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奴捧红了邓丽君 纪念邓丽君的时候 别忘了庄奴
庄奴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他们的母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里还专门请了私塾先生教唐诗宋词。四人就读的育英小学和育英中学,也是当时有名的教会学校。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为其日后的歌词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庄奴现在还记得育英小学教唱的歌曲《念故乡》:“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升起,风声亮,响声阵阵来,故乡人听我说……”他抬起手给自己打节拍,唱着唱着,慢慢地激动起来。
温馨的日子很快结束了。日寇侵华,庄奴家陷入困境。中学毕业后,庄奴曾考取北大等名校,但当时的北平中华新闻学院每个月供应一袋面。“面能养家糊口啊!”1941年,20岁的庄奴进入了中华新闻学院。
国难当头,热血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庄奴瞒着父母,与同学们一起报考了飞行学校。大家一路唱着《游击队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赶赴大后方接受训练。
南渡黄河时,庄奴被其一泻千里的雄浑气势所震撼,又感念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毅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黄河。“有些文章说我的别名是黄河,那不对。”庄奴说,“黄河是我的大名,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就是黄河。”
南下途中,庄奴身染重疾,被调配到空军地勤,在重庆附近的铜梁县训练了3个月,才去内迁成都的中华新闻学院,一边上学一边随时准备应征入伍。
当时,庄奴与家人完全断了音讯,“念故乡”成了他心里的伤。“流亡学生都是一腔热血,一心报国。那时真是恨日寇啊!谁知还没毕业抗战就胜利了。”
时至今日,当日本政府再度挑起钓鱼岛事件时,正在沈阳的庄奴义愤填膺,很快创作了《保卫钓鱼岛》:“可笑真可笑,以为是小蟊贼,原来是小强盗,想占我国的钓鱼岛。你占过我台湾,占过我东三省,为侵华引爆卢沟桥。警告你,警告你,别妄想,别妄想钓鱼岛,若是敢拔掉岛上一根草,我就要把你的双手砍掉!”
1949年,庄奴曾经回过一次家,悲喜交加的母亲看到他只说了一句话:“你回来了,回来了就好。”但他很快又再次离开,从此与父母阴阳两隔。
两岸通航后,庄奴屡次托人寻找家人,终于找到了尚在人世的妹妹。回北京前,庄奴给妹妹写信,约好两个人谁都不许哭。可是,飞机起落架刚触地,他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两人见面时抱头痛哭,分别时抱头痛哭。“哪能不哭呢?那真是生离死别啊!”
刚到台湾,思念家人的庄奴含泪写下《为什么》:“当我年幼时,知道的不太多,我问妈妈要什么,妈妈就给我什么;当我长大后,知道的已够多,妈妈从不要什么,我也没给她什么;我给她的那样少,她给我的那样多,为什么为什么,妈妈始终没有告诉我。”
而《念故乡》的旋律始终在庄奴心头回响,他创作了《又见炊烟》:“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庄奴又和着自己的节拍唱起来了,唱着唱着,声音低了下去,眼眶湿润了。“傍晚时分,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他们可能刚去了集市,给我们带了几颗糖或者其他的吃的。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历过,我们的父母经历过。一想到炊烟,那些画面就出来了。”
在台湾,庄奴做过记者,当过编辑,生活拮据时,就写些散文、诗歌、小品赚点稿费。《绿岛小夜曲》的曲作者周蓝萍欣赏他的才气,鼓励他从事歌词创作。
宋朝诗人晁补之《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有“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他便以“庄奴”为笔名。后来有很多评论文章说,这个人歌词写得不错,就是“庄奴”这个名字叫得不好。庄奴说:“庄奴用锄头耕种,我用笔写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有一天,一个人拿份歌谱来请庄奴填词。庄奴问是谁唱,长什么模样?来人告诉他,演唱者是邓丽君,脸圆圆的,声音甜甜的。庄奴一看旋律,也是甜甜的感觉,脑海里马上冒出三个字——甜蜜蜜。
不到5分钟,传唱至今的《甜蜜蜜》就写成了。此后,庄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海韵》《原乡人》《小城故事》《又见炊烟》《踏浪》等许许多多歌曲,都是随着邓丽君那“甜蜜蜜”的歌声而风靡的。
邓丽君演的歌中,大约八成都是由庄奴作词。有人说,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邓丽君的奇迹也是庄奴的奇迹,但庄奴只是在邓丽君10多岁时远远地见过她一面。那时,邓丽君初登舞台,庄奴担任评委,对她并没有什么特殊印象。
最让庄奴欣赏的,是邓丽君始终像邻家女孩般那样清纯、调皮、可爱。邓丽君祖籍河北,她知道庄奴老家在北京,写信时就称他“亲爱的老乡”“地地道道的同乡”。
有一次,为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义演后,邓丽君非常兴奋,立即提笔写信给庄奴:“我在舞台上特别卖力,唱得特别好,自己特别高兴,希望庄老师也能喜欢。”她还俏皮地邀请庄奴到她家包饺子吃:“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们是,老乡见老乡,一同把歌唱。”
中秋节、父亲节、元旦、春节、庄奴的生日,邓丽君都会用心给他挑选小礼物。庄奴则在回信中给她讲祖国大陆之行的见闻和感受,希望邓丽君有一天能到祖国大陆开演唱会。信件和礼物是由邓丽君身边的人转送的,两人却阴错阳差再未谋面。“相识相见都靠缘,其实相识不一定要常见。”邓丽君在给他的信中说,“不常见面没关系,只要记在心里,彼此祝福就好。”
邓丽君去世的那天,庄奴在重庆。接到从台湾打来的电话后,他写下了《美丽的倩影》《何日君再唱》,纪念“最爱最爱的爱徒小丽”。
而在邓丽君去世10周年之际,庄奴口授《怎能忘记邓丽君》一书,首次公开出版了邓丽君写给他的36封信。在纪念歌曲《怎能忘记邓丽君》中,庄奴毫不掩饰自己的伤感:“天上飘来一片云,云儿没有你的信。自君别后清风依旧,过了一冬又一春。美丽的花儿有情意,花儿知我心。不断的问不断的问,怎能遗忘邓丽君?”
其实,庄奴并不是邓丽君的“御用词人”。他的创作风格多变,不同情绪、不同意境、不同节奏的歌词都信手拈来。他为已故歌手高凌风作词的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春晚由费翔翻唱后红遍祖国大陆。
在庄奴创作的巅峰期,台湾歌坛成名的歌手几乎都唱过由他作词的歌。他也以3000多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谱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