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 《科学》网站: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引发批评
2014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项目“透明计算”面临了激烈的争论。质疑者认为,这个网络计算项目并无多少创新之处,不配获奖。
1月9日,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被授予了计算机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团队。这一年度奖项的奖金高达20万人民币,它被认为是一项极高的荣誉,因为该奖在颁发时非常谨慎——在过去15年间,一等奖曾9次空缺。政府表示,如果没有值得授予该奖的项目,则不如不颁。
因此,许多科学家对于张尧学的“透明计算”研究获得2014年大奖而感到不满。计算机工程师刘洋说,张尧学的工作“太偏向工程,也太普通了”,不值得获得最高奖,而这次颁奖也引发了中国信息技术社区的“广泛批评”。
刘洋是第一个在科学网上质疑这一奖项的研究者,他写了一篇博客(后来被审核者删除),说张尧学的工作“最多只能算是某个开源软件的应用。”许多人同意刘洋的观点。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家王小平在博客中说,张尧学的工作和得奖标准“相差甚远”。
在接受中国科技部官媒《科技日报》采访时,张尧学说他的工作是“元操作系统”,允许操作系统运行在任何硬件上。这一突破依赖于“存储和计算分离,软件和硬件独立”。他提供了一个视频链接,展示了“透明计算”如何在个人电脑、平板和智能机上运行。
但网站评论说,张尧学的工作和远程桌面或者网络计算机没有区别。远程桌面是一种软件工具,能让用户使用网络上的其他设备,而本地的设备则充当远程设备的桌面;而网络计算机是一些美国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生产的一种没有磁盘的设备,依赖网络里的其他设备储存软件和数据。我们向张尧学发送邮件邀请他评论,但他没有回应。
多年以来,中国科学界的大多数人都批评科技奖的评选流程过于政治化。流程要求研究者将工作汇报给政府部门、机构和当地政府,而后由这些机构负责提名。张尧学在2011年被指派为中南大学校长之前,曾在教育部工作了十年以上,而正是教育部提名他获奖。科学网一条匿名评论这样说:张尧学的“透明计算如此透明,简直是皇帝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