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泉营二区 秦都区马泉街道办 大泉村 陈家台村历史概述
大泉村属咸阳市秦都区马泉办最东边的一个行政村,地处毕郢原之南,陇海铁路之北,俗称“顺崖子”。村子为东西走向,东靠古渡办魏家泉村,西邻程家村,北靠陈家台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有300多户,1750多人,耕地2300亩。
早在明代中期,因地质变化,沿毕郢原一带出现了地下泉,经人们整修,位于该村的泉水最旺,较其他泉水大,于是村子起名“大泉”村。据老人们回忆,大泉村姓氏为李、屈、张。后有王姓从山西大槐树迁来,至今村中姓氏已多达30多个。
村中分为三大块,东为王区,也称“东场”、“窑上”;中为屈、张区;西为季、尹区,也称西头“泉岸”,“泉岸”是大泉村的中心。在泉的周围建起了庙宇、戏台、商铺、饭馆、车马店等。村中的王区和张区原有5米高的城墙,后毁于1958年水肥运动,全村由东到西一望到头。
村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每个区内部有一眼井,一座碾子,许多家庭有自己的石磨子,居住以土窑为主,几乎家家都有窑洞和厢房,只有少数“庵间房”。
在清代中期,泉北就建起了“七姑娘庙”,来泉北逛庙会的人很多,不少人都要祭拜,香火不断。这里更值得一提的要数“期巧”。“期巧”是指13—17岁的大姑娘们每年早早就用豌豆泡好豆芽,豆芽在期巧节时已有尺把高。
许多豌豆菜放到一起,姑娘们唱着歌曲祈求全村老少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里还有无量庙、马王殿、三清洞等庙宇。在泉的西岸还有一座高8米多的大戏台,周围有余家染坊、田家红肉泡馍馆、董家小吃铺,车马店和客房。据说该处就是咸阳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也是通往甘肃的大驿站,商贸、娱乐为一体的繁华地带。夏收时,甘肃来的“麦客”都集中到这里。在民国初年,七姑娘庙改建成学校,解放初期发展为“咸阳六区二完小”。
大泉“七月七”古会名传万里。据说在清代初期就已立庙会,至今村里人还传说着牛郎织女七月七相会的故事。人们在古会上交流农具、牲口、车辆、生活用品等,还有算卦问事、各种小吃、唱戏等,非常热闹,直到“文革”期间,古会从未间断过。
大泉村历史悠久,英才辈出,晚清邢家拳的创始人赵武、知名中医王明斋、中国共产党基层工作者王广禄皆为本村人。
赵武,晚清社会名流,性豪爽,喜交游,少好击剑,舞棒弄枪,以六合枪法著称,人呼之曰神枪赵武,是邢家拳在咸阳的第一代传人。力扛碌碡,兼以少林术自豪。武人闻之往与角斗,毙之,名噪一时。出游甘肃,甘肃击技者无与敌。后回咸阳以技艺教诲乡里子弟,从学者很多。他的技艺长久为人称道。
王明斋(1903—1970) ,知名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1956年进咸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行医40余年,内科、妇科、儿科皆通,尤精于治疗精神病、女性不育症。在咸阳享有“王一服”的美誉。
王广禄(1922—1990) ,中国共产党基层工作者,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1946年在西安师专上学期间,担任该校地下党支部宣传委员。在打击反动校长杨修甫的学潮中,组织进步学生办壁报、散传单、写标语,揭露国民党特务分子的反动活动,给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又以西安文艺工作者联谊会的名义,通电声援南通学生的民主运动,痛斥国民党特务镇压学生的罪行,使西安师专被称为“西安民主大本营”。
1947年,党组织通过社会关系,使他担任了咸阳县教育科长。按照党的“里红外白”的指示,参加了国民党、三青团和陕西省教育厅长王友直的特务外围组织。利用其身份和各种社会关系,搜集国民党咸阳军队、警察局的人数、装备、动向及咸阳至礼泉公路线上的碉堡分布、容纳兵力等重要情报,送往边区,对解放咸阳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咸阳解放前夕,组织地方武装七八十人起义,堵截国民党军队逃窜人员120余人,缴获枪支八九十支,解放后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咸阳县大队,维护了地方治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咸阳县政府秘书、咸阳专署政务秘书、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局党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陕西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兼工业处长、综合处长、办公室主任。“文革”中遭受迫害,1979年平反。
解放后,大泉村在人民公社期间,政府投资,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全村土地形成了灌溉系统。“三平一端”的实施,全村九块土地连成一个整体,便于机耕。村里建起了砖厂、醋坊、耐火厂和齿轮厂,形成村级企业,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解放了生产力,群众有经营自主权,使亩产上千斤,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个体针织厂、养鸡专业户,解决了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现在村上有大小型拖拉机80多台,私人汽车130多辆。特别是改变了过去土木结构的建筑,各家都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村上还新修了3条街道,晚上路灯明亮整齐,家家装修豪华,现代家居应有尽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大泉村获得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称号,我们坚信,在村两委会的带领下,大泉村一定能迈入辉煌的明天。
陈家台村
陈家台村位于马泉办东部,村庄住宅沿珠泉路北侧呈带状分布,北与双照镇下帝王村相邻,南与大泉村接壤,东邻古渡办魏家泉村,西靠程家村,属半塬地区,下辖6个村民小组,有259户,1060人,耕地2130亩。
在明朝中期,陈明显兄弟5人,由山西大槐树(今山西洪桐县)迁入此地,故取名陈家台村。兄弟5人分头份为马坊,其后人陈建勋;二份十字,其后人陈秉礼、陈建民;三份于民国十五年迁往高家庄,其后人陈志友;四份东头后人陈安;五份迁往宝鸡千阳,后人陈宝针。解放后陈宝针来咸阳认宗族。该村还有一高姓家族,于明末由陕北绥德米脂一带迁入陈家台村,分布在路南、路北、西头。高家从陕北来时有一匹红色骏马,非常高大,周围很有名。
高守明,生于陈家台村,地下党员,咸阳解放后任咸阳秦都财政局长。
陈秉义,陈家台村人,中共党员,从事革命工作,解放后调任重庆市商业局党委书记。
陈建民,出生于陈家台村,市书法协会会员,酷爱书法,多次参加秦都区书法协会举办的书法展览,并获奖。
陈家台村从古流传下来的正月十五日挂灯笼、耍社火等民间活动十分盛行。据考证,从汉代相沿,元宵节前,从正月初六开始,娘舅家给外甥送灯笼,并附带有食品。对新出嫁之女第一年送灯叫“追节”,仪式比较隆重。解放前一般都是送大红宫灯一对,两个小灯;五十年代改成玻璃草帽子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是碌碡和方形玻璃灯;八十年代不少人又改成送手电、钟表、录音机等。
娘舅家给外甥、女儿送灯,须在正月十五之前。在正月十五日前二三天又是女儿、外甥给娘舅送元宵的日子。送元宵也不能迟过十五中午。据民间传说,在汉武帝时,有一宫女叫元宵,长安附近人。每逢佳节,元宵思念母亲,常在背后啼哭,当时汉武帝跟前有一个朝官,为了帮助元宵能与亲人见面,就编造了一个偈语:“正月十五日夜,宫内有大火,不伤百姓。
”皇上为了躲避这场灾难,就带上三宫六院的人到大街上混入百姓家,又通知全城百姓,家家结彩张灯,户户灯火辉煌,迎接皇上观赏。到了这天晚上,元宵趁此机会与父母团聚。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元宵女,就定此日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晚上,有的人还要在祖先的坟上点蜡烛或纸糊的灯笼等。另外,在节前的二三天,街道两旁及各商店就开始张灯结彩,准备元宵节闹花灯。到了十五晚上,街上火树银花,五彩缤粉;人群熙熙攘攘,赏景观灯,热闹非凡。各村都要上街参加评比活动,有赛锣鼓、耍社火、跑竹马、跑旱船、踩高跷(秦都人叫柳木腿)、耍狮子等。
陈家台为农业大村,以粮食生产为主导产业,辅之以果业、大棚蔬菜、生猪养殖等。该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高干渠自流贯穿而过,有农业深井8眼,渠井双保险,旱涝保丰收,农业生产年年丰收,村民生活富裕。
在新农村建设中,陈家台村两委会对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入,硬化主干道路1500米,街道8条,并配套安装路灯;同时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设专人管理,按表计费,昼夜供水;村上楼房林立,人均住房40平米以上,数字电视全部进户;实行村容村貌的整治,门前绿化,改厕入户,垃圾专人管理拉运;新建两委会办公室150平米,音乐、休闲广场800平米,这一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争取把陈家台村建设成为省市级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