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茂是谁 王恩茂治疆:把汉族不看作是新疆人是很反动的

2017-10-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的老父亲八十三岁得了胃癌,在南昌医院施行了手术,我把他接到新疆军区总医院疗养,住了一个时期,他坚决要回自己的家乡--江西永新,他怕死在离家万里之遥的边疆,也不愿意埋在离家万里之遥的边疆.我反复对他做了许多说服工作,他思想不通,无论如何要我把他送回家乡去.一直说到我要在新疆为各族人民服务到底,新疆就是我的家乡,将来我死后也埋在新疆,埋在你的身旁.他才同意了不回家乡."这是王恩茂1981年重返新疆复任第一书记后在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当时的新疆,随着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许多干部和民众纷纷要

"我的老父亲八十三岁得了胃癌,在南昌医院施行了手术,我把他接到新疆军区总医院疗养,住了一个时期,他坚决要回自己的家乡--江西永新,他怕死在离家万里之遥的边疆,也不愿意埋在离家万里之遥的边疆。我反复对他做了许多说服工作,他思想不通,无论如何要我把他送回家乡去。一直说到我要在新疆为各族人民服务到底,新疆就是我的家乡,将来我死后也埋在新疆,埋在你的身旁。他才同意了不回家乡。"

这是王恩茂1981年重返新疆复任第一书记后在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当时的新疆,随着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许多干部和民众纷纷要求调回内地。王恩茂是一个不喜欢谈论家事的人,这一年他讲了两次自己的家事,另一次是在且末县委扩大会议上,当时一位县委副书记给他递交了一份调动报告,请求调回内地照顾年迈的双亲。王恩茂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挽留汉族干部,后来有些想走的人决定不走了。

王恩茂多次说过新疆就是他的家乡,打算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一辈子。前后王恩茂为新疆工作了30多年,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双目失明,身体虚弱,仍坚持每年都回新疆住上几个月。他的妻子骆岚曾赋诗一首,表达了王恩茂对新疆的眷恋:"天涯无处不芳草,我愿垂老天山旁。而今壮志尚犹在,愿将余生献新疆"。

在王北来看来,父亲能够说到做到,是因为他们那一代老干部首先解决了价值观的问题,"我父亲经常跟我讲,他跟着毛主席走到今天,能活下来,非常知足。他说身边不知死了多少人,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死去,而他是幸存者,还有什么资格考虑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利益?"王北来告诉凤凰网,正是因为父亲的价值观问题解决了,因此才有了"既然党让我在新疆工作,我就要为新疆和新疆各族人民服务到底"的精神。

世界观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工作要完成好,就要用好的方法。在王北来看来,父亲在新疆的具体工作方法,主要就是贯彻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尤其注重调查研究。

当时全疆80多个县,1969年被迫离开之前,只剩下若羌和且末两个偏远县,王恩茂没能到达。1981年重返新疆处理完喀什"10•30"事件后,王恩茂走完了最后两个县。"正因为此,他才能把党的政策本地化,才能在工作中有创造性。新疆这么大一个地方,有那么长的边境线,离中央又这么远,怎么样让中央对新疆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制定正确的政策,一把手非常重要,首先自己要了解真实情况,才能跟中央反馈真实情况",王北来说。

1985年,为了遵照中央干部四化要求,72岁的王恩茂主动请求从一线领导岗位退下来。但他仍要花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去下面走走,"我父亲特别重视调查研究,他相信深入群众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群众接触多了,看到的真实情况多了,听到的真实声音多了,新疆的情况都装在心里。他提出新疆的主要危险来自民族分裂主义,这个结论是他调查研究得出的"。王北来告诉凤凰网。

正是注重调查研究,王恩茂特别提到要加强基层工作,加强基层党的领导。巴仁乡暴乱后,他在一次讲话中反思,"为什么那么多群众跟着反革命分子跑,不是群众不好,而是基层工作薄弱,基层党的领导薄弱,乡村宣传教育薄弱"。

王恩茂为了做好新疆工作,另一个细节是40岁学习维语。"没有人要求他学习维语,就是人民感情和责任心的问题,他认为学习维语可以增进和老百姓的感情,可以无障碍地交流,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王北来告诉凤凰网,初到南疆,父亲便下定决心学习维语,给自己定目标,每天在满负荷工作情况下,一定要抽出时间学习维语,最后他可以用维语跟民众直接沟通交流。

"我热爱新疆,热爱新疆各族人民,我要一直守在那里"。 1966年3月,王恩茂的父亲病逝,埋葬在乌鲁木齐公墓。1967年7月,王恩茂第四个儿子在文革中被打死,埋在爷爷身旁。2001年,88岁的王恩茂溘然长逝,长埋于乌鲁木齐,了了"将来我死后也要埋在新疆"的夙愿。2006年,王恩茂的夫人骆岚去世,骨灰安放在丈夫墓旁。

一家四口长眠于天山脚下,王恩茂与家人用行动兑现了他要为新疆服务到底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