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怎么读 今天报纸怎么做杨绛去世新闻?兼谈突发新闻报道的三个战场

2018-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昨天(5月25日)晚上,我推送了一篇<杨绛去世引发5小时新闻大战,谁抢得先机?谁做得最好?>,说的是新媒体端口怎样抢发这条"突发新闻"的,包括凤凰网.今日头条.腾讯.新浪.网易这样的纯新媒体,也包括传统媒体办的新媒体端口,比如澎湃.广州参考.南方 等等.这是突发新闻竞争的"第一个战场",持续的时间大概也就是两三个小时.比如杨绛去世这事,最早的凤凰网1时24分发出,之后几分钟,澎湃.腾讯.网易.今日头条都发出了快讯,再迟钝的媒体,如果3时30分之前

    昨天(5月25日)晚上,我推送了一篇《杨绛去世引发5小时新闻大战,谁抢得先机?谁做得最好?》,说的是新媒体端口怎样抢发这条"突发新闻"的,包括凤凰网、今日头条、腾讯、新浪、网易这样的纯新媒体,也包括传统媒体办的新媒体端口,比如澎湃、广州参考、南方 等等。

这是突发新闻竞争的"第一个战场",持续的时间大概也就是两三个小时。

比如杨绛去世这事,最早的凤凰网1时24分发出,之后几分钟,澎湃、腾讯、网易、今日头条都发出了快讯,再迟钝的媒体,如果3时30分之前还发不出稿,那就基本上不用干了。

在这个"第一战场",发稿的平台以各家媒体的APP为主,因为是自己的平台,发稿和审核流程都在媒体自己的控制之下,时效有保证。当然也有通过微信公众号发稿的,但是因为一般的媒体公众号一天只能推送一次(有的可以推送3次甚至7次),而且推送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下午四点到六点之间,1点半知道的杨绛去世的消息和微信推送时间不一致,所以在突发新闻的发布上面,微信公众号是有劣势的,APP更加好用。

今天的报纸是怎么做"杨绛去世"这条新闻的?

新闻发生3个小时以后,具体到杨绛这件事上,就是晚上六点半以后,那就是各个自媒体的天下了,六点半到睡觉前,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关于杨绛的文章,这是这个新闻的"第二战场"。

这些文章的内容主要聚焦在生平往事和作品的评析上,其中不乏过往的文章,比如,知名"史记体"写手、也是我的好朋友"刘备我主"就在晚上十一点多推了一篇《史记:杨绛传》,阅读量很快就过了万。

就我的感受而言,"第二战场"的形成和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朋友圈直接相关,甚至就是建立在这两个产品的普及上的。在没有微信的时候,微博上就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因此,微信是第二战场的"主阵地"。

入夜以后特别是凌晨以后,自媒体的写手们都睡觉去了,这个时候就到了传媒纸媒发挥作用的"第三战场"了。当然了,纸媒的编辑记者在这之前也一直在忙碌,只不过受制于纸媒的出版周期,他们的成果要在凌晨以后的第二天才得以与读者见面。

因为昨天关注了杨绛去世这个事,今天早上我专门打开了全国9家有代表性的报纸的电子版,看看各家同行在这条新闻上的不同处理方法。这些报纸包括中央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的新京报、京华时报,上海的文汇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以及广州的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

总体来看,各家报纸在纸媒上呈现的内容比昨天在自己的新媒体端口上呈现的内容要多一些,虽然多得不是很多。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东方早报》关于杨绛去世的事,一个字没提,估计是觉得该报道的在昨天的澎湃上已经报道完了,没有必要再花费宝贵的版面资源去重复"昨天的故事"。

另外的8家报纸都投入了比较多的版面来做杨绛去世,一般都是两个版以上,多的有五六个版,就算是惜墨如金又有种种级别、身份考虑的《人民日报》都拿出了三分之二个版给了杨绛。

版面虽然投入都不少,但是"版位"安排上却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在文化(或者文化娱乐版,视报纸的定位不同而不同)版上刊发,版面比较靠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京报、京华时报、新闻晨报都是这么安排的;另外一种是在"要闻"版上刊发,版位很靠前,这样安排版面的是广州的两家报纸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这三家是传统的党报,版面安排的时候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放在文化版上市比较稳妥的做法。新京报、京华时报、新闻晨报三家是典型的都市报,基本上根据新闻性来决定版面,三家全部放在了文化娱乐版。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在过去20年市场化办报环境的熏陶下,像这种名人去世一般看得都比较重,惯例都是在要闻版处理。

广州日报的"杨绛去世"报道

从内容上来看,虽然上面说过大家都在试图超越自己在昨天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因为毕竟是后手的报道,要比网上的东西多一点内容或者多一点不同的角度,但是总体来看,多出来的内容和角度并不多。

不过,有几条稿,我印象比较深刻。

一条是《文汇报》的《目送杨绛先生,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上路》,是该报的首席记者王彦写的,通过采访和杨绛熟悉的若干人,写出了杨绛生前的一些生活细节,类似于昨天徐泓所写的内容;另外一条是《光明日报》驻苏州记者所写的家乡学校对杨绛的纪念以及该报数名与杨绛生前有来往的记者的回忆;还有一条是《广州日报》组织了几位中文系毕业的俊男靓女回忆读书时对杨绛作品的回忆;最后一条是《新京报》刊发的评论,叫做《纪念作为知识分子的杨绛》,这好像是唯一一篇以评论的形式做的报道。

由此可以看出,媒体及其记者日常的积累对于做好这样的报道是非常重要的,《光明日报》、《文汇报》一直以来都是定位于知识分子看的报纸,和文化知识界有很好的交情,在关键的时候就可以写出一些鲜活的稿子。

相反,临时接触这个行当的记者就没有办法写这样的文章,特别是在杨绛这个人如此特殊如此低调处理自己的后事的情况下,就更难了。因此,到目前也没有看到诸如"杨绛生前最后5天全纪录"、"医护人员眼中的杨绛"、"保姆吴阿姨眼中的杨绛"这样的报道。

"第三战场"的情况大抵就是这样,于我而言,没有大的意外,也没有特别大的惊喜,是一个很正常的报道。

如果把视线聚焦于突发新闻的全部三个战场,那我想说的是,在目前的媒体环境下,"第一战场"是最主要的战场,在这个地方要尽量快尽量准;"第二战场"值得挖掘的空间还很大,特别是怎样充分利用好媒体所办的微信公众号,在事件发生后3到6个小时的区间里推送一个"微信号外",在众声喧哗的自媒体里抢的一席之地;至于"第三战场",那确实要在深度和角度上做文章。

无论哪一个战场的战役,要做好都不容易,都需要扎扎实实拿出自己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