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名言 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3-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生活各个细节,改变过去完全依赖班主任的做法.学校定期召开教师管理互评会,交流经验.分析得失,丰富管理手段.不定期对教师管理情况进

      生活各个细节,改变过去完全依赖班主任的做法。学校定期召开教师管理互评会,交流经验、分析得失,丰富管理手段。不定期对教师管理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行奖惩制度,提高教师积极性。

开展学生自我管理的月评检查活动,提高学生的自理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增进学生人文关怀据调查,在我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中,至少有70%的学生是少数民族,而在这个群体里又至少有60%是属于农村"留守少年"。

这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因为长期缺乏关爱而造成性情怪异和人格缺陷。他们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自理能力差,综合素质、人格和品德存在较大问题,凡事表现为冷酷、低调、消极。

这就需要教师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出发,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创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1.重视学生人文关怀是基础。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数远离自己的亲人,他们的学习目标、生活规律、情感态度和品德修行常常受到现实环境和外来因素的干扰而极不稳定,所以教师必须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运用人性化的教育手法来感染和引导学生,为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迷惑和挫折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建立起贫困生档案信息系统,规范落实国家对贫困寄宿生的补助政策,加大社会救助的渠道和形式。

让学生真正从心底感到"学校是我家,老师是父母"的温暖,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2.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是关键。寄宿制学校的特殊性对教师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教师要勇于从学生、社会、家长的角度出发,自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

这种职业素养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教书"上,不仅体现在能善于用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建构学生健全人格和思想道德体系上。

3.创建和谐校园环境是保障。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聚集地,由于少数民族构成的复杂性和文化多元等特点,决定了我区寄宿制学校在教育上有它的特点与规律。

首先,我们努力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融的教育氛围和理念。教师有责任寻求各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与教学内容的切合点,注重对各民族资源中的优秀成果的吸纳与整合,探索出与时俱进的主流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民族精华文化的相互学习、模仿和借鉴,强化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其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针对寄宿制学生因远离父母,不适应新环境而出现恐惧、焦虑的通病,教师要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适应环境。教师可紧密围绕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或者从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入手,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文化活动,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校园环境。

譬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跳坡节"、瑶族的"盘王节"、仫佬族的"种树节"等,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民族文化就是我们提高学生自尊、自强、自信和自立的生动教材。

再次,努力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主动参与、亲自参与中收集信息、体察民情、感悟社会,使他们在新环境中乐于与人和睦相处、善于寻找倾诉对象、勇于调节心情状态,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交际习惯和良好心态。

(责编马超勤)近段时间来参观考察了南京行知小学等好几所"行知学校",研读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些作品及有关的评论文章,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在新时期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所鼓舞,更为他高尚的人格所感染。

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品格和"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深深触动了我。

我想,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贯穿我们的化学教学过程,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一、好的化学教学首先需要"爱"社会上曾经有这样的说法:"做什么都不要做教师,做教师也不要做化学教师。"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说法,原因是有些人认为教师待遇低,无权无势,没有地位,尤其化学科教师要常与一些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接触,要常做那些烦锁的化学实验,会伤害身体。

再往深层分析,持这样观点的人实际上是缺少爱心。

成功的教育源于爱心。没有爱心的教育一定是贫乏、干枯、冷漠,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对有这样想法的教师,首先要学习陶行知先生练就"大爱",而后做到"大爱面前无困难"。1.要心中有"爱"。陶行知在办育才学校经费最困难的时候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

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会将他拖入水底,劝他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着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以学校为"爱人",不把学生当"石头",言语间透出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对学校对教育的炽热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