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榆杨绛 名作鉴赏:杨荫榆之死
历史如潮汐,前涌、后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前涌时汹涌澎湃,后退时遗下一片白沫。不久白沫消散,沙砾间留有彩色的珠母贝,间或也有蚌珠混杂在泥沙里,还有一些闪光的海月(一种海贝),被深埋着有时历经狂风暴雨和巨浪疾卷,又被潮汐冲刷出来,展示出它不同于沙砾的闪光的一面。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责备过当时任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开除了刘和珍等六名学生。
鲁迅先生赞扬了刘和珍在反抗那“广有羽翼的校长”的斗争中的桀骜锋利的精神。七十余年过去了,鲁迅先生的悼文依旧如长明灯盏,祭奠于为反帝反封建而牺牲的热血青年们的灵前,杨荫榆在那场大风暴后悄然南下,移寓苏州,在人生道上继续走她自己的路。
这位在1912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女子师范,又深造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硕士,1938年在姑苏吴门桥堍,以其娴熟的日语痛责日寇的强盗行径,终于被一名日军军官开枪射杀,尸体被踢入城河,河中漂流出淡淡的血痕。
时隔半个世纪,这血痕于流逝的时光中洗成绯红,幻成杨荫榆端庄而严峻的形象,屹立于嗜血成性却终被战败的侵略者前,屹立于爱国的仁人志士英魂群中。 杨荫榆在出长北京师大之前,她的半生光阴就是在学校的女生宿舍中度过的,她受到的教育和浸透在她意识中的就是读书求知。
当她成为一校之长时,自己立身处世之道就自然地成为她管理学生的唯一标准。
当她用这条标准去衡量并处理刘和珍等学生,便站到了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对立面去,受到进步舆论的谴责和反对,引咎去职,来到她家乡无锡的近邻苏州执教鞭,先后在苏女师、草桥中学、东吴大学文理学院教授日语和教育学课程。
她同苏州的名教育家俞庆棠玄士和韩素芬女士等交往,创建过“二乐女子学术社”,担任社长。她像同时代中年以上知识界的新女性一样,朴素地挽一个发髻,穿一袭蓝竹布旗袍,春秋两季外罩一件对襟毛衣。
她习惯依旧,对学生十分严格,即便是选修课程,也不准稍有松懈。当年一位在东吴受教于杨荫榆的学生吴兆基,如今已届耄耋之年,是苏州大学的退休教授,捋着他飘长的美髯,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喃喃说:“学生们都敬重她,她是一位严师。
非常严肃,非常严格。” 旧社会知识界中有造诣的女性,不少是独身者,她们的婚恋观无从探索,她们只是勤奋地投身于事业,杨荫榆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一生未论婚嫁,只是献身于她的教育事业。
她生性孤高,喜欢离群索居。苏州城西盘门一隅,素被苏人谑称为“冷水盘门”,喻其荒凉。杨荫榆却就在这地方用私蓄砌起了二幢三楼三底的青砖小楼。远眺灵岩、天平诸山,近观盘门三景,暮听寒山钟声,度着那淡泊宁静的生涯。
“九·一八”的炮声扰乱了杨荫榆的生活。苏城沦陷,杨居吴县香山,旋即返回旧居,旧居已非旧观,杨耳闻目睹日寇的种种暴行,义愤填膺。她一扫平日斯文气质,奔诣盘门外日本领事馆严词斥责,日寇为其正气所慑,并顾忌她列身中国名流的社会地位,凶焰不得不有所收敛。
一时,杨荫榆家成了邻近妇女为免遭凌辱避难所。此后,杨又屡屡为邻近居民被杀害事去日军司令部论争,终于激怒了野兽们,一天,日司令部遣员请杨荫榆去吴门桥堍商谈赔偿事宜。
杨荫榆行至日军官坐桌前,谈未数语,日军官即从桌下拔枪射击,当时目击者为同行之邻居薛妈。薛妈返回后将情况告知东家,东家即为至今健在的吴兆基。 烟云岁月。
吴门桥地处盘门三景之中,昔日“冷水盘门”如今已成热闹去处,游人如织,舟楫如梭。在如画的景色中,血痕已不可见,唯三层青砖小楼尚存。 杨荫榆遗体传被营造过她家小楼的木匠师傅捞起,草草殓葬,与乱冢为伍,已不可辨认,黄土一抔,荒草茫茫,唯晨鹊暮鸦相伴。
陶潜《拟挽歌辞三首》中有句:“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杨荫榆全身心投入于教育事业,并在关键时刻又不失其中国人之骨气,虽有瑕疵,犹为美玉,亦难得矣。 【赏析】 《杨荫榆之死》是承袭《记念刘和珍君》而生发开来写的,本文语言的特色就在于语言的借用与移用。
文中“尸体被踢入城河,河中漂流出淡淡的血痕。时隔半个世纪,这血痕于流逝的时光中洗成绯红,幻成杨荫榆端庄而严峻的形象”,这语言,可以明显地发现,是从《记念刘和珍君》中移用而来。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引用了陶潜的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本文的末尾,也引用了陶潜的诗,虽说是“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作为历史,公道自在人心。
这些借用或移用,是有助于作品的表现力的。 纵观杨荫榆的一生:镇压进步学潮,的确是一个污点;但面对日寇暴行,她慷慨陈词,大义凛然,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正义。
一个人的一生,是多变的,也是多面的,决不可凭某一件事就对这个人盖棺定论,全盘否定。杨荫榆终以她的正义和无畏的精神,给自己画上了一个绚丽壮美的句号。
仅此一点,就已经为我们重新认识一个历史人物提供了新的角度——应该完整地评价一个人物。 【思考】 1.“历史如潮汐……展示出它不同于沙砾的闪光的一面”一段,写的是自然现象,却寄寓着作者的历史观,试分析这历史观的内涵。
2.一篇《记念刘和珍君》相当于刑事判决书,它似乎裁决杨荫榆是戕害刘和珍的元凶,而且具有铁案如山、毋庸置疑的终审效果。
根据这一点谈谈你对鲁迅观点的认识。 3.“赠君一法决狐疑”中的“赠”字用得极为精妙,请你简析一下它的妙处。 4.
白诗的主题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5.《咏牡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6.“堪笑牡丹如斗大”中的“堪笑”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