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路生地址 黄路生院士:地方猪种将是猪业的重要财富和发展动力
7月22日,2016江西猪业博览会暨高效养猪高峰论坛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国际展览中心如期召开。在高效养猪高峰论坛上,中科院黄路生院士为大家分析了中国地方种猪的开发利用状况。
黄路生院士介绍到,中国是世界上种猪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总数的1/3;中国地方猪种有76个,培育品种18个,引进国外品种6个。中国的地方猪种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性成熟早、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等优良种质特性。
目前对猪基因研究已有将近30年之久,然而,目前国内对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仍有待加强,且对大部分种植特性形成的遗传机理尚不清晰。
在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的系统评估方面,黄路生院士介绍,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部位,小肠长度影响个体生长发育;中国地方猪的小肠长度普遍低于西方猪种,黄路生院士分析这可能是西方猪种生长性状优于中国地方品种的原因之一。
“雪花肉”是高品质猪肉的重要指标,不同猪种的肌肉肌内脂肪含量不一样;而黄路生院士的研究发现莱芜猪肌内脂肪显著高于二花脸和其他地方猪,且发现中国地方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大于杜长大猪。
而其在定位影响体长的主效基因位点的研究中发现,该位点增加体长的有利等位基因(即优良基因)是来自于中国二花脸猪,而非西方商业种猪杜洛克,这个说明中国地方种猪在体长上更具改良优化的潜力。
另外,脂肪酸是影响猪肉营养水平、口感风味及加工贮藏的关键因素。小肠长度、肌内脂肪含量、体长、脂肪酸含量等都是地方猪种种质特性系统评估的重要指标。 黄路生院士强调,目前,畜禽遗传资源志对中国地方猪的调查中存在使用个体数与测量的性状数量较少等问题。
最后,黄路生院士总结道: (1)中国地方种猪过去是、未来还将是生猪产业的宝贵财富与发展动力; (2)中国地方注重群体内存在显著的表型分离,种质特性的评估需要大样本的精准数据; (3)中国地方种猪存在改善肉质、增多排骨、增加体长、减少有害脂肪酸的有利等位基因,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4)中国地方猪种优异种质的形成机制,需要全国企业、院所的通力合作;基础的突破必将带来技术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