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水林追悼会现场】信义哥哥孙水林昨日魂归武汉黄陂 万名乡亲悼念

2018-0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内容:孙水林追悼会现场,经过一夜的跋涉,昨天清晨6时许,孙东林捧着哥哥孙水林一家五口的骨灰盒从河南开封回到老家武汉黄陂区.上万群众自发前

核心内容:孙水林追悼会现场,经过一夜的跋涉,昨天清晨6时许,孙东林捧着哥哥孙水林一家五口的骨灰盒从河南开封回到老家武汉黄陂区。上万群众自发前往悼念,表达对孙水林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山路上长长的送葬队伍代表着乡亲们对孙水林的敬意

悲伤黎明乡亲迎接信义魂

昨日凌晨4时30分许,寒气逼人,黄陂李家集镇朱铺村外,两排长长的车队停在村口桥边。小桥西头是孝感地界,东头则是孙水林的家乡。桥下,黄孝河呜咽着流向远方。

乡亲和工友们,在黄陂区党政机关负责人的带领下,静静等在桥头。泡桐街的丁红卫、刘传章等5位乡亲默默拉开一条横幅,黑地白字分外醒目:水林,我们接你回家!

回家!从天津到武汉黄陂,1220多公里路程,车行高速公路只需一天。但对于孙水林一家五口而言,这趟满载亲情和信义的归乡之旅,却走了整整20天……

清晨5时36分,这个守信重义的灵魂,带着他的4个家人,终于跨过了通往老家的这座小桥。拉开车门的一刹那,看着车外等候的人群,孙水林的二女儿孙云抱着父亲的遗像,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双眼熬得通红的孙东林,抱着侄女的肩膀,也止不住泪流满面……

泪雨成河白发高堂心已碎

白发的父母,含泪的亲友,还有众多乡亲,都早早地等在泡桐街口。从公路到街口的那条水泥路,前日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6时18分,天刚蒙蒙亮,车队在街口刚刚停下,人群就如浪头般涌上前来。

孙水林的母亲宋腊梅扑上前来,抱着大儿子一家的骨灰盒,哭得全身抽搐。从前天凌晨5时去开封的车队出发,到昨天这一刻,老人不吃不喝,在客厅的椅子上坐了整整一夜。

这一夜,她一次又一次出门张望,她怕天下雨,怕大儿子一家被雨淋,怕路不好走,怕坑坑洼洼颠着大儿子一家。她盼着他们快些归来,可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她又无法接受这样的归来:水林是回家过年的,水林是应该给妈拜年的,水林不应该见了妈妈不说话的……

孙水林的父亲捂着眼睛哭出声来,从得知噩耗以来,他只躲在家中二楼大哭过一次,此后便没有语言,没有眼泪。而今,他再也挺不住了。

孙云,孙水林一家唯一留下的血脉,捧着爸爸的遗像,靠在叔叔孙东林身上。曾经幸福的六口之家,转眼只剩她一人,灭顶之灾让这个20岁的女孩已经悲伤得近乎麻木,大多数时候,她并不哭,只是机械地按大人的吩咐行动。

各地群众自发赶来送水林

昨天上午10时,武汉市黄陂区在泡桐长途汽车站为孙水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偌大的停车场站满了从各地赶来的父老乡亲。

69岁的李守金听说要举办追悼会,8时从山那边的孙李家村赶来,他说:“孙家兄弟不贪财,重诚信,这么大的送葬仪式在我们这里还是第一次见到。”

记者看到,除了亲朋,孙水林、孙东林企业里不少农民工也赶到现场,还有一些外地群众也自发赶来给孙水林送行。孝感杨店镇高峰村八组200余名村民自发包车赶来参加追悼会。在汉口贩菜的应承义从几十公里外赶来,拉着自制的横幅:“水林哥:你一路走好,素不相识的兄弟为你送行。”

送葬队伍排了足有两公里

曾经在孙水林手下打工的工友们,从黄陂和孝感的各个村庄骑摩托车赶过来,为他们的老板和兄弟水林上一炷香。

黄陂祁家湾52岁的农民向保国从2002年开始跟着水林打工,他和工友们不会忘记,今年春节前他们从天津返乡时,孙水林和往年一样为他们提前买好了火车票。

向保国更不会忘记,去年自己的儿子结婚,他找水林预支了2万元,到家后水林还打电话跟他说,如果不够就说一声,他再寄。

上午11时,当追悼会结束,后辈们抱起骨灰盒走向墓地的那一刻,骤降大雨,黄豆般大的雨滴,如同孙家人落下的泪滴一般。

墓地在泡桐街口对面的后山,5个小小的圆拱形墓穴,是水林一家最后的归宿。蜿蜒在山间2公里长的送葬队伍,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给予孙水林最高的敬意。

人群慢慢散去。墓地旁,田里的油菜花正含苞欲放。再过十几天,水林曾经的工友们又要出发了,在天津,还有水林生前没有完成的工程,大家说:“他不在,我们会把工程继续做完,那也是一种信义。”

孙水林,男,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 生于1960年 。 孙水林与妻子,一共育有4名子女。其中,二女儿孙云就读于卫校,留在武汉实习,没有与家人一同到天津,幸免于难。 死亡的三名子女中,最大的孙璐,22岁,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三女儿孙娇17岁,是泡桐中学一名初三的学生;最小的14岁的儿子孙锦超,还在上初一。荣获2010年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先进事迹

新年不欠旧年薪 今生不欠来生债 与弟弟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一个不变的承诺。

为了抢在大雪封路之前给已经回武汉的农民工发上工钱,孙水林连夜从天津驾车回家,一家五口不幸 在车祸中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民工手上。当弟弟孙东林在哥哥出事之后不是着急去料理后事,而是在找到哥哥遗体之后驱车15个小时赶回老家,抢在除夕之前将几十万的工钱发给老家一起出来的农民工。

贫寒之家走出打工兄弟

虽然已是黄陂区泡桐街小有名气的建筑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的房子,在街上并不显眼,甚至有些寒酸。这栋两层的民房是兄弟俩在外打工10多年后,于1990年前后所盖。在此之前,兄弟俩及年迈的父母等一家多口人,一直挤住在乡下的两间土坯平房里。

孙水林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遵从父亲的安排,他学了一门木匠手艺,年仅十几岁就在外干起了木匠活。在弟弟孙东林的印象中,家里因为吃不饱饭,曾搬过两次家:一次是在他5岁时,一家人从黄陂老家搬到了黄石阳新县,听说在那里,只要肯干活就能填饱肚子;另一次是在他10多岁时,一家人又迁徙到盘龙城。

直到哥哥靠木匠手艺撑起一家人的生计,他们才最终回黄陂区泡桐街老家,盖了两间土坯平房,安定下来。“我哥哥和嫂子就是在那两间土房子里结的婚。”孙东林说。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孙东林也很早就尝到了打工的艰辛。13岁那年他正上初中,暑假期间,孙东林央求哥哥带他到三阳路一家建筑工地,想挣点下学期的学费。整整干了11天,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钱,这种记忆让他刻骨铭心。

哥哥孙水林话不多,很少提及类似的遭遇。在孙东林初中毕业跟随哥哥打工后,他才明白,打工要不到工钱是常有的事,只是哥哥不说而已。

二十年坚持不拖欠工钱

1989年前后

已在建筑工地打工多年的孙水林,在朋友的建议下,带着弟弟孙东林,渐渐地拉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在河南、北京等地承包一些装修工程。凭着自己的口碑,这支队伍由最初的十几名老乡发展到今天,最高峰时达200余人。手下的农民工不仅有来自家乡湖北的,还有许多来自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的。

“后来我们兄弟俩分开单干时,哥哥总是跟我说,如果农民工跟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你还拖欠他们的工钱,明年谁还会跟你干呢?这样,你手上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可能一个都不剩,最后只有你替别人打工的份。所以,这20多年来,我们兄弟俩无论多么困难,也决不会拖欠农民工一分钱。这是我们兄弟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孙东林说。

多次拿出积蓄垫付工资

在弟弟的记忆里,哥哥拿出积蓄垫付工钱的事,不下十余次。

1993年

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年底,孙水林在北京多个工地的工程款都要不到钱,他四处筹措款项未果,最后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先行给农民工垫付了工钱。

上世纪90年代,孙水林在北京平谷县承包一所学校的工程。他带领4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两个月,终于在新学期开学前完工,但6万余元工钱对方却一直不给。无奈之下,孙水林从家里拿出刚攒的一点积蓄,支付了工钱。后来,孙水林将对方告上法庭,法院判对方支付6.5万元。这笔钱至今仍未到位。

2002年前后

孙水林在武汉承包了一项4000平方米的装修工程,连设备带材料共投入95万元,对方时至今日仍欠58万元。当年的工钱,孙水林是向弟弟借了7万余元支付的。“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我哥也没欠一分钱工钱。”孙东林说。

工钱结算决不拖到初一

“还是那句话,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外地农民工回家过春节前,我们就将他们的工钱先全部结清。离我们老家近的农民工,部分没结算的尾款,我们就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家。腊月二十九,把家乡的农民工兄弟喊到家来结算,决不拖到正月初一。”孙东林说。

为了安全,以前兄弟俩都是带着银行卡,回到家乡再从银行取现。前年腊月二十八,孙东林到银行排了几个小时的队,结果轮到他时银行要下班,无法大额取现。第二天,孙东林一大早就赶到黄陂区街上的银行排队,中午时分终于取到钱。这天,兄弟俩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总算把所有的工钱结清。

今年春节前,兄弟俩吸取去年的教训,决定直接带现金回家结算。

大年三十前举办清欠宴

每年结算工钱的时候,也是家中最热闹的时候。几十名工人挤得满满当当,兄弟俩买来酒肉,大摆宴席,招待前来拿工钱的老乡们。20年来,每年腊月二十九,接到电话没接到电话的农民工,都会如约来到兄弟俩家,清欠宴如期举行,最后在欢闹中散去。

对于这种做法,孙水林幸免于难的二女儿孙云曾有怨言,“太吵闹”。女孩眼里闪动着泪花说:“现在我很怀念,今后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场景。”

暴风雪来临前连夜启程

正是兄弟俩20年来坚守的这一承诺,让孙水林赶上了2月10日(2011年腊月二十七)凌晨南兰高速上的那起重大车祸。

2009年12月

北京建筑工地。外地农民工结清一年的工钱后陆续返乡,只有家乡来的几十人约30万元的尾款没有结。

由于工程款难收,工地放假后,孙水林一直留在北京催款。2月4日左右,只收到11万元工程款的孙水林给弟媳打电话:“今年的账不好收,你给我准备一些钱。”

2010年2月9日

孙水林从北京回到天津的暂住处,原本打算隔一天再走。吃过晚饭,孙水林来到相隔不远的弟弟孙东林家。

“我上次给你打电话借的钱,你准备好没有?”一进门,孙水林就问弟媳。“10万够不够?”“不够,你给我15万吧。”

弟媳正做晚饭,孙水林就到网上查看天气预报,结果发现从天津回汉的沿途即将出现雨雪天气。

说话间,弟弟孙东林回来了。孙水林说:“我今晚就得走,不然明后天大雪封路,就走不成了。”“明天一早走不行吗?”孙东林有些担心。“不行,我得赶回去把工人的工钱结了,账我都算好了。”

见哥哥已经决定,孙东林没再劝阻,让妻子拿出15万元现金。孙水林将这15万元和自己筹措的11万现金打包,放到后备厢,回家接上家人,在夜色中出发了。

这一次如同往年一样的出发,竟成兄弟俩的永诀。

201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意打在地上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