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王次炤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院长携手郭淑珍教授讲述音乐的故事
人们翘首期待的第五期“与大师面对面”学术讲座在琴房楼演奏厅准时揭开帷幕。由王次炤院长倡议并主持的这一场场系列学术活动,为师生们近距离接触那些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名家,聆听他们的音乐故事,分享他们的艺术心得与人生感悟,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这一次的主讲人,曾经塑造过许多人们心目中难以忘怀的舞台形象。她饰演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塔姬雅娜和《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被苏联资深评论家誉为“名副其实的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的女主人公”;1957年,她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歌曲演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及金质奖章,为国家和学院赢得了荣誉;她演唱的《黄河怨》,家喻户晓、摄人心魄,至今散发着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她精心培育的几代人才是我国声乐歌剧教学与表演的中坚力量;尽管已步入耄耋之年,她仍然神采奕奕地奋战在教学前沿,为中国声音走向世界,让世界聆听中国作品而竭尽全力。
她,就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我院声乐歌剧系泰斗、“掌门人”郭淑珍教授。
这是一场近观大师的深度访谈,也是一场关于声乐艺术的盛会,除了声歌系师生悉数到场外,郭淑兰书记、逄焕磊、苗建华副书记等学院领导也都亲临会场与来自院内外的郭先生的同事、学生和“粉丝们”共同聆听了讲座。
离开讲时间尚早,偌大的演奏厅已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足见郭先生强大的个人魅力与艺术感召力。 作为主持人,王次炤院长首先深情回顾了他与郭先生几十年来的师生缘、同事缘。他说,这种缘分始于1975年。
那个文化荒蛮的年代,他正在农村插队劳动,一天劳作归来,忽闻广播中传来一曲《黄河怨》,他和同伴们驻足欣赏,都被深深地打动了,久久不能忘怀,并从此记住了郭淑珍这个名字;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为学报的一篇约稿登门采访郭先生,倾心交谈之下,对郭先生的艺术追求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写成了《郭淑珍中国作品演唱和教学述评》一文;担任院长之后,他和郭先生有了更多的工作上的合作与交往。
在人格的层面上,他钦佩于郭先生的善良、亲和、正直;在专业领域,他赞叹郭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象年轻人一样,孜孜不倦地搞歌剧事业,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她的敬业精神、对于事业的执着、全心全意的态度非常了不起。郭先生80周年诞辰之际,王院长欣然为其纪念文集作序——《璀璨人生》,借以表达对郭先生的敬意和崇仰。
王院长还特意强调,本次访谈之前,两人未作任何交流,为的就是在现场应和、互动,碰撞出精神的火花,把艺术家最真实的情感、心声表露出来。
面对热情洋溢的观众,郭先生动情地将在座的声歌系老师一一介绍给大家。张建一、王秀芬、袁晨野、马洪海、王宪林、孙东方、孙媛媛、刘东、刘跃、邓小峻、谢天……熟悉的名字、熟悉的面孔,这是由不同年龄层次的声歌系教师构成的强大的教学与表演梯队,他们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也活跃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的第一线。
郭先生说,为配合院长制定的发展人才大计,大家做了大量工作,才有了今天声歌系的壮观、兴旺、蓬勃。 追 忆 郭先生的讲座从追忆自己的求学从艺历程谈起。
她重点提到了自己艺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几个节点。其一,遇到了好老师。她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叫珍妮.汉基的美国女中音歌唱家,师承德国学派,风格严谨、正统。从她那里,郭先李连生接受了系统的训练。
美国老师走后,她又师从声乐名家赵梅伯继续研习。留学期间,跟随卡杜尔斯卡娅教授进行了长达5年的学习。这位一生中出演过40多个歌剧角色的名师,舞台经验丰富,在苏联是很有名望的人民演员。
结合自己的经历,郭先生强调,好的师资对于学生成才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其二,在基层的艺术实践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历练与强化。郭老师回顾道,为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50年代初她作为“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南访问团”的一员,在云南地区深入山区,为当地民众演唱,同时也进行采风活动。
在路上甚至遭遇过土匪,也为牺牲的红军战士举行过默悼。在那里,她接触到了纯朴的民族民间艺术,学习了秧歌剧《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经典剧目。
50年代在河南白沙水库“治淮”期间,她不仅登台表演还开始自己搞创作,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加强。郭先生说,到苏联后,她作为新人登台演唱《刘胡兰》歌剧选段《数九寒天下大雪》,能够充分发挥,完全不怵台,跟之前这些艺术锻炼是分不开的。正如郭先生总结的,深入基层给她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广阔舞台,在基层生活的这些见识、阅历也使自己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对于她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教 学 接下来的环节更像是一堂活跃的教学课。讲座现场,郭先生首先播放了她演唱的4首歌曲,分别是冼星海的《黄河怨》、江文也的《踏青》、团伊玖磨的日本民族歌剧《夕鹤》选段、普契尼的独幕歌剧《强尼·史基基》中的著名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
这几首作品显然是郭先生精心挑选的代表性曲目,中西兼顾,显示出她对每一种风格的把握都游刃有余。郭先生的音色优美、纯净,同时演唱极有表现力,高音区尤其具有穿透力,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
每一曲都引发了观众们热烈的赞叹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郭先生从当年自己竞演《黄河怨》的故事讲起,谈到了演绎《黄河怨》背后的艺术心得。她说,在竞选的日子里,老院长赵渢的话对她的触动很大。说的是一位法国歌手,论嗓音条件很一般,但是她在演唱中投入的真情实感让人震撼。
那么她本人究竟如何表现好《黄河怨》这首作品,让丰沛的真情打动听者,让听者感动落泪呢。她谈了这样几点:一是借鉴俄罗斯民歌的演唱方法,尤其是从表现俄罗斯妇女苦难生活的“悲歌”中吸取了养料;二是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关注到作曲家冼星海要求演唱者必须满怀激情地去演唱此曲;三是在和程派名家李世济的交往中,吸收了戏曲中对于吐字的表现,增强了音乐情绪的表达;四是联想到自己童年和母亲一起逃难的不幸遭遇,从而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把对小鬼子的怨与恨淋漓尽致地倾入到音乐表现中。
借此,郭老师强调了她对于学生的要求:唱一首作品一定要琢磨、思考,要有生活的阅历。
紧接着,她又现场亲自演示了《满江红》的断句处理和《伤逝》中《不幸的人生》子君的唱段。郭先生尖锐地指出,许多中国作品为什么唱不好,重点之一就在于思考得太少。想唱好《伤逝》,就要好好读鲁迅的小说,体验主人公的人心、人性,对于爱情的追求。
她强调,演唱中国作品,一是要吐字清楚,二是一定要去体会原著的意思、唱词里潜在的意思。这些东西,是老师口传不了的,要演唱者自己去思考,去想,想得有多深,表达才能有多深。郭先生语重心长地寄语在场的学生们:“一定要用这个功才行啊!
” 在座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金纪广先生也深情回忆了1975年文革结束前的特殊年代里郭淑珍老师《黄河怨》演出的感人实况。他说,这么多年来,听了很多人的演绎,挥之不去的只有郭老师那让人落泪的《黄河怨》,令他回想起自己年少时期,痴迷郭老师饰演塔姬雅娜时的天籁之音。
如果说一首作品、一个演员、一首歌能够影响人的一生,郭老师的《黄河怨》让他体验到了这种最真切的感觉。
说 梦 最后的主持人与主讲人互动环节亮点频频。王院长率先直抒胸臆,谈了自己的观点。这既是对郭先生前述话语的总结,也传递出他个人的思考。王院长说,中国人常说艺术家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显然,郭老师的“功”来自各个方面。第一个层次,是在演唱的技法、演唱的方法上精心地安排、思考、下功夫;第二个层次,是对于作品的长期的琢磨,譬如就是唱《黄河怨》这一首歌,她可以借鉴很多东西,如俄罗斯悲歌的线条、悲伤的情感,京剧的哭腔……一首歌曲把她所了解的艺术知识全部用上了。
在座的同学们就是要学习这种精神,把自己所学习的东西如何消化吸收,把它们放到舞台上一刹那的表演之中;第三个层次,就是文化的层次,譬如唱《黄河怨》要去读冼星海的札记,唱《伤逝》要去读鲁迅的小说……这些广泛的阅读、借鉴,对于音乐的表现、表达形成了最深层次的理解。
这些都是“功”,台上的一分钟集中了台下的多重思考和知识的浓缩。在这里,王院长巧妙地引用了柴科夫斯基的一句铭言来告诫同学们——“灵感从来不会去访问懒汉”。
他说,只有在长时间的勤奋的积累下,最后灵感才会出现。这是通过练习、思考、读书、汲取……酝酿思考很久之后,在舞台上实现了灵感的迸发。
的确,谈到艺术,人们往往会涉及灵感、天才这类的话题,却忽略了天才们成功背后真正的驱动力。就像王院长对灵感作出的诠释一样,郭先生也对天才作出了这样幽默的新解:“天才可不是天上掉馅饼,天才就是比你多练一遍。
”一番话引发了全场会心的笑声。 紧接着,王院长向郭先生发问,有人提出要创立中国的美声学派。那么,对于“中国的美声”该如何理解?“中国的美声”是怎么样的?究竟如何唱好中国歌?这是值得研究的。
郭先生的回答朴素务实、言简意赅:“艺术是共通的,全世界对于美的理解也是相通的。用美的声音、美声的方法,把中国歌曲唱好,这就是中国的美声。这里有中文吐字发音的学问、感情的投入、还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很多人提‘中国的美声学派’,我的看法是,咱们要安住心。只要有了这些,中国的美声学派自然就有了。”对此,王院长表示非常赞同——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说大话,不是这么多的学派理论之争,最重要的其实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事情,唱好每一首歌。
针对郭先生发展歌剧事业的决心,王院长又从宏观层面追问道,歌剧表演对于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对于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乃至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的音乐发展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意义?从郭先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体味出她对于中国歌剧梦的执着,她作为一位声乐表演与教学大家所肩负的使命感:“现在全世界都缺少年轻的歌剧演员,中国各地也都在建大剧院,但是歌剧人才短缺,而培养好学生、培养歌剧人才是我们作为声乐教师的天职。
歌剧演员要‘唱做念’,要有形象思维、肢体语言,还要有文化,要深入进去。就如同京剧是国粹,文化含量很深。声乐绝不是单纯的唱歌,声乐是声乐艺术,是文化,美声要有文化的底蕴。而歌剧人才的培养要通过课程设置体现,需要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需要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
当年周总理提出过,让中国人会听交响乐。我们今天的目标,就是让中国人会欣赏歌剧,对于这点我们要有使命感。发展歌剧,就是我们的使命。
” 原定一小时的讲座一延再延,王院长和郭先生的交流互动将场内的气氛推向沸腾热烈的高潮,融化和感染着每一个人。弦歌不辍传百代,乐坛日新赖后生。它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幅新的蓝图,一个新的梦想——中国的歌剧梦,而它的实现也必将和郭淑珍的名字,和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这个大师领军、人才济济、新人辈出的集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