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之死和文化心理危机

2017-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96年12月12日,半夜12点钟,徐迟从武汉同济医院6楼的高干病房的阳台上翻身跃出. 没有人怀疑是徐迟自己选择了死亡.洪洋是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不但是徐迟的同事和密友,而且是老诗人多年楼上楼下的邻居:洪洋住在一楼,徐迟住在二楼.洪洋告诉我们,就在那个黑色日子的凌晨,他怎样被一阵惊心动魄的电话铃声唤醒,怎样赶到医院,听张副院长介绍事情发生的经过:"我们的值班护士半夜查房,看见10床空着,以为他在洗手间,推开洗手间半掩的门,不见人.病房有一个密封的阳台,是供病人放置食品和晾晒衣服的,病人有时也

1996年12月12日,半夜12点钟,徐迟从武汉同济医院6楼的高干病房的阳台上翻身跃出。 没有人怀疑是徐迟自己选择了死亡。洪洋是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不但是徐迟的同事和密友,而且是老诗人多年楼上楼下的邻居:洪洋住在一楼,徐迟住在二楼。

洪洋告诉我们,就在那个黑色日子的凌晨,他怎样被一阵惊心动魄的电话铃声唤醒,怎样赶到医院,听张副院长介绍事情发生的经过:“我们的值班护士半夜查房,看见10床空着,以为他在洗手间,推开洗手间半掩的门,不见人。

病房有一个密封的阳台,是供病人放置食品和晾晒衣服的,病人有时也在这里走动一下。值班护士走到阳台上,仍不见人,发现墙角的一扇窗户开着。冬季放暖气后窗户一般都是关起来的,她到窗口探出头去,用手电筒从6楼往下照,看见地上有一个白东西,她打电话到一楼值班室,叫她们出去看看;徐老躺在地上,呼吸和脉搏都没有了……” 徐迟的双臂和全身没有扭伤的痕迹,连一身衣服都是整整齐齐的。

一切足以证明,这是诗人厌倦世界,为自己精心设计了一个不免悲壮的辞别方式。对徐迟的死因,纷纷扬扬出现的许多猜测中,大抵不出老境孤独、黄昏恋失败、病痛所苦、老年躁动症使然、电脑走火入魔,乃至“世纪末”式的失落感等等数种。

    这一切都不是徐迟弃世的原因,又都不能不成为它的原因。徐迟在最后的岁月里,几乎每天和作者谈起文学、人生,谈起科技、人类和地球,谈起步入老年后,“来自身体内部的信息”,如此等等。

故而只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精神世界如此丰富的一位天才,无论如何是不得要领的了。 19岁时,徐迟就在上海《现代》发表诗作,22岁出版轰动文坛的诗集《二十岁人》,81年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闻名全国的《歌德巴赫猜想》。

然而在经历爱妻徐松癌症去世,第二次婚姻破裂等一连串打击后,热情、执着和乐于助人的徐迟开始变得孤僻、沉默,除了与三四个人谈天外,就是足不出户、闭门独思,并且与家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甚至连单位给他配备的电脑也不能使用了。

后来干脆实行四不政策: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下楼、不会客。当他情绪忧虑时,就自怨自艾低首叹息,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他对朋友有时也谈他的寂寞和孤独,甚至说想到过自杀。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大潮中,文人的怀旧伤感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这种消极情绪,一旦与心理缺陷的人格“遭遇”,就会表现出孤独、沮丧、抵制社会变革、逃避现实、忧心忡忡、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之类的生活态度,由于对新的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却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因而常常对一切都失去信心,终日沉湎在自己构思的理想主义王国里,将自己与现实隔绝和对立起来,显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当远离现实的人生苦旅越走越窄,孤独无助、精力衰竭的徐迟终于悄无声息地独自走向了灵魂的天国。

    柏拉图《斐多篇》中,苏格拉底与西弥尔有大段讨论死亡的对话。西弥尔问苏格拉底哲学家怕不怕死。

苏格拉底回答说,老百姓怕死,但是哲学家不怕。因为人的灵魂是自由的,可自由的灵魂被羁缚在不自由的肉体之中,被七情六欲遮蔽了它的本真面貌,所以,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哲学家看到的是灵魂的解脱和重归自由,这一刻其实是他毕生向往不得的,又何惧之有呢?     同样自杀离世的海明威,在《印第安人营地》的结尾借尼克和父亲的问答对生死进行了抒情式的阐述:     在返回的路上,尼克问父亲,“他干吗要自杀呀?”父亲说,“我说不出。

他这个人受不了一点什么的,我猜想。”尼克又问,“死,难不难?”父亲说,“不,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尼克。要看情况。”     “要看情况”——这的确是个耐人寻味的说法。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深思慎行的人也许能对人生看得很清明很透彻,但也未必。有的人一生九思铸文胆,有的人三界一跃成笔仙。    (以上根据网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