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骢杨伟 杨伟忆宋文骢:出国前被他打动留下接班歼十

2018-04-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网易军事讯(仝贺)2016年3月22日歼-10战机总设计师宋文骢逝世,25日中航工业举行宋文骢院士追思会,有"宋文骢接班人"之称的歼-10双座型总设计师杨伟,歼-10项目总工程师薛炽寿,歼-10项目副总设计师谢品等众多宋老生前同事与会.在追忆宋老的同时透露了许多歼-10设计制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不能说歼-10项目是由15分钟决定歼-10项目行政副总指挥晏翔在追思会上称要把歼-10立项与早期的研制过程说一下,她称:"现在坊间都传说当年是宋总带着明胶片参加了15分钟的论证取得

网易军事讯(仝贺)2016年3月22日歼-10战机总设计师宋文骢逝世,25日中航工业举行宋文骢院士追思会,有“宋文骢接班人”之称的歼-10双座型总设计师杨伟,歼-10项目总工程师薛炽寿,歼-10项目副总设计师谢品等众多宋老生前同事与会。在追忆宋老的同时透露了许多歼-10设计制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不能说歼-10项目是由15分钟决定

歼-10项目行政副总指挥晏翔在追思会上称要把歼-10立项与早期的研制过程说一下,她称:“现在坊间都传说当年是宋总带着明胶片参加了15分钟的论证取得了这个项目的成功,我觉得这个说法似乎简单了一些。这15分钟的方案介绍是凝聚了这个团队长期工作的结晶,他们很早就为这个方案做准备。

但是是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才有了整个设计方案的介绍。方案给所有与会者的耳目一新之感。使他们觉得中国未来的三代战斗机可以是这个样子,可以和世界媲美,所以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她还说“歼-10的技术跨度非常之大,空军又说好不容易搞一个飞机,想搞的非常先进,提的指标也非常高。机载系统、设备及材料都需要逐步攻关,项目就是在技术攻关中进行。在研制过程中,连各个参研单位的基础设施都被项目带动,建设了起来。”

最后她说“歼-10的管理也是很有创新的。整个项目在宋总师在下面有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歼-10飞机是率先搞的,还有行政指挥和质量系统都同时建立起来。宋总为了把这个系统搞好,为了把他们所有的研制体系适应歼-10飞机,他把很多研究室重新组建了。这样的管理体系,现在都在沿用。”

网易军事会后曾向晏老提问:“有没有人统计过宋老在整个歼-10研制过程中休息了多久?”她说:“这个真没统计过,但是当年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普通员工都实行一周6天每天11小时工作制,而宋总由于家离成都所很近,所以几乎和歼-10一同生活,没有什么假期。”

有段时间国家曾不让研制新机宋老用巧办法解决让歼-8上天

歼-10项目副总设计师谢品在追忆宋老时称:“1962年我大学毕业,是宋总把我领进他们专业办公室的。我们一起共事54年。我眼中的宋总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的一个人,永不停止的想往前走。举个例子,当时我们搞歼-8,当时不让搞新机。但是当时我们搞的不符合,宋总很聪明,说叫歼-7综合改进。所以说歼-8的诞生有些不明不白,后来领导正式从上面下文件了,从中可以看出宋总眼光的长远。”

 “如果我们在技术上不敢前进,我们永远在后面。”

谢老还说:“在歼-10项目上我当时曾想使用静不安定设计(网易军事注:静不安定又称静不稳定或静力不稳定性,静力不稳定性是指飞机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前静稳定度为负,飞机是静不稳定的。静稳定飞机的重心就像翘翘板的支点,机头是一端的话,升力作用点就在另一端。

当气流使飞机抬头时,仰角增大,升力增加,升力这一端就会向上,从而使飞机低头。当飞机被气流压低头时,仰角减小,升力减小,升力这端就向下了,使飞机抬头。这样一来,飞机总是能够通过自身的调整来修正外来的影响,飞的更加平稳,但代价是飞机的机动性不佳。

而静不稳定飞机由于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前,所以非常灵活,但是却是传统机械操控方式无法操纵的,因为这需要每时每刻不间断的对舵面进行大量的细微调整。

对人而言这是无法做到的。)但当时有人反对,理由是在当时搞静不安定的飞机全摔,风险太大。我找宋总,我相信宋总一定会支持,所以我跟他说了以后,很顺利,宋总说要干。他说如果我们在技术上不前进,我们永远在后面。

歼-10飞机由安定的搞成不安定的时候,性能提高了10%到20%,明显得到更充分发挥。我们所里的同志,像杨伟他们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拿到手,后来搞几个新的型号,这些技术就成了我们所的名片一样。”

宋老曾与同事探讨如何击落美国F-4战机

歼-10项目航电系统总设计师曾庆林说:“我记得宋总第一个交给我的任务是研究雷达的作用距离和雷达转交对前方攻击是怎么影响的,因为当时的飞机是尾随攻击,但F-4是可以前方攻击。我接到这个任务也不知道怎么完成。

也是反复的想,把各个方向攻击的飞机怎么机动,怎么探测目标,怎么攻击等等,建立一个模型算出来,然后用概率把它完成起来,宋老很满意。宋老工作时都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和理念。我们战术性能组歼-8、歼-10的方案,基本上都是这个专业组里面出来的。

比如说气动、飞控、电子的,后来都变成歼-10的副总师,都是他的骨干力量,这是他坚持了自己的人格和品质,逐渐地把队伍做得很有战斗力。所以说歼-10的突破也不是说某些人,而是他长期的工作奠定起来的。”

宋老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和储备,曾挽留即将出国的现任总师——杨伟

歼-10双座型总设计师杨伟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情绪调整才开口说话,他说:“我要说宋总可以说三天三夜,但是我就说一个接班人的事情。我和宋总差33岁,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是很少见的,这是历史。是我的机缘,没有宋总就没有我的今天。

宋总对年轻一代是真心的爱护,在1990年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申请出国了,也拿到了护照,就差办签证了。后来宋总说“别走了”,把我留下了。实际上背后不是这三个字,他在别走之后,他是给你的工作挑战,交给了你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宋总对新人也是放心的锤炼,当时歼-10双座型就是交给了我,宋老在后面帮助,从而锻炼新人。我从中也确实学到很多。实际上一代人的成长是靠一代人的扶持,今天我们是追忆宋总。今天在座的很多领导,对我的成长都起了极大的作用。比如晏部长看到我的时候是背着小书包,那时还刚毕业,后来推荐我晏部长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