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中国风歌词 古典诗词成就歌词中国风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这一首首风格古典、别有韵味的“中国风”流行歌曲,不仅成就了巨星周杰伦,也成就了背后的金牌作词人——方文山。方文山对中国古典诗词养分的娴熟运用,加速了流行歌曲的诗化回归,也丰富了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
昨日,方文山专程从台湾飞赴深圳出席了中国首届“金蜗牛”歌词创作大赛颁奖典礼,并就“流行音乐里的古典养分”这一话题举行了现场分享会——这也是他首次在内地担任创作导师及音乐赛事评委。在活动前,他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了自己独特的婉约派“中国风”歌词创作心得,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创作经验传授给参赛作词人:歌词必须有“画面感”,副歌要重“情绪”,必须有人称代词才能引起听众共鸣。
古典养分是一种“用词技巧”
《青花瓷》《发如雪》《东风破》《烟花易冷》《七里香》《千里之外》《菊花台》……说起方文山,一首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就会浮现在大众的脑海里。在他的词作里,洋溢着“中国风”的古典美令人叹服。十多年里,方文山曾为周杰伦、江蕙、蔡依林、张靓颖、陈奕迅等歌手创作了大量传唱不衰的歌曲,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周杰伦长期搭档,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时尚完美结合。
方文山的创作为何走向了“中国风”?古典养分对于流行音乐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中国风’是一种用词技巧。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范畴,十之七八都在关注爱情,不像诗歌那样容易经营起文字的美感,那怎么办呢?我就想到了把爱情故事设定在一个过往朝代。
我本来就喜欢唐诗宋词、尤其宋词,把朝代想象好以后,青花瓷、狼牙月、梧桐芭蕉、烟雨江南那些意境就出来了。因为是在虚拟世界里,这些用词就不显得突兀。”
说到底,方文山创作“中国风”的动机是为了识别度。“其实十六七年前,我原本的兴趣是编剧。但当时台湾影像创作的门槛太高,我就转向了音乐圈。我先参考《挪威的森林》《把悲伤留给自己》等热歌的旋律自己进行填词练习,积累了上百首后就投稿到各大唱片公司,期待伯乐赏识。
因缘际会,我和周杰伦同时进入了吴宗宪的唱片公司,和杰伦合作了第一张专辑《娘子》后,一直到现在第十三张专辑,每张专辑都会有一两首‘中国风’作品。正是这种持久的续航力让大家关注到了‘中国风’。
在唱片公司,新人要比稿,一个旋律有十多个作词者去竞争,如果输了那个月就是零报酬。怎么样让自己的作品有识别度,让个人成为品牌呢?我就想到了在歌词中突出传统文化的表达。”
方文山的成功在于,他并没有拘泥于文字中的古典意境,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流行之间的关系——比如《东风破》:“用了一个‘破’字,看起来很像宋代的词牌名,但其实不是,这让听者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
歌词要有“画面感”,副歌要有“情绪”
方文山这样表述音乐与文字的关系:“旋律提供想象的氛围,歌词说出具象的故事。”关于歌词的创作技巧,方文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在场的参赛作词人。“创作首先来自于观察,歌词要有‘画面感’,副歌要有‘情绪’。”
“‘画面感’是一种具象的想象空间。比如都市爱情,如果发生在咖啡厅,你可以用落地窗、吧台、拉花等元素;如果是《蒲公英的约定》那种校园爱情,就有黑板、操场、纸飞机等,让人置身场景当中。一定不能让人悲伤了半天还搞不清故事发生在客厅还是天台。”
其次副歌要有“情绪”——一定要有人称代词。“你在第一段、第二段铺陈好了场景,副歌必须用人称代词引起听众共鸣,比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否则听歌的人就无法融入你的情绪当中。”
方文山还传授了一个秘籍:“一首歌的记忆点一般都在副歌的第一行,因为节奏重复最多,比如《东风破》中的‘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因此特别要写好这一句,听众的情绪就完全跟着你走了。”
阅读的张力决定了歌词的生命力
在分享会上,许多参赛作词人都关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歌词才能打动市场、打动人心?方文山讲了三点:“第一是歌名要尽量独特,让人产生好奇。比如‘痛快’太口语了,不能当歌名,但《一个人的痛快》就可以;比如《珊瑚海》,珊瑚和海两个名词组成的歌名够美,一首歌就有了市场化的基础。我写的《威廉古堡》其实原名叫做《吸血鬼》,上网一查,已经有人写过《吸血鬼》了,我就马上换了个名字。”
第二是内容。“歌词的文字用语一定不能太普通,如果只是‘有韵脚的文字’,就不能让人有特别的感受。”第三是要跟旋律结合。“歌词是附着在音乐上的,段落要尽量符合旋律的走向。”也正因此,方文山认为如今为现代新诗谱曲的音乐创作尝试有局限性。“诗歌的许多段落并不符合流行音乐歌词的要求,有些没有韵脚,有些段落不齐全,有些没有对仗,因此个别可以谱曲,但不能形成主流趋势。”
很多人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宋词、元曲也是当时的流行音乐范畴。千百年以后,音乐的旋律消失了,但词作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文学经典。那么,什么样的歌词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呢?方文山提到了“文学素养”:“对于一首歌词的好坏,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把旋律完全抽走后,文字本身还有没有阅读的想象和张力?如果没有,就歌词而言是不能流传的。”
不过,对于《小苹果》这类的“口水歌”,方文山的态度非常包容。“流行音乐是通俗文化,像《小苹果》这样的文字和旋律结合朗朗上口,具备流行的潜质,丰富了音乐的多元化表达。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种创作方向只是音乐大花园的其中一种花卉,永远不能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