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岭络病学 [4C 2013]吴以岭:脉络学说指导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3年8月1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吴以岭教授介绍了中医脉络学说的构建,并展示了该学说指导下心脑血管病研究的丰富成果,引起参会代表的兴趣和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吴以岭教授)
吴以岭院士指出,中医学是基于临床实践而发展壮大的,中医领域的传承和创新应该站在学科前沿,以重大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理论创新、临床疗效改进和创新药物研发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其中,临床实践是基础,理论假说为指导,治疗方药为依托,临床疗效为标准。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吴以岭院士和团队开展了两项国家973项目研究,即2006年的“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和2012年的“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
脉络学说的构建
吴以岭院士以“源于经典、创新理论、科学求证、指导临床”为指导思想构建了脉络学说框架(图)。
脉络学说源于经典。现代医学中的血管病在汉代以前的文献中多有记载,例如,脑血管病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中风”,心绞痛古代为“心痛”,心肌梗死古代称“真心痛”,心律失常称“心悸”,周围血管病称为“脱疽”等等(注:中西医病名不能完全对等,其内涵及外延有所不同)。
经脉包括经络和脉络,经络学说形成系统理论并在后世广泛应用,而络脉学说未能系统整理及发扬光大。
吴以岭院士站在《易经》中道器变通、成就事业的高度构建了脉络学说的主线。“形而上者谓之道”,首先从哲学层面上把握疾病规律;“形而下者谓之器”,用自然科学“格物致知”的思路指导形体解剖和医疗实践;“化而裁之谓之变”,形成了以四诊、八纲、脏腑和六经辨证为核心的方法路径;“推而行之谓之通”,将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让研究成果造福于人民是医者的事业和最终目标。
哲学、临床和解剖是脉络学说形成的三要素,使脉络学说既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又有实践应用的广度。
“脉”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血管病变的结合点。中医的“脉络”和现代医学的“血管系统”在解剖形态上是同一的。中医学所讲的“脉”,首先是古人“割皮解肌”解剖而看到的人体结构,是脏器的一种,“奇恒之府”之一。
脉络学说突出“调”的干预策略。不同于现代医学对抗和替代治疗,中医治病讲求一个“调”字,追求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并调动人体自身的保护机制,调而达到“平”的状态,实现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自适应、自调节、自修复和自稳态。
脉络学说指导心脑血管病研究
吴以岭院士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开展了心脑血管重大疾病的系统研究,包括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和治疗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上述3个组方均在临床中应用了15-20年。
通心络治疗心脑血管病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通心络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其疗效与辛伐他汀相当,在调节NEI网络稳态失衡方面,优于辛伐他汀。表明,通心络既可改善局部病理损伤,又能调节整体功能失调。
研究表明,通心络能稳定易损斑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其稳定斑块的作用与辛伐他汀80mg剂量组效果相当。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区微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可抢救缺血半暗带、缩小脑梗死面积,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通心络在缩小脑梗死面积方面优于丁苯酞。
总之,通心络具有血液保护、血管保护和组织保护(心肌保护和脑保护)的三重保护作用。在血液保护方面,其降脂、抗炎与他汀具有协同作用,具有抗凝、抑制血栓、减少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