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专网格化 叶红专在全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10-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为了推动州委"542"发展思路落到实处,到2017年建州60周年全州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去年以来州委把扶贫开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化旅游

为了推动州委“542”发展思路落到实处,到2017年建州60周年全州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去年以来州委把扶贫开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三项重中之重工作来部署和推进,取得了好的效果。今天上午,我们对扶贫开发及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座谈研究,下午主要是围绕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着力点进行座谈。

通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的大力度推进,我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神秘湘西、凤凰龙头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不断增强,我们对全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下面,我从全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四个提升”和需要把握的“四个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的九项工作,谈些意见和看法。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富活力和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化深入发展,正引领产业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正在重构和重塑传统的旅游经营模式,当前全球旅游业步入了新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智慧旅游、会展旅游、健康旅游、旅游地产等各种旅游新业态大量涌现,正在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生力量和新增长点。

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必须进一步树立科学旅游观,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和战略提升期。

生态文化资源是湘西州最具潜质的资源、最为丰厚的财富。早在2001年,朱镕基总理在我州视察时就强调指出,旅游是湘西发展最大的门路。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文化旅游兴州理念,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神秘湘西”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生态文化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全国旅游高增长地区,特别是随着我州交通瓶颈的破解、基础条件的改善、旅游市场的规范,旅游人气不断提升,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从今年“十一”黄金周情况看,我州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自助游井喷增长,占游客总数的65%以上,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乡村游持续升温,全州监测的8个乡村游景点共接待游客20.

94万人次,其中凤凰山江苗寨、保靖夯沙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旅游消费拉动效应明显,游客购物支出占出行花费总额的30%以上,旅游饭店、特色酒楼、农家乐、夜市等餐饮场所接待人数和销售额均大幅增长。

但是,当前我州旅游承载能力不强、市场主体弱小、旅游产品档次不高、管理欠规范、综合效益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较低,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全州5A级景区仍是空白,现有等级景区总数仅占全省的5.

17%;机场、高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尚无一家五星级酒店,四星级宾馆仅占全省的2.

5%。可以说,当前我州生态文化旅游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条主线,坚持以凤凰为龙头、吉首为集散中心,依托凤凰古城、里耶古城、老司城三块金字招牌,建设湘西州旅游“金三角”,加快精品景区景点和土家族、苗族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开发建设,构建全州1小时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打造旅游经济升级版,把湘西州建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力争“十三五”末全州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远期规划向千亿产业迈进,使生态文化旅游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乃至主导产业。

把握好当前旅游发展大势,落实好以上旅游发展总体思路,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硬件建设与内涵挖掘相统筹,推进景区建设精品化、产品开发品牌化、管理服务标准化、宣传营销多元化,努力实现“四个提升”。

一是由旅游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提升。按照旅游经济发展规律,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旅游观光需求向度假需求转变;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休闲度假需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2013年,我国人均GDP为6905美元,旅游经济已全面进入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的转型期,休闲度假需求正全面井喷,旅游休闲方式不断升级,同时随着国家颁布推行旅游休闲纲要、休闲假期增加、游客购买力增强,特别是我州已全面进入高速时代,融入长沙、重庆、桂林、成都4小时经济圈,我州休闲度假游优势更为凸显。

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一批风情浓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旅游景区、风情小镇和特色村落,加强城镇休闲街区、休闲公园、环城市休憩带建设,支持自驾营地、游轮码头等建设,加快实现从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把我州建设成最具民族风情、最具休闲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是由资源开发型向深度融合型提升。单纯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推进融合发展才能丰富旅游生态文化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功能,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要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抓好中国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旅游特色县氛围建设,加快武陵山民族文化产业园等文化展示平台建设,加强民族村落和特色民居保护整治,加大旅游特色小商品开发力度,打造一批文化旅游演艺节目,加快推动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转变。

要着力推动旅游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扶持壮大一批旅游商品生产龙头企业,积极创建旅游购物示范点,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要着力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在城镇周围、大通道沿线和重点景区景点布局建设观光园、体验园和农业娱乐休闲项目,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努力创建全国旅游扶贫实验区。

三是由市场开拓型向规范管理型提升。旅游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规范管理是引导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旅游营销,积极拓展旅游市场,“神秘湘西”品牌影响力已扩展到港澳台、韩国、法国、俄罗斯、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全州年接待境外游客超过27万人次,我州旅游市场已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欧洲旅游市场开始起步,随着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下步要在巩固传统客源市场、培育发展新客源市场的同时,对照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标准,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通过对“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上的指导和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完善行业协会运作机制,加大旅游执法检查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为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秩序优良、服务优质、游客满意”的良好环境。

四是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提升。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州旅游业数量规模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2013年接待游客超过2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50亿元,已经成为我州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凤凰县实行旅游管理服务新体系后,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3年达到6.

37亿元,同比增长25.6%,旅游成了既富民又强县的产业。但就全州而言,旅游产业的质量效益还不高,去年全州旅游门票收入不到3亿元,游客人均停留天数仅1.

5天,人均消费仅635元,主要是可进入性不强、精品线路建设滞后、设施配套不完善、旅游承载能力不强。下步,要抓住大通道建设机遇,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景点连接线和通达通畅工程,促进景区景点间连点成网、无缝对接,提高旅游交通的可进入性。

要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引进大集团、大资本,大力度推进旅游综合体、旅游地产开发,不断提升旅游开发整体水平。要坚持高端取向,加快配套完善宾馆、餐饮等发展要素,加快星级宾馆建设,加快重点景区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星级厕所和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建设,加快智慧景区管理系统、智慧公共服务系统、智慧终端系统和智慧旅游网络应用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承载能力。

要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州旅游业实现速度与品质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规模与综合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推动和实现全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四个提升”,当前要注重研究解决好四个重要问题:一是关于创建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问题。就是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科学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创建生态家园,努力把湘西州打造成民族文化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文明进步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

基本构架是“1群、1圈、2带、3廊、20区”:“1群”就是1个生态城镇群,“1圈”就是1小时旅游经济圈,“2带”就是酉水流域生态文化带和沅水州内流域生态文化带,“3廊”就是高速、铁路和干线公路沿线生态文化走廊,“20区”就是小溪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等10大自然标志区和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10大文化重点区。

州发改部门要结合“十三五” 规划,牵头编制好生态文化公园建设规划,明年州委、州政府将专门召开全会研究部署,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二是关于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问题。就是要舞活凤凰这个龙头,抓好旅游提质项目和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好吉首旅游集散中心,加快推进矮寨景区和乾州古城建设,努力打造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依托凤凰古城、里耶古城、老司城三块金字招牌,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实施旅游综合体开发,着力打造旅游“金三角”,构建全州1小时旅游经济圈。

三是关于土家族苗族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建设问题。去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对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开发建设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州人大、州政协分别对两条精品线开发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调研,为编制全州村镇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摸清了底数。

开发建设两条精品线,就是要立足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山水风光、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有机融合,以龙山、保靖、永顺、古丈沿酉水流域打造土家族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以吉首、保靖、凤凰、花垣为重点打造苗族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重点保护40个左右特色村镇,保护协调整治特色村镇总数要达到300个左右。

四是关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问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我州有良好的基础,也有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从更高更深层次来看,融合有特色但规模不大、有品牌但知名度不高(凤凰除外)、有市场但效益不够。

要以建设中国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平台,把文化融入旅游项目开发、旅游活动策划、旅游景区建设中去,实现神秘湘西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与自然景观、游客情感完美结合,重点打造一批文化旅游演艺节目,在城市大环线、干线公路沿线和重点景区注重彰显民族建筑特色,支持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展好民族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景区“五进”活动,创新提升土家族社巴节、苗族跳花节、吉首国际鼓文化节等大型旅游节庆品牌。

全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发展顶层设计、思路和重点都已十分明确,发展态势也很好,各级各部门不要一般性地认识这个问题,要围绕打造旅游经济升级版,树立大旅游观念,形成大旅游格局,瞄准“十三五”末500个亿、远期规划1000个亿目标,创造性地谋划和抓好九个方面具体工作。

一要围绕创建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这个总战略、总目标,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统一规划编制,统一资源整合,统一线路打造,统一市场开拓,统一规范管理,实现旅游产业统筹协调发展;二要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搞好策划、包装、争取工作,尤其要引进一批大资本、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州投资开发旅游地产、旅游综合体等大项目、好项目;三要加快旅游交通网络建设,重点抓好机场、高速公路、高速连接线建设,畅通重点景区景点对外大通道,加快重要景区景点之间路网建设,形成全州便捷通畅的旅游公路网络;四要加快建设旅游配套设施,重点抓好宾馆、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旅游承载力;五要大力开展创品夺牌,全力以赴抓好老司城申遗工作,确保2016年凤凰古城景区、矮寨奇观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南方长城、边城茶峒、里耶古城、坐龙峡等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六要创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加大在电视、高速公路广告牌和网络、微信等媒体平台营销力度,加强国内外客源地的落地营销,统一对外集中宣传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争取更多入境客源;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方式,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支持现有旅游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积极组建旅游投融资平台,注重引进一批旅游大企业集团和知名饭店、旅行社、餐饮管理品牌;八要加快发展旅游商品加工,规划建设特色旅游商品产业园和定点购物场所,支持和鼓励民族商品加工企业创新研发独具湘西特色的旅游商品;九要加强旅游管理服务,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智慧旅游和旅游电子商务,强化旅游从业队伍素质和群众文明教育,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景区景点整治、村镇游整治和旅游企业整治,不断提升神秘湘西游的亲和力和美誉度。

推动我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主攻方向,是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主动顺应新形势新特点,开阔新视野新思维,按照全州旅游发展总体思路,采取改革创新的办法,着力推动全州旅游发展在“四个提升”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生态文化旅游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态文化旅游工作上来,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要勇于担当,主动思考,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求突破,涉旅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积极作为、有所作为,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开创全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