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凌桂明 著名舞蹈家凌桂明深情讲述不老的芭蕾情怀
昨天上午,开发区星湖101广场上聚集了一批铁杆“舞迷”,她们是来自富民、富新等社区的老年艺术爱好者们,并且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40多年前,曾在各大基层宣传队扮演过“喜儿”。这一天,她们相约在此与她们共同的“爱人”、偶像——在享誉国内外的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中扮演“大春”的著名舞蹈家、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凌桂明教授相会。
当天,应开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邀请,71岁的凌桂明来到开发区,与社区舞蹈队的老妈妈、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孩子们欢聚一堂,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学舞心经”,并用讲座的形式分享他与舞蹈不得不说的故事。
“喜儿”跳广场舞迎“大春”
《白毛女》让凌桂明一举成名,他热心在社区推行“广场芭蕾”
“北风那个吹啊,雪花那个飘啊,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昨天一大早,在开发区星湖101广场上传出一阵阵动人的歌声,唱的正是芭蕾舞剧《白毛女》选段中的《扎红头绳》。
当天,来自开发区富民、富新等社区的数十名艺术爱好者们相约在此,共同迎接一位特殊的“贵客”: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凌桂明教授。
1964年,21岁的凌桂明出演芭蕾舞剧《白毛女》,在剧中扮演男主角王大春。《白毛女》首演引起了全国轰动,巡演祖国的大江南北,曾先后赴朝鲜、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访问演出。40多年来《白毛女》久演不衰,时至今日,依然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中国芭蕾的奠基作之一,而凌桂明也因此名誉海内外,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芭蕾舞男演员之一。
“45年前,我在当时的刘桥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里,就曾扮演过喜儿,那时舞剧《白毛女》红极一时,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昨天,69岁的尹佩芹十分激动,她坦言,在面到自己的偶像凌桂明教授后,一下子就回想起当年在宣传队进行文艺演出的青春时光,“那时我才90斤,现在142斤了,跳不动啦!
”40多年前,在启东中学就读的张玲也是学校宣传队的文艺骨干,“我也演过喜儿啊,后来还有幸观赏过凌桂明老师的演出,一直是他的铁杆粉丝!”说完,她就兴奋地带头唱起了那首《扎红头绳》……
与南通“喜儿”们相会,“大春”也十分高兴。 他们一起聊《白毛女》、聊舞蹈,凌桂明与社区粉丝们亲切交流互动、合影留念,毫无半点艺术家的架子。
凌桂明现场指导南通芭蕾舞童“舞功”。 姚卫民 摄与孩子们现场切磋“舞功”
一招一式都力求精益求精,他现场指导南通芭蕾舞童“舞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年《白毛女》中的“大春”,早已从英姿飒爽的小伙子成为丝丝银发的儒雅老者。
昨天,正逢开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五周年。凌桂明应邀走进活动中心,热情地与舞蹈班的孩子和家长们交流、谈心,并进入舞蹈教室为孩子们零距离指导“舞功”。
围绕“孩子与艺术”这一主题,昨天,凌桂明还登上讲台,与家长和孩子们分享了他的学舞故事,并畅谈了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观点,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
在开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凌桂明发现前来学舞的都是清一色的小姑娘。“其实,男芭蕾舞演员的稀缺,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他告诉家长们,如果出国留学,男生学芭蕾更容易获得免费就读和奖学金的机会,男孩子学芭蕾正逢其时,“因为稀少,更加容易脱颖而出。”
情系芭蕾舞悠悠五十四载
从飒爽“大春”到芭蕾教父,他期待中国涌现更多的舞蹈人才
尽管已经退休,但情系舞蹈的凌桂明如今仍在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任教,“一周10节课,我都会亲自示范指导,每天动一动会更年轻!”他笑着说,舞蹈就是音乐的表情,这表情早已融入他的生命与血液之中,一日不得离。从17岁到71岁,情系芭蕾54年,如今,他早已从飒爽“大春”走向芭蕾教父,多年来,培养了翁耀升等一大批优秀芭蕾舞人才。
“人才是艺术发展的基础,中国芭蕾舞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和经典作品的支撑。”凌桂明建议,中国舞蹈人才的体制可以允许有一部分国家定向培养的艺术人才,还有一部分是自费学习,“这种模式可以尽快地帮助那些有天赋的舞蹈苗子早日成才。”同时,他还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舞蹈演员的待遇,让演员要有舞可跳,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对于上海文艺界来说,舞蹈是一种很重要的文艺形式,也可以说是上海的门面。”凌桂明说,以前很多外国元首和贵宾来上海的时候都会看上海芭蕾舞团的舞剧《白毛女》,这是推介中国民族芭蕾舞作品的好机会。但如今,我们却很难拿出类似《白毛女》这样经典的中国作品来给他们看,“国家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凌桂明现场指导南通芭蕾舞童“舞功”。 姚卫民 摄
凌桂明现场指导南通芭蕾舞童“舞功”。 姚卫民 摄
凌桂明现场指导南通芭蕾舞童“舞功”。 姚卫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