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华最新消息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简历书法及最新消息

2017-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简历书法及最新消息[综合整理报道]24日下午,市委书记刘小华接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率领的南方报业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简历书法及最新消息

【综合整理报道】24日下午,市委书记刘小华接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率领的南方报业联合报道组采访,表示湛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湛江实际,继续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用法治思维推动湛江又好又快发展。

张东明在专访中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科学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湛江如何将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与发展美誉度建设相结合?800万人口大市,如何使法治建设在广阔的基层更有效?如何通过法治建设更有效地管理干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刘小华简要介绍了湛江法治建设的思路和具体举措。他指出,湛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步入稳健、快速的发展轨道,腾飞崛起愿景可期。但绝不能因为谋求快速发展,走一条不依法的路子。要用法治思维来谋划推动地区的发展,提升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要用法治思维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发展与环保双赢,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用法治思维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用法治思维规范政府依法行政行为,优化地区发展环境;要用法治思维来防范消极腐败现象,确保政治生态良好。

湛江是农业大市,同时也是农村人口大市,对此,刘小华指出,湛江广大基层法治建设好不好事关湛江地区竞争力,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广大群众特别农村群众幸福感。因此,要确定一个思路,必须把“三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维护农村稳定;必须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法治素质,有针对性的开展普法教育;必须针对一个时期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行动;必须建设一支能够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基层干部队伍。

刘小华表示,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最有效手段。公开的目的在于使权力的运行路线图更加明晰,权力的行使受到更多的制约和监督。湛江要把对干部法治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让干部学会用法治思维认识社会、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对事关权力运行的事情一定要防止公权私用、防止暗箱操作、防止欲速不达、防止好心办坏事;要针对群众关注的腐败问题,多发易发领域,从制度上堵塞漏洞;要培育和弘扬廉政文化、法治文化,把“以贪为耻,以廉为荣”风气长期坚持下去,打造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刘小华同志任湛江市委书记

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代表省委讲话

新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的即兴讲了六点,赢得大家的掌声

中新社湛江2月11日电 (记者 梁盛)11日下午,广东省湛江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出席并作了讲话,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许光超宣读省委任免决定:刘小华同志任湛江市委书记。同意提名刘小华同志为湛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

当日,陈耀光主持了湛江市领导干部大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老干局局长许光超代表省委组织部宣布了省委决定:省委决定刘小华同志任湛江市委委员、常委、书记,陈耀光同志担任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不再担任湛江市委书记;省委同意提名刘小华同志任湛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耀光同志不再担任湛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简历

刘小华,1959年12月生,广东兴宁人,在职研究生、管理学硕士。1990年,任广东省委办公厅综合督查处督办组组长、助理调研员、副处长;1999年,任广东省委办公厅综合督查处处长、厅机关党委委员;2004年,任河源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2007年,任河源市委副书记、市长。2011年2月任中共湛江市委书记、提名为湛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

任职简历

1976.07-1978.02,兴宁县叶塘公社胜青大队团支部书记、生产队会计、叶塘公社团委副书记;

1982.01-1983.08,广东省委调查部六处科员;

1983.08-1988.01,广东省国家安全厅一局科员;

1988.01-1990.04,广东省国家安全厅一局副科级侦察员;

1990.04-1999.03,广东省委办公厅综合督查处督办组组长、助理调研员、副处长;

1999.03-2002.01,广东省委办公厅综合督查处处长、厅机关党委委员;

2002.01-2002.07,河源市委常委(分管政法工作);

2002.07-2004.05,河源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2004.05-2006.12,河源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党校校长、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2006.12-2007.01,河源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

2007.01-2011.01,中共河源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2011年2月任中共湛江市委书记、提名为湛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市长王中丙接受南方报业联合专访畅谈2014海博会 做好“海文章”让世界认识湛江

201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将于今年12月在湛江市举办。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这场海洋经济盛宴的开启,无疑将为湛江这座滨海城市的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举办海博会,湛江将给世界带来哪些惊喜?从中湛江又将收获哪些发展机遇?在海洋经济风起云涌的时代,湛江对未来有怎样的谋划?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报业1 X采访团队日前实地走访湛江,并专访了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市长王中丙。

●南方日报记者 袁丁 崔财鑫

以史为鉴“湛江发展从未离开过海洋”

南方日报:我们知道海博会将在湛江举办,那么湛江为什么要举办海博会?

刘小华: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认清湛江与海洋的关系。

从历史层面看,湛江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的发展史。汉代徐闻港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新中国成立后,湛江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现代化港口;改革开放后,湛江又率先成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总的来说,湛江的发展从未离开过海洋。

从国家层面来看,湛江的战略地位因为有海而十分突出。湛江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我国三大舰队之一的南海舰队驻守在湛江。在当前建设海洋强国和广东实施“振兴粤东西北”战略中,湛江更是被赋予了建设“对接东盟的先行区、南海战略的桥头堡”和“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的重任。当前,湛江正在积极申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

从海洋资源来看,湛江地处中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拥有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43公里海岸线、140多个岛屿和49万公顷浅海滩涂,其中海岸线占广东省的35.7%、全国的6.4%;水产品产量居全省首位,海养珍珠产量占全国2/3;邻近海域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

从海洋生态来看,湛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蓝色滨海休闲、绿色自然生态、红土历史文化,形成了湛江蓝、绿、红三大特色,编织成了魅力无限的“彩色湛江”。

如果用更形象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湛江,因海而优、因海而美、因海而兴、因海而重,也必将因海而强。2013年,湛江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275.8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市。

正因为湛江和海洋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湛江打造一个展示海洋魅力的窗口、一个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引擎、一个推动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海博会,让世界认识湛江,让湛江走向世界。

弥补短板从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跨越

南方日报:湛江作为海洋大市,和其他沿海开放城市以及港口城市相比,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当前还存在哪些短板?

王中丙:目前,湛江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第八位,但与发达地区,特别是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湛江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深知,湛江是海洋资源大市,但还不是海洋经济强市,湛江海洋经济的短板主要是:海洋经济综合管理水平不高、海洋产业结构层次低、海洋优势配套产业发展不足、海洋生态保护水平有待提升、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湛江海洋经济发展滞后、差距明显、短板突出,同时湛江后发崛起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们已经形成这样的发展共识,这就是:湛江最大的优势是海洋,最好的资源是港口,最大的机遇是项目。湛江后发崛起的突破点,就是走向海洋、走向深蓝,做好“海”文章,发展海洋产业,做大海洋经济总量。

南方日报:以海博会为契机,湛江将怎样弥补上面提到的这些短板,实现从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转变?

刘小华: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代。湛江将抓住本届博览会的机遇,从六个方面着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力促湛江“蓝色崛起”:

第一是加快构建临海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目前我们正在东海岛上打造三大产业航母,宝钢湛江钢铁项目一期工程预计2015年建成投产;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预计在2016年到2017年建成投产;中国纸业东海岛高端纸种项目将在2017年建成。此外,我们还要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以湛江港作为重点,全面加强雷州半岛港口群的资源整合和规划,力争2017年湛江港重返中国十大港口行列。重点在麻章区发展医药、农产品、水产品、家电等十大专业物流,打造环北部湾最大物流中心。滨海旅游产业也是临海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我们将重点推进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特呈岛国家海洋公园、东海岛龙海天景区、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湖光岩旅游区建设。

第二是加快建设临海产业集群。包括东海岛临海重化产业集群、奋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南三岛滨海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湛江港口物流业集群、县域经济产业集群以及海东新区临海都市产业集群。

第三是加快推进临海产业国际化步伐。加强与东盟、欧美国家以及港澳的合作,办好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年会和中国(广东)—东盟合作华商交流会,办好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湛江国际海洋周。力争2015年完成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主体工程,2017年建设综合保税区。

第四是加快发展远洋对外贸易合作。一方面,优化对外贸易结构。重点在钢铁、石化、造纸配套产业以及海洋装备制造、医药、海洋食品产业等方面有更多更好的工业产品参与贸易交流。另一方面,拓展对外贸易的领域。充分用好湛江被批准作为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永久会址这一平台,密切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提升远洋对外贸易水平。

第五是加快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充分发挥广东海洋大学在湛江的“近水楼台”优势,积极搭建海洋科技平台,加强海洋创新基地建设,强化海洋高端人才的培养,重点发展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环保等新兴海洋产业。

第六是加快形成临海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以南三岛为主的“五岛一湾”为区域,争取定位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二是以奋勇高新区为区域,争取省实施广东—东盟合作试验区的建设规划,争取纳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三是以雷州半岛为区域,争取国家把湛江定位为南海综合开发试点市。

海博会既是一个充分展示中国乃至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前沿成果的窗口,也是湛江彰显海洋大市地位、展示城市品位和博采百家之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重大平台,我们坚信,办好用好海博会,湛江就一定能够实现从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转变,成为“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

抢抓机遇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新起点

南方日报:本届海博会的召开,恰逢国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对于湛江而言意味着哪些发展机遇?

王中丙: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现代重要沿海开放城市,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让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焕发新的活力,也让湛江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历史机遇。抢抓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机遇,我们将注重强化“三个支撑”:一是建设对接东盟的门户城市,建成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二是建设北部湾城市一体化合作的中心城市,积极融入北部湾沿海经济带建设,加强与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等北部湾城市合作,促进广东、广西两省(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三是建设泛珠合作桥头堡,发挥湛江内联“三南”、外通五洲的优势,加强与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南等省区合作,把泛珠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是我国海洋类唯一保留的大型综合专业化展会,中国海博会选择在湛江举办并将湛江作为永久会址,显示出湛江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标志着湛江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迈出了坚定一步。我们会借助海博会这个重大平台,宣传湛江海洋城市、海洋产业、海洋资源以及海洋旅游,展示湛江海洋产业灿烂的发展前景,积极开拓东盟市场,广泛开展工业、农业、旅游、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务实合作,力促湛江成为广东和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