,但是意义深远。

记:在小说中,老乔所说的“你记住,你只在自己的船上”这句话给了乔莉莫大的震动,并多次出现。你认为这是职场法则吗?

崔:这是小说在进程中的一句对话,是根据情节的推动、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当时的处境去叙述的。至于它是什么法则,我真不懂,我是写小说的,不是制定规章制度的。

写小说不是写私生活

6月30日晚,电视剧版《浮沉》首播之时,崔曼莉发了一条微博:“写作中……”,似乎并不关心根据自己原著改编的首部电视剧。7月17日,《浮沉》收官后,她在微博中表示:“我有保持沉默的自由……”依然不愿谈及电视剧改编的看法。

记:电视剧版《浮沉》的编剧鲍鲸鲸是个不折不扣的“85后”,只有半年的职场经验,有很多网友表示电视剧版《浮沉》跟小说比变了味,对此你怎么看?

崔:电视剧我没看,不敢发表高见。

记:有人认为《浮沉》是一部“职场生存小说”,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市面上“职场生存几大法则”一类的书。

崔:我根本不认为《浮沉》是职场小说。在我心中,这是我为中国社会摹写的“清明上河图”。不过2008年职场小说大热,恰巧《浮沉》中,职场是一个很大的背景,被贴上各种标签,这是一本小说很无奈的经历。小说本意在文学,对我来说,仅止于此。

记:你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有过国企、外企从业经历,现在又是IT公司的执行总裁。《浮沉》中所涉及到的国企改制、外企竞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否是你个人经历的影射?

崔:我是写小说的,不是写私生活的。写作不是记日记,而是创作。《浮沉》开篇就标明了“虚构”二字。

记:你之前的一部长篇小说《琉璃时代》探讨了民国时期中国传统企业家、海归、新兴本土企业家三种商业模式的存亡之道与商业规律。都是写商场,这两本书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崔:《琉璃时代》长达5年的创作让我积累了很多经验。2007年9月,因为一个IT行业偶发事件,我身边很多朋友希望我写一部当代题材的小说。在此之前,我从未在网络上创作和发表过作品,当时也没想到《浮沉》会成为一本畅销书,但确实觉得在网上化名写小说很新鲜,因为作者被完全屏蔽了,读者完全不知道我是谁,真正实现了单纯的作品写作到作品阅读的交流。

《琉璃时代》与《浮沉》都是大长篇,前者,以25年的跨度,以众多人物命运和三家企业的兴衰,反应了民国的万千气象。后者,通过两个外企竞争国企改制的七亿大单,通过一个大国企的艰难改制,以及相关事件中众多人的命运,反应中国社会在商业化进程中的众生相,并且通过乔莉等人的自强与艰难处境,表现了“70后”与“80后”在商业大潮中的心灵成长。

他们最大的相同,都是力求体现中国人的君子精神,即自强不息。最大的不同,前者更具史诗性,而后者因为是网络在线创作,更具阅读性。

功夫在诗外

崔曼莉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对她来说,多元化的身份、忙碌的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写作。

记:你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虽然毕业后陆陆续续地做过一些其他工作,但是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创作。为何如此执着于文学?

崔:大学毕业后,我找到了工作,头一年觉得很开心,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我没有办法面对生命的虚度,我的灵魂因此不安。于是,我选择了写作,选择了文学。我明白,这是我一生所有价值的所在。我的生命会因为文学,不仅能在有限的时空里变得光彩,也许还能超载时空,在未来寻找真正的知己。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坚持呢?

记:在微博中,你也会晒出自己的书法作品。在你看来,书法对于文学创作有什么帮助?

崔:书法练习需要忍受孤独,需要长久的毅力,同时还需要一种领悟力。我其实是个娇气的人:独生子女,从小经常生病,又性格活泼,好动不好静。要不是有书法训练的基础,我可能真的没办法进行创作。是书法教会我在孤独中与艺术交朋友,教会我在寂寞中安心创作。

记:为什么不放弃工作,专心从事文学创作?

崔:我刚写作的时候,都是在文学杂志发表作品,稿费相当低,大约千字30元吧。如果我一个月写一篇短篇小说,收入也就三四百元。在2002年,这样的收入真的是糊口艰难,何况为了创作,有时一个月也不能完成一个短篇。

我还要去阅读、旅行、购买资料等,要通过一切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如果我不想饿死,又不想累及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工作。而且,作家最大的基础就是经济自由。有了经济自由,就能够不为名利所动,甚至,能不为权势、爱情所动。所以,我工作特别认真,因为工作不仅给了我经济基础,还给了我洞察世界与思索人性的机会。

记:你博客的自我介绍中只有一句话“我的命运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在告诉年轻人命运要靠自己掌握吗?

崔:我理解我的命运是一名写作者,我既理解这当中的喜剧性,也理解这当中的悲剧性。所以,我尽量和命运小心地相处,不要彼此伤害。这是一种觉悟,不是挑战,也不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