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梁启超简介 康有为与梁启超之间鲜为人知的往事
“追寻消逝的师道尊严”是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一书的主题。书中所描述的章太炎、刘师培、黄侃、蔡元培、梅贻琦、顾毓秀、叶企孙、陈寅恪、顾颉刚、赵俪生、叶公超、沈从文等人既是名师又是大师。从学术大师及其门下弟子的命运追溯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更容易看清楚“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下的中西文明冲突,更容易看清楚苦难凶险中的学者良知和风骨,更容易看清楚变幻莫测时代中的坚持与背叛,也更容易看清楚学术与政治两难处境中的彷徨与煎熬。在当下中国教育危机四伏的语境中,追忆旧时代的师道、师德、师魂,本身就具有现实批判意义。
师生反目,师道不再一脉相承
康有为与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师徒。辛亥革命后,两人终因思想冲突、性格不合而走上分歧之路。两人的分和是历史的必然,康有为的顽固执拗与梁启超的与时俱进相映成趣。康有为挑起大旗一条道走到黑,而梁启超则坚信世界潮流不可阻挡,力图顺应潮流以领时代风气之先。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师徒默契只能停留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段。在思想主张上一以贯之的康有为最终从变法领袖退回到开历史倒车的保皇派,虽令人扼腕叹息,却也有其“性格决定命运”的内在合理性。梁启超对康有为的任性自信有深切体会:“既标一说,则一切与己说反对者,辄思抹杀之”。梁启超与康有为的决裂为我们提供了大变局中师生关系的另外一种样本。梁启超说:“(师生)政治主张则不妨各异,吾不能与吾师共为国家罪人也。”师道传承不是一条平静的河流,有湍流,也有暗礁。师生对峙有时不是历史的圈套,而是历史的赏赐。
倘若没有与康有为的反目,梁启超就很难有其独立的历史价值,一个完全附庸于老师的学生是不足道的。对于新思潮新思想的接受伴随了梁启超的一生,而康有为对于新观念的接受止于戊戌变法。倡变求新、驳诘旧说对于康有为来说,只是一件短暂的事情,他更多的时候是在坚守和维护自己的托古改制思想。
在裂变的时代,康有为的这种坚持带有堂吉诃德色彩。固执的老师未必带出固执的学生,事情的结果多是老师依旧顽固,学生早已背道而驰。康滞留早期思想,勉强维持其“南海圣人”形象,梁却学术精进,成为清华园里的国学大师。
虽然思想路线不同,但梁启超依然恭敬地执弟子礼,难怪刘宜庆作出这样的结论:“梁启超早年拜师南海门下,是梁的幸运;同样,康有为晚年能拥有梁启超这样的弟子,也是康的幸运。
”师生之遇,是天赐之缘。康梁是不可分割的师生组合,其中的隔阂、矛盾和恩怨经过时间长河的清洗反而具有一种审美意义。康梁不是殉道者组合,却是地地道道的痛苦者组合。康梁最终以各自的方式呼应着时代的变迁,康的不变与梁的多变相映成趣。
梁自称:“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这种多变实乃过渡时代的复杂性所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接受了外来思潮,从思想上突破了康有为模式。“自东居以来,广搜日本书读之,若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脑质为之改易,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夏威夷游记》)由此可见,“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有时也会成为思想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