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采访罗振宇 跟罗振宇相比 许知远实在有点欠揍

2017-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问他们创业的原因,罗振宇说,他是「死磕自己,愉悦大众,他要做大众的智慧奴仆,像刚做妈妈的年轻人,把食物尽力嚼烂,喂养正在嗷嗷待哺的小孩.」而很多文艺年轻人心目中的「精英分子」许知远,依然带着偏见看这个世界,他做<十三邀>是因为:「努力获得商业上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上的逻辑--,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迅速变迁的时代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着着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这两个先后走红于视频领域的

如果问他们创业的原因,罗振宇说,他是「死磕自己,愉悦大众,他要做大众的智慧奴仆,像刚做妈妈的年轻人,把食物尽力嚼烂,喂养正在嗷嗷待哺的小孩。」

而很多文艺年轻人心目中的「精英分子」许知远,依然带着偏见看这个世界,他做《十三邀》是因为:「努力获得商业上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上的逻辑……,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迅速变迁的时代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着着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这两个先后走红于视频领域的「知识分子」,近况是这样的:提倡「有种、有趣、有料」、要作大众奴仆的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经过四年打磨,除了轰动上架的第一集到达了898万点击量,其优酷视频的播放量在200万上下,没有增长迹象。

而带着偏见、又不相信商业的严肃类访谈类视频《十三邀》,目前8期的总播放量已经超过1亿,每集平均播放量达到1300万左右,超过罗振宇的七倍,比腾讯新闻特别策划的2016年年度压轴节目的播放量还高。

《十三邀》的第一期嘉宾正是罗振宇,在见到罗振宇之前,许知远给老罗的定位是——卖胶囊的人。「他将知识放在胶囊里,速效救心丸,然后你就吃下去。」

作大众奴仆的人,和偏见中年放在一起,结果大众更爱后者。怎么,现在人是吃腻了「救心丸」,还是开始爱吃偏见了?

掌握流量后,该垂直化吗?

不是许知远会邀人,甚至是罗振宇先邀,而且邀得更勤。2016年中旬,罗振宇赴美陪产,他请来好朋友们上节目轮班分享,樊登、黄执中、严伯钧、张泉灵、吴伯凡等人都上了台,但“群体自媒体”的效果不好,那几集节目流量奇惨。

再之前,他在直播风口上推出「史上第二大读书会」,邀过徐小平、罗永浩、王潇上节目讲书,结果在动辄点击上百万流量的直播平台上,只博得了五、六万平均点击。快手直播上随便一个马鞍山KOL吃个面也超过这数字。

跟主流商业理论一样,罗振宇也相信垂直化的流量是更值钱的,而且他似乎信仰一种「分流出去」的流量策略,把自己的流量分流给其他的垂直IP,试图延长流量寿命,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流动路径、产品线,将流量黏住在平台上。这是一种相对大众的流量,往相对垂直流量引导的作法,罗粉通过这种分流策略,认识了樊登、黄执中、严伯钧等人。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罗振宇轰动的投资了papi酱、胡辛束,轰轰烈烈的原价退场,同样思维的分流邀宴、大IP养小IP的作法,最后以脱不花口中的「耻辱」结束。

小孩终归要断奶

「不邀」的时候,罗振宇是成功的。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罗辑思维》团队在优酷上传了第一集节目,在接下来的近1500天里,周周如此,未有间断;除了每周在优酷上传一期节目视频外,每日早上6点30分,在微信公号「罗辑思维」上,上传一个60秒的语音,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这个大众的智慧奴仆何等忠诚。罗振宇更新知识信息的力道与速度是史无前例的,他“喂养”一群正被碎片时间充斥,对知识嗷嗷待哺,但又渴望速成的「求知者」,用罗振宇自己的话,这是死磕自己、愉悦大众、为大众读书、喂养孩子。

四年时间,初一的粉丝高中了,高一的粉丝大学了,大学的粉丝毕业了,「罗辑思维」在优酷的视频播放量一直在200万上下,就2016年,只有5期视频内容突破了200万。因此延长产品线成为罗振宇最重要的事情,他的孩子长大了。

去年6月,做了12年商业记者的李翔选择转型,在罗振宇的「得到APP」上推出《李翔商业内参》,其定位是「你的私家商业知识秘书」,为用户提供高频、有用的商业知识,一年售价199元,马云为其站台吆喝。

从相对大众族群的流量中,能不能分流出垂直流量、培养出分众流量,在罗振宇的实验中,似乎没有成功。《李翔商业内参》轰动上市后,就没再听到新的动静;除了李翔,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也只有在上架的那天喧闹一场,后续的效应还要看续费、续订的人数,然而这近半年沈寂,让人难有乐观判断的依据。

「得到」的这次导流是否能突破过去一导流就失败的魔咒,是否能延长粉罗的期限、承接了罗辑思维的能量,现在还没有多少足资验证的讯息。

垂直流量倒是很能引流大众?

和人们「往垂直走」、在流量中大浪淘沙的习惯相反,在许知远的实验中,似乎证明了垂直流量、垂直品牌中,是有能力吸引大众流量,更容易「往大众走」的。

在形式上,《十三邀》看上去也是许知远和他的朋友一起聊天、对话。节目邀请的嘉宾有罗振宇、姚晨、冯小刚、李安、俞飞鸿、张楚、蔡澜、叶准等人。对年轻普罗大众来说,罗辑思维版的「十三邀」除了罗振宇,其他没认识几个;许知远的「十三邀」,除了不知道许知远是谁,其他都知道。

许知远和姚晨

许知远是一个对大众有偏见的垂直品牌、愤青IP,对主流文化的不适应,正好是这个品牌的特点。许知远做《十三邀》的办法,就是和相对大众的流量冲撞,《十三邀》请来的人一个个自带流量,是标准的从外部引流、聚流、草船借箭。

十三邀客人有前来与许知远对话的动力,因为得到这个特殊偏见品牌的认证,似乎就得到了一种殊异人群也接受的文化标签,通过和许知远”这个品牌的对话,这些相对大众的流量可以从中品牌升级,不只受到大众文化认可,在更垂直精英文化的领域,也获得品牌格调的认证。

例如俞飞鸿本来是一个世代男人心中的女神,经过和许知远的对话后,她简直要变成全中国最美的女人,一个有灵魂、颜值一直在线,连许知远都为之心醉神驰的第一美女。热爱俞飞鸿的男粉,一下子也似乎在审美品味上,达到了知识男神的眼光层级,不是单纯的色欲熏心,这是一种对美女的高品味、高眼光。

俞飞鸿在「十三邀」节目中

当主流的互联网思维信仰流量是会碎片化、垂直化、个性化的时候,罗振宇「向垂直导流」的艰难,和许知远「向大众引流」的轻易,似乎可以给出一个初步的结论:相对垂直的流量向大众引流相对容易,相对大众的流量,要向垂直流量发展,则是相对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