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一战成名的6个军

2017-07-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地区,为了挽救华北危局,刚刚由红军改编成的8路军在***,***的率领下东渡黄河,挺进山西抗日前线.自从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也打过几个胜仗,像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偷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等.但正面战场上的***军队,依然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其固守的防线一再被突破.到1937年底,太原失守,晋绥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一段落,***的几十万大军已经完全崩溃,成了散群之羊,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日军则如崩堤之洪水,迅猛地向晋西.晋南进犯,在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地区,为了挽救华北危局,刚刚由红军改编成的8路军在***,***的率领下东渡黄河,挺进山西抗日前线。

自从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也打过几个胜仗,像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偷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等。但正面战场上的***军队,依然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其固守的防线一再被突破。到1937年底,太原失守,晋绥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一段落,***的几十万大军已经完全崩溃,成了散群之羊,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日军则如崩堤之洪水,迅猛地向晋西、晋南进犯,在1938年初的月余间,便将长治、临汾、风陵渡等要地抢在手中,然后肆无忌惮地沿邯长路继续向晋西、晋南挺进。

为了钳制向黄河河防进攻的敌人,策应八路军115师、120师在晋西和晋西北保卫后方的作战,刘邓率领的129师奉党中央和***同志指示,将主力适当集中于邯长路上,寻机打击敌人。

386旅隶属于由刘邓率领的八路军129师,是一只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1933年7月,以红73师为基础扩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1军,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兼军长,张广才任政治委员,下辖第91、第92、第93师,近万人。1934年11月部队进行整编,孙玉清、余天云先后任军长,曾传六、詹才芳先后任政委。1935年3月,红31军参加了强渡嘉陵江战役,此后,参加长征,部队屡历险境,往返雪山草地,英勇奋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胜利到达陕甘苏区。这一时期,红31军转战湖北、河南、安徽、陕西、四川、西康、甘肃、宁夏等省,参加了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长征,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37年8月,红31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陈赓任旅长,王新亭任政治委员,下辖第771、第772团。9月,第386旅在师部率领下进入晋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参加建立以太行地区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

386旅将星云集,部队在晋集中时,就迎来了大名鼎鼎的***。面对着这员红军时期的虎将,陈赓和王新亭一时感到有些为难。他们都知道***这人脾气暴躁,不好说话,但是打仗勇猛,这样一个长期当一把手,习惯自己说了算的人,来这里只当一个副旅长,关系怎么处?他会服气吗?所有的人心里都没底。特别是听说在延安清算***的错误时期,***是转弯转得最晚的,为此还和一方面军甚至和***都发生过冲突,而且,386旅的干部、战士大都是四方面军的,主官陈赓虽说也在四方面军呆过,但毕竟时间短,他应该是一方面军的干部。而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的干部在长征时,关系并不好。想到这里,大家一时觉得还真无发安置这位许和尚。

在欢迎***的会上,由于大家都是熟人,气氛还是很融洽的。但话题一说到领导分工,就不知道如何开口了,主持会议的王新亭斯斯艾艾地说:

“今后我们大家要服从陈旅长的指挥,不能搞山头主义。”说这话时,他看了看***一眼,继续说:

“在服从命令方面,在坐的要作表率,不能有不服气的情绪,各副职的分工;老许,你有什么要求吗?”王新亭自认为自己的话是够客气了,不想***猛地站了起来,把桌子一拍,说道:

“你们也太小瞧人了。”说完,***扭头走了出去。大家被他这一手搞愣了,纷纷议论说:

“这个许和尚,脾气怎么这么大?”

“这以后怎么合作?”正当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的时候,***走了进来,然人称奇地是他两手各抓着一个石狮子像,那是放在门口的。大家不知道他葫芦里要卖什么药,只见***把石狮子往地下一扔,大声地说:

“我***是党的人,到386旅是来出力的,没想到要争什么位置,不要担心我会抗命不遵。”陈赓一听,猛地拍起了手:

“好你个许和尚,快人快语!我赞同你!”王新亭也说:

“是我多虑了,这样吧,大政方针由旅长拿主意,战役指挥由许副旅长协助。”***晃着脑袋说:

“行啊,只要能打鬼子,怎么着都行。我没意见。”一场风波就这样散去了。386旅有了***,真说得上是猛虎添翼,全旅上下,憋足了劲要和日本鬼子干一仗。

1938年3月13日,山西武乡一个小镇的学堂里,129师正在举行高级指挥员参加的作战会议。面对极其严峻的局势,与会者每个人的神色都十分凝重。参加会议的有副师长***,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386旅旅长陈赓、政委王新亭,385旅旅长***、政委***。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和争辩之后,***师长作最后总结发言。他语音沉稳地说:

“邯长公路横贯太行山脉,是经由晋东南到晋西南的交通要道。日军在沿途各县均有设防,其分布是:涉县108师400余人,黎城有骑兵1000余人,是108师团的重要兵站基地;潞城为108师及16师团2000余人。我们已经很清楚,日军一处受袭击,他处必定来援的规律,因此,对下一步的战法,大家虽然有多种多样的设想和方案,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由于我军同日军兵力、火力等方面的强弱差距,大家都不同意强打硬攻,最好的办法是打援敌,这是我们行之有效的老战法。问题是,围攻哪个目标最容易调动敌人呢?我看围攻黎城,引诱潞城之敌出援而于中途歼灭之,这个方案可靠性最大……”

“在邯长路上,武安、涉县等城镇十分重要,但它们离我军主力集结地域较远,我军若远距离开进,既劳师费时,又容易暴露意图。在敌后行动,一旦被敌人发现了我们的意图和行踪,就会立刻陷入敌人的重围……”他停顿了一会,好让自己的话给在坐的人留下印象更深一些,然后接着说:

“还有一些同志坚持打潞城,虽然潞城离我们较近,极便于隐蔽接敌,但这里是日军精锐部队103师团和16师团的大本营,驻有数千重兵。我如贸然进攻这一目标,恐难迅速奏效,一旦僵持不下,被敌人在这里粘住,那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把攻击目标选择在黎城,情形就大不一样,这里只驻有日军1000余人,属108师团的一个分队,兵器火力相对较弱,一旦接火,我们进退自如,不会让敌人粘了我们的牛皮糖。另外,这儿是日军重要的兵站基地,日军进行晋西会战的粮食、辎重、武器、弹药几乎都存放在这里。因此,只要我们在这里一动手,保管敌人立刻调动潞城之敌前来救援,我们吸敌打援的方案就可以得以顺利实现。”

***师长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把大家说得频频点头,都深表赞同,战斗方案就这样确定下来。由***率385旅769团佯攻黎城,并阻击涉县的小股援敌;另两个团为预备队,在这里大造声势,设饵“钓鱼”,以引诱潞城日军前来增援。陈赓率386旅三个团,在潞城至浊漳河畔的潞河村之间设伏,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接着,大家散会抓紧组织战前准备去了。

晚间,作战股长周希汉把刚刚侦察到的情况向陈赓作了汇报:根据最新情报,敌人在潞城的兵力已经增加到3000人,而且还有数量可观的坦克和战车,很显然,日军正在筹划着新一轮进攻。

陈赓听到消息后,越发感到刘师长决心的正确。但同时,也感到了肩上压力的沉重。此时,386旅的指战员们出生入死,英勇奋战的历史不断浮现在陈赓的脑海。他们大多是来自东江,湘南一带的农民子弟,士气高昂,战斗力强。身上的军装,从红军时期脖子上带着红巾带,后背大斗笠,到现在八路军时期,身着***整齐,统一的军服。唯一改变的是与之作战的敌人变成了更强悍,凶猛的日本侵略军。不曾改变的是他们让敌人胆寒,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师长陈赓的眼里,他们随时拍打着磨的发亮的枪托,瞪着一双虎眼,好象随时都在等待着战斗命令,扑上去与敌人撕杀。

第二天上午,386旅举行团以上干部讨论会,会议的焦点,便是伏击地点的选定。伏击地点离黎城太近,怕日军一旦冲破包围,我攻城部队立刻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离潞城太近,敌人一旦发现情况不妙,又会调头跑回城去。可两城之间的大道边,几乎都是平坦的庄稼地,既没有险峻的山峰,也没有狭窄的山谷。大家围坐在地图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到一个地方:神头岭。

从图上看,这儿的确是伏击敌人的好地方,有高地,也有矮坡,公路从沟底通过。虽然沟不算深,但在平原上打伏击,这已经是最理想的地形了。

此刻,陈赓捋摸着脸腮上黑密的胡子说:

“刘师长常讲,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靠地图吃饭要饿肚子的。我看,会就先开到这儿,马上备马,咱们先去现地看看再说……”

10多分钟后,一行人各骑一匹战马向神头岭驰去。

在潞河村边,大家下了马,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和道路,一边隐蔽地沿公路北面的山梁而行。只见邯长路跨过浊漳河,蜿蜒而来,一会儿跃进底谷,一会儿又爬上山腰。所谓跌进底谷,谷并不深;所谓山腰,山也不高。这谷这山藏个把连百十人还可以,可要打大规模的伏击战,显然太狭小了。翻过一座山包,神头岭便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从图上看,公路应该从沟底通过,公路两边有数十米高的大雨冲涮形成的山脊。可眼前的情形却大相径庭,公路不在沟底,而是铺在一条光秃秃的山梁上,山梁的宽度不过一二百米,路两边地势虽比公路略高,但没有任何隐蔽物,紧贴路边,残留着以前***军队修筑过的工事,山梁北侧是一条大山沟,沟对面是申家山。山梁西部有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那就是神头村。再往西,就是微子镇、潞城了。

明摆着,这样的地形是无法埋伏部队的,这里既不好隐蔽,战斗时攻击队形又难以展开。北面是深沟,又不便于预备队运动,搞不好,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怎么样,没白跑吧?粗枝大叶要害死人噢。凭着一张旧地图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这可怎么办呢?放眼四望,整个邯长路上,没有一个适合打伏击的地方,有的同志心里发急,陈赓却在那些废弃了的旧工事中来回走动着,细细打量着,认真地标记着,有时还会皱起两道浓眉,目光痴痴地凝视着远方。

晚上,作战会议继续进行,等大家发了一通牢骚后,陈赓出语惊人:

“我看,这一仗还在神头岭打。”

“神头岭?!”大伙惊异地喊出了声。

“一般讲,神头岭打伏击确实不是好地方,我们这样认为,敌人肯定也这样认为。地形不险要,敌人就会麻痹,这正是我们出其不意伏击敌人的好地方。当然,打伏击嘛!要有隐蔽接敌的地形。虽然那儿山不高,坡不陡,但却有***给我们留下的一些残弃工事。这些工事近的离公路几十米,最远的不过一百米。敌人对这些东西早已司空见惯了,如果我们利用这一点,巧妙地把部队提前隐蔽到工事里,敌人是很难提前发现的。山梁狭窄,不便于作战部队展开,可敌人呢,在我们的突然打击下,他们更无法展开队形进行还击呀。请问,在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有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