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德夫人周苏菲 周素珍(马海德夫人)
周素珍,又名周苏菲、艺名苏菲,女,1919年5月19日生于浙江舟山(现为普陀区沈家门街道东横塘现东大居委会 )。1935年,她为逃避包办婚姻赴上海,经友人介绍加入中国左联领导的话剧艺术供应社。同年夏天考入上海正风中学高中文科班,一边读书一边参加进步剧目演出。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8月因积极宣传抗日,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苏菲随艺术供应社部分同志撤离上海,经香港、越南转至云南昆明,通过地下党组织介绍,参加昆明抗敌后援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39年8月经上海左翼作家联盟介绍来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文学和戏剧。1942年毕业后分配到延安“鲁艺”实验话剧团任演员,参加《带枪的人》等话剧演出。在延安,与国际友人马海德大夫结婚。194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苏菲随军从延安进入北京城。入京后开始从事电影工作和话剧演出。1960年起曾导演和参与导演多部电影,如《矿灯》、《春雷》、《孔雀公主》、《拓荒者足迹》。
1988年至今,苏菲任中国麻风病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麻风基金会、马海德基金会理事长,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及讨论会议。苏菲现居住北京,逾九十高龄,仍身体硬朗。
为完成丈夫的遗愿,周苏菲把马海德留给她的3万美元养老金拿出来,兑换成人民币,于1989年成立了奖励麻风病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工作者的基金会——马海德基金会。“他是治麻风病的,这个基金会还是治麻风病的,这是他生命的延续”周苏菲说。
周苏菲现任马海德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每年春节,她都会选择国内一家麻风病院前往慰问,并给予资助,她的足迹已遍布全国。此外,基金会还在云南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招收麻风病人子女或患麻风病的小孩就读。[1-2]
周素珍中外因缘编辑
1940年3月3日,在延安一家饭馆里,苏菲与马海德举行婚礼。毛泽东、周恩来也频频举杯为新郎新娘敬酒。
苏菲丈夫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炼钢工人家庭,来自美国纽约州的布法罗市,医学博士学位。1936年6月,经宋庆龄介绍来到陕北苏区。1939年8月,在西安八路军招待所,苏菲第一次听到马海德名字,后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门口,苏菲第一次与马海德见面。
双方都留下深刻印象。1940年除夕,延安鲁艺礼堂举行春节晚会,马海德邀苏菲跳舞,边跳边谈,十分投机。回到窑洞,马海德向苏菲倾诉了爱慕之情,第一次向她求婚。
当时,一个中国姑娘要和外国人结婚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受到朋友极力反对。但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相同的情趣爱好,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这桩不寻常的婚姻介绍人是李丽莲(李德的妻子)。经中央组织部批准,1940年3月1日,苏菲与马海德在边区政府办事处正式登记,领取了婚姻证。从此,结成一对情深意笃的革命伴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