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家族人才辈出】均为五代时期国君后人

2017-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因为钱鏐的功绩,人们将归宗的路线放长了些,时隔1100多年,梳理出千百俊杰也合乎常理.但是,近代钱家确乎有过人才井喷现象,除了已编成绕口令的

因为钱鏐的功绩,人们将归宗的路线放长了些,时隔1100多年,梳理出千百俊杰也合乎常理。但是,近代钱家确乎有过人才井喷现象,除了已编成绕口令的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副***;

十八两院院士,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父子档人物,如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还有杭州钱家钱学榘的儿子:2008年10月8日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共同获得)。

钱学榘是出色的空气动力学专家,担任过美国波音公司总工程师,跟钱学森同一个祖父。钱永健的哥哥钱永佑是神经生物学家,曾任斯坦福大学生理系主任,兄弟俩都在十几年前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钱武东说,钱家恐怕是出院士最多的。

有消息说,当代国内外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有100多位,分布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记者向掌握资料较多的无锡钱氏联谊会副秘书长钱志仁(退休中学特级教师)核实这一数据,他说,这个总数不知如何统计得来的,但无锡钱家确实出了10位院士:

台湾中研院院士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钟韩(钱钟书堂弟)、钱临照、钱令希、钱逸泰以及江阴钱保功,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穆长女)、钱鸣高,中科院学部委员(相当于院士)钱俊瑞。其中,鸿声乡就占6位。中国科技界最著名的三钱院士已离席两位:钱三强、钱学森。而钱镇国正在为钱伟长的健康担忧。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钱老目前已经不认得他的嫡传弟子了。

无锡钱氏有句老话:东有七房桥,西有七尺场。七房桥和七尺场,同宗不同支。钱志仁详细解说:钱伟长的祖先是钱鏐的孙子钱弘佐,北宋时六世孙钱进从浙江嘉兴迁隐无锡湖头,称为湖头支;钱钟书的祖先是钱鏐的孙子钱弘俶,南宋时十一世孙钱迪从吴兴迁至无锡堠山,称为堠山支。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七房桥五室同堂的大家庭里,这是一个三代在乡村教书的清贫之家。他的名是四叔钱穆起的,幼年曾在八叔钱起八家寄养。16岁上,父亲钱声一病逝,他便随四叔去苏州读书。苏州中学教数学的先生严晓帆、西洋史杨人缏先生、中国史吕叔湘先生、地理陆侃舆先生,都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文学课则由钱穆任教。19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相继被5所大学录取,最后选择了清华大学,并获上海吴蕴初设立的清寒奖学金。

钱伟长最初读的是中文系,但入校后正值918事变,他想,只有掌握科学技术才能救国,便苦苦要求转入物理系。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导他:不要以为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正确的,都已经完善了,每读一本书都要能够看到没有完成的部分,发现一些新问题。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教授的言行品德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1939年7月,中英庚子赔款第7届公费留学生招考同时在上海、重庆、昆明三地进行,限额20名,报考者3000多人。原设力学名额1人,但钱伟长和林家翘、郭永怀3人并列第一,于是破格同时录取。

钱伟长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拿到博士学位,随后有5年时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T冯卡门教授门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那里,他遇到钱学森。冯卡门教授给他们的勉励是:勇于探索和创新。

1951年,回国5年的钱伟长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1956年,他和钱学森合作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他的主要贡献是: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摄动解法(195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圆环壳的一般解;对广义变分原理的深入研究(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等。

1957年,已是清华大学副校长的钱伟长成了右派。***一句他是好教师,保留了他的教授资格:还能讲课,还发工资,免于发配北大荒。他那10年的经历,跟许多钱家人一样,跟许多中国人一样。1968年,这位56岁的科学家被分配到首都特钢,成了一名炉前工。

1983年的一天,70多岁的钱伟长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被任命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当时的上海***汪道涵告诉他,调令是***亲自签的字,上面写着:此任命不受年龄限制。

在教育方面颇有见地的钱伟长从此在高校又贡献了26年心力。钱基博(1887-1958)是近代卓有成就的学者、古文家、文体学家、教育家。华中师大校长、历史学家章开沅在1958年致悼词说:由于左的影响,钱老的学问在他的晚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更谈不上充分发挥其作用。

钱穆晚年回忆,他平生所见治学最勤、用力最劬的学者,就是钱基博。清末状元兼实业家张謇,对晚生34年的钱基博的评价是:大江以北,未见其伦。钱志仁先生告诉记者,钱基博这一支的祖先初到无锡时定居在堠山一带(今锡山区查桥),后迁到城里。钱基博的父亲经营永盛典铺,到钱基博当家时,宅第正厅高悬含有家训的绳武堂匾。

这是一个儒学世家。钱基博5岁时,教他的是长兄子兰先生,到了10岁,换成伯父仲眉公教授策论。渐渐,对于群经、诸子、古史地学、古典文学理论,无不淹通。钱基博是个保守的儒生,他成年后教过小学、中学、大学,不顾时代潮流,一律古文。钱钟书从新式学堂放学回来,要跟着父亲念古文。他后来在《围城》里露了一手,方鸿渐跟父亲方遯翁来往几封信是用文言文写的,词藻富丽,古奥典雅。

钱基博当时交往的师友,是唐文治、梁启超、章士钊、章太炎、钱穆、顾颉刚等人。在军阀混战的20年代,钱基博写出了《现代中国文学史》,1933年正式出版后,三版售罄,1936年又出了增订版。

据弟子吴忠匡说,钱基博藏书非常丰富,仅中国***法一类,便收有七八十种。他的书生气可由捐书之举得见: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日隆,先生常喜形于色,因董理生平笔耕舌耨之所积累,举以赠之华中师院(钱基博最后12年在武汉度过),计所藏书二百余箱,五万余册,捐赠师院图书馆;诸古龟甲铜玉陶瓷、历代货币、书画墨迹等自商周三代历汉唐宋元以迄明清之文物大小二百余件,移赠该院历史系。

又所藏碑帖字画一千余件,则赠与其乡里之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方志一千余种,赠与江苏泰伯文献馆。

1957年,钱基博对党披肝沥胆,忠直进言,横遭批判。章开沅说:他虽然确实是死于不治之症,但至少在离开人世前的心情是痛苦抑郁的。尤其令人痛心的是,钱基博一生五百多册《日记》,被跳踉叫嚣,如中风疾走的无知少年付之一炬。

由此,我们似可理解钱钟书晚年的静默和恬淡。因伯父中年无子,钱钟书自幼在伯父跟前长大,颇受宽容昵爱。少年钱钟书全没正经,专爱胡说乱道,一点没有他母亲的沉默寡言、严肃谨慎,以及他父亲的一本正经。1920年伯父去世后,11岁的钱钟书的教育就全由他父亲来承担。他父亲因钟书爱胡说乱道,为他改字默存,叫他少说话的意思。杨绛说。

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园得识无锡名门才媛杨季康(绛)。当时,钱钟书在清华园名气很大,杨绛初见,发现此人穿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一点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翩翩。二人互慕已久,开始恋爱。

后来,杨绛给钱钟书的一封信,被钱基博接到后拆开看了。信中写道: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读到此处,老先生得意非凡,直说,此真聪明人语!

1933年,钱钟书与杨绛举办了订婚典礼。二人后来同赴牛津大学求学,回国后钱钟书任教清华(当时是西南联大)。

1953年院系调整,清华改为工科大学。钱钟书摆脱教务,在文学研究所工作,实际做的是《***选集》英译本的定稿工作。那篇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由他出类拔萃的英译被介绍到西方。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员被发往河南省罗山县五七干校,一度担任信件收发工作。这一年6月,女婿王得一被逼自杀。7月,杨绛也来到干校,后来写成《干校六记》、《洗澡》。

1975年前后,海外误传钱钟书去世了,港台、日本等地发起一连串悼念活动。1977年前后误传澄清,钱钟书本人与其杰作《管锥编》的初稿一同问世。

1998年12月19日,88岁的钱钟书在北京逝世。第二天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钱穆:这是我的女儿第一次为我擦背!

同出江南无锡钱家的钱穆、钱逊父子,因1949年钱穆离家去国音讯隔绝长达30年。钱逊曾说,有人说起我的家庭,常说家学渊源云云,我深感惭愧。他还说,听父亲教诲的机会少,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1980年4月,父子之间终于通了家书,当时钱穆已86岁。

他在信中说:我此两年多来双目已近失明,不能阅报,不能读书,惟尚能握笔亲自写字,此书即我之亲笔。

回念我此一生中所见吾国人之受苦受难者真复何限,则我父子今日之遭遇,未为过酷于他人。汝辈今日虽求与我一面,亦我此三十一年来之愿望,若天佑我国家我民族,或最近将来能达此望

这一年8月底,兄妹中的4人终于在香港见到了父亲。次子钱行(原苏州某中学语文教师)回忆道:

我小时候父亲在无锡江南大学教书,课后回到苏州盘门新桥巷藕园。我们走过书房,总怕弄出声音打扰他。31年过去,不苟言笑的父亲怕是很老了罢?

出了地铁口,我们在东张西望地寻找,继母却先凭着照片认出并招呼了我们。她旁边站着一个身穿长袍的老人,这不是与我们分开了三十多年的父亲吗?

父亲患有青光眼,视力模糊,他常走到我们身边,从近处审视我们每一个人,不时唔唔说着,好像奇怪我们怎么会一下子变大了,变老了。而他的确还把我们当作孩子,每天,他都先自正襟危坐,然后令我们挨次坐下。他问我们每个人的经历、生活、读什么书,当他知道我们兄妹都是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时,十分高兴,连声说很好,很好。

知道10个孙子和外孙都在重点中学和大学读书,更是眉开眼笑。谈到我们遭遇过的艰难困苦,他唏嘘说:吃点苦没有什么,我希望你们做好一个中国人,用功读书做学问。

1988年11月,正在荷兰访问的大女儿、清华大学教授钱易趁台湾开放大陆赴台探亲政策,第一个获准赴台探父。此后几天,94岁的钱穆醒来便问:我的女儿在哪里?有一天钱易为他擦背,钱穆连说:好舒服哪,这是我的女儿第一次为我擦背!钱易满眼是泪,哽噎得说不出话来。

1990年8月30日,钱穆在台北家中谢世。一年后,归葬在故乡太湖边石皮山上。钱行说:现在父亲永远在我们身边了,什么力量都不能使我们再分开。

1945年初春,32岁的钱三强向何泽慧发出了平生第一封示爱兼求婚信,25个单词:经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要求。如能同意,我将等你一同回国。很快收到回信,也是25个单词: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之后一同回国。战时德国信件不封口,限词汇25个。

今天的青年,偶尔从老照片上看到钱三强夫人何泽慧、钱学森夫人蒋英年轻时的模样,惊为天人。殊不知,中国曾经有过许多这样才貌双全的名媛,最后湮没在蓝灰色的人潮里。

钱家多寿星,多才子,多俊杰。为什么?钱文忠脱口而出:基因。

钱家子弟多半受儒学熏陶,知书达礼,所娶配偶也都是才貌与德行兼备的女子,这样的基因,很不坏。

许倬云在谈到江南士大夫家族时,曾讲起自家的义田制度,即家族中富裕人家拿出一部分田亩,扶持家族中孤儿寡母的日常生活和继续学业。钱氏家族直到民国还有这种义田制,断了半个世纪重续,则演变为助学基金。钱镇国告诉记者,其中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运盛实业股份董事长钱仁高、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董事长钱成锡出力最多。目前,他们已经帮助家族内的几位家境困难的孩子念到中学、大学。

家教的源头则是身教加《钱氏家训》。钱镇国告诉记者,家训分为三部分:武肃王(钱鏐的谥号)八训;武肃王遗训;钱氏家训。早先,钱氏家族每有新生儿诞生,就要全家人一起恭读《钱氏家训》,这个传统在近代断了。

第三部分《钱氏家训》是钱文选根据先祖八训和遗训,归纳在《钱氏家乘》里的,共635字,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4节。***总理提及的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在国家节,其中还有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等,讲的都是为官执政的大义。

家训中关于个人修身,讲的是: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关于家庭: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忠厚传家,乃能长久;关于交友及公德: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这些,与《礼记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一脉相承。

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是杭州钱氏的后裔,30多年前与他同住机关宿舍的一位小伙伴回忆说:他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普通的机关干部,都曾下放劳动,钱颖一从小学随父母去了干校,直到念中学才回北京,应该说是在农村长大的。

父母这么受冲击也没有把他的学习兴致磨灭掉。他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放学回家从不休息,在我眼里他没有节假日,从来都是在念书写作业,每天早晨坚持听英语广播。几年下来,他的口语、笔头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可他的兴趣并不完全在这上面,他对数学如醉如痴,好像整天遨游在一个奇妙世界里。

中学毕业后,他到京郊密云插队当了知青,可读书的热情依然如故,还是每天听英语广播,真是难得!在那个连饭都吃不上、家都回不了的年代,有多少人能坚持读书呢?还把活干得极好,从不喊苦叫累,他感动了农民的心,插队时入了党。恢复高考那年他考上了清华大学,现在已经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了。

1981年钱颖一赴美留学,25年间,用朋友的话说,他把美国最著名的高校基本走了个遍1982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拿到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斯坦福大学执教9年。2001年在马里兰大学结束了两年教职工作后,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教授。2006年,他回到清华,担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是他在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专著。这本学术书从装帧、设计到纸张、印刷都相当精美,定价25元,低于同类书籍一截。钱颖一说:这是我一再坚持的,连出版社都很不理解。可是你想,买我书的人大部分是学生啊!扉页上,钱颖一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