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辩蒋舸立论 金钱辩的五份立论稿
狮城归来,不少媒体援引加拿大汉学家王健先生对大决赛的评点,说武汉大学队“表现出很强的语文能力和非常丰富的词汇底蕴,但对方在逻辑思维和内容说服力方面稍胜一筹”、“一场辩论赛不但要看语言,更要看逻辑和内容”云云。我们且不讨论作为华语辩论赛决赛的点评嘉宾说出“丰富的词汇底蕴”这种令人莫名其妙的(实为蹩脚!)话是否应该,仅就我方逻辑内容的指责也是匪夷所思。“钱是万恶之源”,作为正方,的确立论有难度,但我方充分挖掘了其逻辑内容,找到了较为恰当的立论角度。我的一辩陈词就五易其稿,也体现了我们的思考过程。现将这五篇陈词稿公布于众,也算是无可奈何的泄密吧。
第一部分:概念部分重点在“万不等于一切”上做文章,战场展开较易,但理论分析部分采用事实归纳,力度较弱。
为了几枚金币,犹大出卖了耶稣。为了一点钱财,葛朗台撕去了最基本的温情面纱、是因为钱,曾被民众寄予厚望的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还是因为钱,日本政坛屡曝丑闻。犹如牛奶融入水一样,钱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迅速地渗入了社会的每一寸肌理,每一个角落。我们在这处处充斥着钱的影子的社会中讨论“钱是否是万恶之源”,核心目的即旨在以历史的视角从整体上把握钱对社会、对人的影响。而在进行这种整体把握之前,我们显然有必要对这一观点中的关键词进行逐一考察。钱象征的是物质财富。“万”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四种解释:姓氏;多;非常;数字。“万恶之源”的“万”显然既非数字也非姓氏,也不能作“非常”讲,因此,其意当然是指“多”。“恶”是欲望的无节制扩张,“源”自然就是引起欲望无节制扩张的原因了。所谓“钱是万恶之源”,便是说钱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引起人的无节制欲望。关于这一点,我方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论阐述:
第一,有很多人以钱为人生目的,为聚敛钱财而不择手段。尽管上帝说:“富人上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但葛朗台还是以数钱为人生的唯一乐事。佛祖也警戒世人要六根清净,但又有多少人披的是善男信女的幌子,干的却是唯钱是瞻的勾当。
第二,有人以钱为手段,沉溺于物质享乐之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了道德的滑坡。古希腊为何被称为黄金时期?因为那时的雕像和建筑反射出的都是人尚未被物欲所征服时的灵智之气。而古罗马又为何被视为一个道德坠落的年代?难道不是因为人被物欲所控制后所变现的种种癫狂、野蛮、轻浮和人情的扭曲吗?
第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正是金钱占有和流转的不平衡,扩大了贫富的差距,造成了社会的悲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不算社会的恶,难道反是恶的表现吗? 拜金主义的泥淖正在一步步地吞食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拒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只可能是某天蓦然回首,灵气和崇高都已烟消云散。四百年前,莎士比亚就借泰门之口喊出了对钱的嘲讽。但直到今天,我们的周围又有多少人总在金钱的诱惑和人性的呼唤间挣扎。当地狱挤满了铜臭的灵魂时,如果还要我说“钱不是万恶之源”,我实在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