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铮与三峡 14潘家铮与黄万里的三峡之争
……反对派中,黄万里先生也好,陆钦侃先生也好,甚至包括潘家铮的第一个上级徐洽时先生,他们的反对意见,至少还在科学与技术讨论的范畴之内,潘家铮愿意坐下来一一探讨……
关于黄万里先生,潘家铮早在2003年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就已经表达过。但黄万里先生早在2001年就已作古。潘家铮对黄万里先生的评价不变。
先说黄万里。当年国家要修三门峡,他认为不合适,有不同意见。结果对他的意见不但没有采纳,而且对他进行了迫害,政治上的迫害,最后证明他是对的。
周恩来总理讲过:“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我们错了。”所以,对于黄万里先生,第一,我们非常敬佩他;第二,对他的这个命运,很同情,这么正直的知识分子,提了意见,反而受迫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黄先生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都是正确的。黄万里先生反对修建三峡工程,主要是怕三峡工程走三门峡的老路,建起来以后很快就淤积了,影响到上游的重庆,这个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黄先生已经作古了,我不在这里多说什么,但是我就想说一句:他的许多看法,许多数据,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他光是看到三峡跟三门峡有相似的这一面,没有仔细了解我们是怎么设计的,没有特别研究三峡跟三门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他不清楚。
譬如他说三峡水库的泥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进入水库,水是冲不动的,所以三峡水库很快就会淤积。他的论据、判断,都跟事实完全不相符。我也只能讲到这里为止,因为人已经作古了。
面对具体的技术问题,不管多么敏感多么棘手的问题,潘家铮总能坦然而心平气和地予以回答,让人想起1993年他在旧金山对美国工程界的那一次报告,他说他是一个工程师,不是政治家,不是演说家,这话发自肺腑。
但是三峡问题真是太不单纯了,人们习惯于将黄万里视作敢说真话,体现着一个学者独立思考与独立人格的典型,是水利界马寅初、陈寅恪式的悲剧人物,从而对潘家铮等支持三峡工程的专家学者的“学术品格”和“科学品格”一再提出质疑。只是潘家铮的文字鲜少为自己辩解,因为反对派中,黄万里先生也好,陆钦侃先生也好,甚至包括潘家铮的第一个上级徐洽时先生,他们的反对意见,至少还在科学与技术讨论的范畴之内,潘家铮愿意坐下来一一探讨。而其他,则早已经溢出了这个范畴,他不愿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