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标广东 中山市农业局局长陈锦标谈"推广"一村一基地"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2017-09-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去年以来,我市对口汕尾地区"双到"扶贫工作将产业扶贫作为长效脱贫的重中之重来抓,在一些村取得了很好的开局和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实践

去年以来,我市对口汕尾地区"双到"扶贫工作将产业扶贫作为长效脱贫的重中之重来抓,在一些村取得了很好的开局和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实践证明,把建设"一村一基地"、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作为稳定脱贫的主攻方向是符合汕尾地区实际的。

一、充分认识"一村一基地"对于实现贫困地区长效脱贫的现实意义

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决定。其中被帮扶的重点是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农村,主要脱贫对象是贫困村中低于2500元年收入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当中最为核心的是通过"双到"扶贫,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的长效脱贫。以往我们长期开展的对口扶贫工作只是停留在财政资金上的帮扶,没有从发挥和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的实际出发,效果不明显,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局面。

客观分析粤东西北地区农村之所以落后,除了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生产资源等客观条件与珠三角地区存在差异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没有充分发挥自身资源要素的作用,农业土地综合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加上二三产业发展不起来,导致大量劳动力人口流失,形成人才缺乏与土地丢荒弃耕的恶性循环。

这就是为什么广东既是全国经济排名第一的强省,同时又是全国发展最不平衡省份之一的根本原因。有资料表明,在汕尾地区的一些贫困村,竟然出现18至60岁的劳动力为零。

可以想象,象这类人口大量外流的村,其结果必然土地弃耕,就算部分耕种,也仅靠留守本村的两头人口种一造水稻或红薯以解决粮食自给。贫困地区大量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或创业,这一途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人外出就业,全家脱贫。但如果从长远和战略上分析,贫困地区由于人多地少,适度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固然可解决贫困山区僧多粥少的问题,但如果人力资源过度流失,对于贫困地区无疑是一种掠夺。

要走出"双到"扶贫的盲区,还要摒弃一味通过优先发展二三产业项目实现脱贫这一不切实际的做法。虽然二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实现形式,但对于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粤东西北地区,绕开第一产业的发展阶段,片面追求产业高级化肯定是行不通的。

要知道,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社会现实就是缺乏承载力、缺乏投资氛围、缺乏产业链的支撑。可以想象,选择在偏僻的边远山村,搞个什么厂企、市场或物流中心,有谁来租用?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反观农业园区基地所经营的项目、品种属于投资相对少、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符合粤东西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律。

因此,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建成"一村一基地",是我市尽快完成对口帮扶汕尾市"双到"扶贫任务的主攻方向和主打任务,是实现贫困地区长效稳定脱贫的有效方式。

二、充分论证"一村一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按照扶贫开发"双到"的规定时间、任务要求,根据汕尾地区的实际,我认为,建设"一村一基地"是实现速效、长效脱贫的必由之路。可行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汕尾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这就为"一村一基地"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客观条件。汕尾地区虽属人多地少,全市人均不足0.3亩,但由于外出打工、创业人员多,造成留守劳动力无法应对农业耕种,普遍存在转包、弃耕或部分弃耕。

因此,只要我们工作组和村两委认识到位,下足决心,通过土地流转、反承包办法,每村从农民手里取得100亩左右的耕地作为农业生产基地应当无多大问题。要想达到整合土地,发展农业园区、基地,首先要向农民讲清政策,农村土地流转的五种方式是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所以有充分的政策依据;其次,农民合作组织的土地流转到村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产业布局,不能理解为村委会又要收地,而是代表农民经营土地,农民在土地流转后自己不用耕作,所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利润分红比流转之前都要高。

二是当地现行土地转包租金相对低廉,这就为"一村一基地"的建立减轻了租用土地的成本。目前汕尾地区的农业土地反承包租金每年每亩仅为150元-500元。因此,只要下定决心,土地租金应当不会成为我们开展土地流转、整合资源建设农业生产基地的障碍。

三是农业产业基地生产项目选择性多、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可以实行长短结合,着眼当前的战略,按照中山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除了生产周期长的花卉苗木、木本水果外,许多项目、产品完全能够实现当年投资、当年见效。

四是农业基地项目既适合本地贫困户合作经营,也适合本地经营大户与村委会、与农户合作经营,更适合村级集体经营。尤其经营"123"粮食工程项目,属于一次性收获的大宗农产品,且属于国家战略物资,近年产品销售价格稳定,市场风险不高。

五是"一村一基地"建设可以有效改变落后地区干部群众的观念。一个地区观念的落后必然导致全方位落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让少量有技能的人从事农业经营,第一产业结构比重大幅度降低,并且必须走园区化、基地化、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只有这样,农业基础设施才得以改善,农村科技、农业机械才能得到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才有保障,农村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实践证明,土地过于零散,生产单位过于分散,虽然能满足每户农民有地耕作,但这并不代表农民可以仅仅依靠这一亩几分地就能过上好日子。

能否通过土地流转或村委会向农户反承包土地,打破这里农村至今仍然维持的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效益不高的经营体制格局,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体制上的保障,实现落后地区的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我们开展"双到"扶贫实现快速脱贫、长效脱贫的关键。

六是"一村一基地"的建立,可以起到直观的示范效应。这一举措能够有效实现落后地区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创业。前面讲过,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什么都向外边跑?究其原因就是落后地区始终没有打破过度分散经营的体制,每户都守着一亩几分地,效益太差,农民无心经营,外出打工、创业成了贫困地区的一种趋势。

这种情况下,通过新一轮的"双到"扶贫,以强有力的领导和较好的外部财力为支撑,脚踏实地,每个贫困村都建设好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基地,实现亩年收入一万几千元,农户不跟着干才怪。

我们千万不要老是埋怨当地干部、群众观念落后,你要让群众信服你,跟着工作组、村两委干,别指望开一两次会议、上门敷衍几句就能奏效。必须向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范例。我们从中山市横栏镇三沙村、五沙村发展花木基地和一些村的农民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影响带动全市这两大高效产业发展便得到证明。

七是"一村一基地"建设为贫困地区留下不可多得的经验财富。5月16日-18日,省扶贫办主任林果先同志带队到汕尾地区对中山一村一基地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先后看了坦洲、黄圃、板芙、国税、工行等联合工作组的一村一基地建设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山在对口帮扶汕尾地区过程中,全面推行一村一基地建设,富有特色、效果明显,选准了长期脱贫的路子,通过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帮助落后地区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实现五个留下:留下一个好的班子,留下一种好的发展理念,留下一个好的发展平台,留下一笔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留下一套好的管理机制。

林主任说,"中山的扶贫开发后来居上,并走在全省的前头,为全省的扶贫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三、重点实施"123"粮食工程

"一村一基地"建设,经过各驻村工作组的动员组织和实施,已初见成效,目前两县一市计划建设农业项目、基地共计119个,其中在建和已建成基地98个、面积1.4万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如我们大力推广的国税局帮扶海丰县黄羌镇合门村的103亩黄花菜基地,坦洲镇帮扶陆丰市城东镇炎围村的100亩"123"粮食基地,黄圃镇帮扶陆丰市八万镇高塘村的120亩淮山、茄瓜种植基地,都足以证明我们力推"一村一基地"选对了发展模式,已经被当地各级干部、扶贫部门和群众认可。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推广实施"一村一基地"过程中,既要因地制宜,选准稳妥、效益高的项目,又要选择适应性广、示范带动性强,群众易掌握、贫困户参与度高的项目,切忌搞应付了事,更不可做门面功夫。

我们并不反对一些帮扶单位发展黄牛、生猪、家禽等畜牧养殖和水产品养殖项目。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省委省政府作出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的要求是实现贫困地区的村和农户长效脱贫。

帮扶期间,我们大可以通过送种苗、送饲料、提供技术指导等鼓励就业实现短暂脱贫。但是,一旦工作组撤出后,他们怎么办?缺乏后续资金的帮扶,其结果必然回到从前的状况。总之,这种短期行为是与扶贫开发的宗旨相违背的。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项目可以从根本上实现长效脱贫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全力推广实施已被中山市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效益又高的"123"粮食工程项目。何为"123"粮食工程?

第一,该项目是改变南方地区传统水稻两造(汕尾地区大多为一造)的耕作模式,实行水旱轮作,稻、薯、玉米相结合,使一年的农时季节、气候等空间条件得到最大的发挥与利用,是传统粮食生产方式的最佳改变,已经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我国南方地区从事粮食生产模式的重大改革。

第二,从客观上讲,"123"粮食工程项目是完全符合汕尾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的。按照汕尾地区的广大农村的实际状况,我们建议每年5月下旬,如果属水田的话,插植超级稻黄华占,若是缺乏水资源的25度坡以下山地,可放弃中稻,在2、3月份种植红薯,这两种产品均可在9月底收获,接着即整地,确保在10月中旬完成冬种马铃薯的种植,在来年的2月底之前收获产品,接着种植经过提前培育的袋苗甜玉米,确保在四月底收获产品。

如此轮作,实现一年三造应当无多大问题。

第三,实施"123"粮食工程项目,有利于连片耕作和先进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我们提倡粮食生产应走适度规模发展道路。从事三造不同的农业生产项目,以目前国内的农机设备,大多数生产耕作程序都可以实行机械化作业,我们中山市就有20人负责耕种1600亩水稻、5人管理500亩马铃薯的范例。什么碎泥机、起畦机、培土机、薯类收获机、插秧机、喷淋、滴灌等一应俱全。

第四,与其他农业产品经营相比,实施"123"粮食工程,市场需求量大,其产品销售价格稳定,性价比高。因为这三种食用农产品属于大宗农产品,产量高,除甜玉米之外,其余3种产品储存期长,不会造成"谷贱伤农"的现状。

根据近年市场供求关系分析,春收甜玉米一般年份的价格维持在每斤1.5元至3元之间,亩产量为2000斤左右,亩产值在3000元至6000元;中稻黄华占亩产量一般在1000斤左右,售价每斤2元,亩产值2000元左右;若选择春季种植红薯,亩产量约为3000-6000斤,每斤售价在0.

5元至1.5元,亩产值3000元至5000元;种植冬种马铃薯一般亩产量为4000至8000斤,售价在1元至2元之间,亩产值在4000元至8000元左右。扣除成本投入,每亩年纯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

第五,"123"粮食工程项目,既可适合农户分散种植,又能适合村级集体连片种植。由于玉米、超级稻或红薯、马铃薯这几种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不算很高,所以比较适合农户种植,而规模种植则比较适合村级集体经营。我之所以提倡由村集体经营,主要是因为在扶贫期间,村两委干部除了正常的行政事务管理,还可以腾出人手专门负责管理农业基地事务,工作组除了进村入户,应该也有精力配合当地两委共管生产基地业务,这是培养锻炼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的最好平台。

只要我们肯担当,由村委作为经济法人,反承包农户100亩左右土地,指定2名村干部,与驻村工作组一起并肩作战,按照我们提供的技术管理规程,直接管理项目,把项目涉及到的有关规划、品种布局,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机购进、生产用工、产品销售等工作包揽起来,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只要建立好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实行公开、透明管理,明确项目责任人,就一定能够一炮打响、获得成功。村级集体经营"123"粮食工程,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要解决技术人员问题。进入冬种马铃薯生产阶段,可以从邻近的惠东县或在中山市聘用一名有经验的农业师傅,实行定额工资加超产奖励办法。建议聘用的技术人员给予每月定额工资3000元,亩产量超过5000斤以上实行三七分成,村占大头。

二是解决投资保障问题。据测算,从事"123"粮食工程项目,按机械化操作,每亩投入需3000元左右,这笔资金必须由帮扶责任单位筹措,划入当地县(市)扶贫专账,由驻村工作组按实际需要申请使用。

三是解决好项目用地问题。各驻村工作组、村两委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以求得当地群众支持,为了避免阻力,条件不具备的地方最好暂时不要提土地流转。通过协商,以村委名义并以高出当地现行租金,租用农户责任田,使用权越长越好。

四是解决好利润处置问题。首先,在收入中先扣除成本投入,作为下年度的再发展基金;其次,对于纯利润收入,建议30%留作村级集体行政办公开支,60%用作本村贫困户人口分配,10%用于奖励村两委干部,以此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收入,提高他们从事农业基地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五是解决好当地农民参与问题。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和推广"123"粮食工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基地建设,在当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农民都充分认识到不用离乡别井外出打工也能奔康致富,让他们懂得珍惜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主动参与到"123"粮食工程项目的经营,实现就地就业、创业。农民的参与度高,就等于有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这种氛围一旦形成,落后地区的脱贫乃至奔康致富就大有希望。

六是解决干与不干的问题。既然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安排,那么就由不得你不干。所谓政治任务,就是不讲价钱,只讲完成任务,而且还要高质量完成任务。既然大家明白了实施"一村一基地"建设是实现长效脱贫的必由之路,那么,就要求我们各驻村工作组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想方设法,排除阻力,务求尽早、尽快落实资金、落实土地、落实计划、落实管理队伍,全力推进,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立即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