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承恩资料】于承惠:即墨走出的武术宗师

2017-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内容:于承恩资料,于承恩,河南郸城人,1964年出生于书香世家,幼承父教,酷爱书画,主攻工笔花鸟,兼作山水,既注重传统的继承,又着力于新

核心内容:于承恩资料,于承恩,河南郸城人,1964年出生于书香世家,幼承父教,酷爱书画,主攻工笔花鸟,兼作山水,既注重传统的继承,又着力于新意的创造。现工作于郸城县文化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杂志副主编,郑州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政府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于承恩与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武术家于承惠是同一曾祖父。

7月5日下午,78岁的于承恩摇着蒲扇悠闲地在小区树荫下乘凉,他是市农广校退休干部,儿子略带哭腔的一个电话打破了他的平静,“爸,我在网上看着俺承惠叔去世了!”老人心里咯噔一下,上次见面时弟弟的音容笑貌宛在,此时竟阴阳两隔了。

于承恩与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武术家于承惠是同一曾祖父。爷爷于世莹到青岛做生意前,全家都在通济街道西北关村居住,后利用做生意赚来的钱在青岛置办房产,解放前于承惠曾在西北关小学上学,其去世的前些年,经常来即看望于承恩,其弟弟于承悦每年正月初五都回即墨探亲。

于承恩退休生活平平静静,偶有之前的同事打过电话来,“老伙计,快看某某台,演恁弟弟的《少林寺》呢!”此时,他心里总生出几分自豪,拿起遥控器,换到同事说的电视台,慢慢看起来。尽管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遍看《少林寺》了。

西北关走出武术宗师

1939年8月16日,于承惠出生于即墨。据于承恩回忆,于承惠小学二年级是在西北关小学上的,之后跟随家人到青岛,每年冬季生意不景气时,于承惠一家就回到即墨休养生息,来年春天再回青岛,即墨成了他们一家的“大后方”。

在于承恩印象中,于承惠自幼喜欢运动,各种体育活动都参加,而且成绩不错。在这些体育运动中,他尤其酷爱武术,刀枪棍棒样样喜爱,特别是练剑。“家里不让练武,他偷着练,家里知道后就追着打,他爬到门口的大树上不下来,我放学回来后从家里偷饭给他吃。”

勤奋好学的于承惠很快在武术界崭露头角。1960年,他参加青岛市武术比赛,一举夺得全能冠军,并被选入山东省体育学院武术队。1963年,参加华东地区武术比赛,以一套出神入化的“醉剑”将评委们征服,获得冠军。

正当全家都为于承惠的成绩骄傲时,他不慎在一次训练中腿部受伤,久治不愈,不得不忍痛离开武术队,进入山东黄台造纸机械厂。即便如此,他对武术的兴趣未减,在工厂里,利用业余时间潜心习武,一练就是十几年,练就了过人的武功。

于承惠本是螳螂门传人,其在观察螳螂时产生了灵感,完成了双手剑“螳螂穿林”的构思,并创出螳螂剑法。曾有行家这么评价他的招式:于先生此套剑法,每一动均是腰先动,步随腰动,以腰带膀,以膀带臂,以臂带手,以手带剑,可谓剑身合一,身法绝伦。

1979年春,于承惠应邀到宁夏武术馆任武术教练,为后来踏进影视圈奠定了基础。

因武术与电影结缘

说起于承惠的经历,不得不提功夫电影《少林寺》。该片一经上映就轰动影坛,年仅16岁的李连杰一下子成为大明星,而影片中扮演反派“大刀王仁则”的于承惠凭借一把大胡子、两把长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当时他对演电影没有任何概念,而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走进《少林寺》剧组的。

据媒体报道,1982年,在《少林寺》开拍前,济南正举行一场全国武术比赛,因为当时国内武术界许多人不认可他的“双手剑”,于承惠想在比赛中展示一下。恰巧慕名来山东寻找演员的《少林寺》导演张鑫炎也在观赛,等他把剑一气练完,张鑫炎导演非常高兴地对他说:“我这次来山东就是来找你的,因为之前很多人向我推荐了你,想请你出山加盟《少林寺》。”

在电影中,于承惠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武学底子。《少林寺》里与李连杰有三场打斗,最精彩的是第二场,于承惠使的是醉酒。这种形意功夫,看似模拟人的拳态,实际要微熏才能将借力打力的功夫使出来。于承惠演来如行云流水,仿佛破绽百出,却又总能见缝插针地化险为夷,着实体现了他的武功修为。

随着《少林寺》一炮打响,于承惠一夜红遍大江南北。而这对于承恩全家来说,真是莫大的荣耀。“《少林寺》首映的时候,我正赶上到济南出差,承惠给了我三张票,说‘我演的,你去看看吧。’”提到当年看《少林寺》首映,于承恩打起了精神,“电影正演着,承惠到我们座位上去找,见到我就喊‘哥’,把周围看电影的人都惊呆了,‘他是于承惠的哥哥?!’”于承恩回忆,面对周围观众的羡慕眼神,真是无比自豪。

同年,于承惠受邀参与山东电视台电视剧《武松》的武打设计,轰动一时。紧接着,他连续参演电影《少林寺》的延伸作品《少林小子》、《南北少林》,均取得极大成功。

1988年,他在张鑫炎、张子恩执导的电影《黄河大侠》中饰演男主角黄河大侠马义。这是他为数不多担任男主角的电影。电影《黄河大侠》的武术风范和表演特色奠定了于承惠在银幕上的“大侠”地位。

一代宗师,武林绝响

此后30年间,于承惠参演了大量的影视作品,大部分演的都是绝世高手、武林宗师等形象。比如有《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李小龙传奇》中的叶问、《神雕侠侣》中的黄药师、《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等。他的最后一部跟观众见面的作品是去年由范冰冰、黄晓明主演的《白发魔女之天国传奇》,他在片中饰演“紫阳”,成为“一代宗师”的代名词。

而在于承恩看来,这都已经成为过去,如今他只能看着弟弟的照片暗自神伤。当时我们还住在改造前的房子里……”由于不能上网,他接触外界消息的来源就是报纸和电视,记者发现,凡是报道于承惠消息的报纸他都留着,而且78岁的他能清晰地说出于承惠演过的电影。

于承惠去世后,全国各家媒体、演员、导演也给出“武术泰斗”、“武林名宿”、“一代武林风范”等评价。曾多次与于承惠合作的导演徐皓峰说:“他的演技武艺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作为武术大师,他能把古代大多数门派已经失传的双手剑整理编纂出来,让实战类武术被竞技类接纳,在一片翻跟头、跳跃的套路上,把它传承下来,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导演田七如此评价于承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于承惠老先生留给后世的不单单是影片、双手剑术的技艺,更宝贵的是对中国武术的奉献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识君少林禅寺,身怀绝技,从不轻视他人,江河大地存风骨;佩兄笑傲江湖,胸藏美德,始终敬待友朋,哀泪悲思悼英雄。”导演张子扬听闻于承惠去世后为他撰的挽联,基本上概括出他的一生。

黄晓明也追忆于老先生:“之前有幸与于老师多次合作,每次都能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与塑造的那些经典反派形象相反,生活中的于老师绝对是德艺双馨的艺术泰斗。”

于承惠的一生可以说得上是笑傲江湖,后人实则难以模仿他行云流水的双手剑术和印象深刻的造型和演技,“三尺黄土葬神功”,于承惠带走的不仅仅是自身的技艺,还有一代人逝去的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