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简介 蒋介石次子蒋纬国奇特的情感历程
作为蒋介石次子、蒋经国弟弟的蒋纬国,经历颇为传奇,他少年立志从军,在德国留学期间曾以军官候补生的身份进入德军山地部队服役,然后又在慕尼黑军官学校接受基层指挥员训练,参与了德奥合并以及德国占领捷克苏台德区等重大事件,曾前后见过希特勒三次。他的婚姻生活也一波三折,终生仰慕钱学森夫人蒋英……
孙中山为蒋纬国起名
蒋纬国原名建镐,其兄蒋经国原名建丰,本是为了纪念蒋介石这一房的"丰镐房"所取的名字。后来,兄弟俩都更了名,在台北举行的孙中山诞辰124周年纪念会上,蒋纬国披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蒋纬国说,他与蒋经国、戴安国、金定国的名字都是孙中山起的。他还感慨道,如今,蒋经国、戴安国都已去世,金定国杳无音讯。从童年起就结下的伙伴,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现在只剩下他一人。言语之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戴安国是戴季陶的儿子,金定国是金诵盘的儿子。蒋介石、戴季陶、金诵盘都曾是孙中山看重的部下。有一次,戴季陶见孙中山情绪很好,就提议请孙中山为他们的孩子重新起名,孙中山高兴地答应了。几天之后,孙中山告诉他们,孩子的名字想好了,他说:"我们这一辈人,举义打天下,是为了建立共和国,那么,孩子们应该是国字辈啦。四个孩子的名,就叫‘经纬安定’好了。"于是,蒋、戴、金三人的四个孩子,按年龄排列,分别叫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金定国。
人们对蒋、戴二人很熟悉,对金诵盘了解不多。金诵盘出身名医世家,他本人也是一代名医,常给孙中山看病。黄埔军校创办时,孙中山邀请他出任军校军医处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任卫生勤务部部长。他还曾代表重庆国民政府赴延安慰问八路军,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热情接待。金定国是金诵盘的独生子。新中国成立时,金诵盘父子均未去台湾,留在了大陆。
当蒋纬国在孙中山诞辰纪念会上怀旧的讲话经上海《新民晚报》报道后,金定国的儿媳给报社来信,称金定国还健在,已改名叫金勉之,住在安徽合肥。那年金定国已经74岁,但身体还很好。
消息传到台湾蒋纬国那里时,蒋纬国非常高兴,立即写信给他,并随信寄去自己的彩色近照一张,还在彩照上用小楷亲笔题了赠言:"定国如握,初次得获通讯,纪念万里寻亲。"金定国接信后,非常激动,他说:"虽一别43年,兄弟的心是相通的,海峡两岸的接触日益增多,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诚望纬国兄为此努力,我也愿尽一份微薄之力!"
终生仰慕钱学森夫人蒋英
蒋纬国在柏林时,正逢国民政府派蒋百里将军赴欧洲考察军事。蒋纬国受国内指派,成了蒋百里将军的侍从官。蒋百里对这位仪表非凡的侍从官非常满意,在德国考察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一有空就跟蒋纬国聊天,非常欣赏他。
蒋百里此次到欧洲,还带来了三女儿蒋英。他离开时,把蒋英留在德国学习音乐。
据蒋纬国晚年回忆,当时有人向他提亲,对象就是蒋英。蒋纬国称,当时国内抗日战争正在进行,自己很快就要回国抗战,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因此不想此时考虑婚姻大事。但言谈话语之间,还是难掩他对蒋英的仰慕。
在钱学森赴美留学时,蒋英与他并未正式订有婚约。此时,同在柏林生活4年的蒋英、蒋纬国应该有交往的机会,他们年龄相当,又都是独自在异国艰苦求学,但他们却没有走到一起,只能说是没有缘分。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正是他们没有走到一起,才有了蒋英与钱学森的"绝配"。如果钱学森不是与蒋英结婚,他回国的难度就会更大。因为从钱学森回国的曲折过程来看,起关键作用的是蒋英躲开美国特工的监视,偷偷写给在比利时妹妹的那封信。这封信辗转寄回国内,周恩来就是拿着这封信,才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放钱学森回国。从钱学森回国后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来说,蒋纬国应该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痛失最爱的石静宜
回国后的一天,蒋纬国应朋友之邀夜游嘉陵江。夜色渐浓,忽闻江上飘来歌声,蒋纬国突然萌生出一种厌恶感。他快步走出船舱,愤然低声骂道:"商女不知亡国恨"。没想到,这句话竟被一位妙龄少女听见,并由此对蒋纬国产生了好感。
这位少女不仅相貌姣好,而且还是当时国内数一数二的大财阀、纺织大王石凤翔的千金小姐,名叫石静宜。这位石小姐对蒋纬国一见倾心,此后,她四处打听蒋纬国的行踪,创造一切机会与蒋纬国见面。
蒋纬国从德国回来不久,蒋介石又命他赴美入陆军航空战术学校受训。蒋纬国前脚赴美,石静宜后脚追去。异国见故人,又是这样一位举止端庄的美女,蒋纬国很快就坠入爱河。回国后,二人成婚。
婚后的石静宜挥金如土,一次过生日,仅从法国购衣物一项,就花去黄金700两,连宋美龄都不禁咋舌。蒋纬国官阶不高,俸禄有限,哪来的这些钱呢?原来,石静宜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她的一切开销都由娘家支付,从未花过蒋家一个铜板。而信奉"为生活而工作"的蒋纬国,对此也从不干涉。
石静宜挥金如土的背后,是她对自己多年未育的难言之痛。婚后,蒋、石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只是石静宜怀孕8次都流产了。在蒋纬国36岁那年,石静宜第九次怀孕。这次经过精心保胎,终于到了分娩之日。可由于主治医师处置不当,孩子胎死腹中。蒋纬国痛心不已,将死胎带回家中,久久不愿安葬。
石静宜受此打击,身体非常虚弱。不久,心脏病发猝然离世。蒋纬国伤心欲绝,用石静宜所遗财产,创办了"静心小学"和"静宜女子英专",亲任两校董事长,以为纪念。
追得大美女邱爱伦
为了尽快让儿子从丧妻之痛中解脱出来,蒋介石再次派蒋纬国赴美受训。在美期间,戴安国带蒋纬国四处散心,在一个酒会上,蒋纬国认识了一位中德混血的美女邱爱伦。
蒋纬国与邱爱伦的交往并不顺利,主要是由于邱爱伦的父亲从中阻碍。邱爱伦的父亲是位华裔巨商,娶了一位德国女子,因此,邱爱伦身上既有西方人白皙的肤色和深邃的大眼睛,又有东方人典雅的仪态与举止。见自己的爱女对蒋纬国动了真情,而且蒋纬国还请戴安国做说客登门提亲,邱老先生不仅避而不见,还劝说女儿道:"我只是个商人,从不参与政治。况且现在蒋介石偏安孤岛,自身难保,你还是不要理他的好。"
蒋纬国没有灰心,此后的几年,他不停地给邱爱伦写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四年后,蒋纬国终于抱得美人归。他们在日本成婚,戴安国为他们主婚。
婚后四年,邱爱伦为蒋纬国生得一子。79岁的蒋介石大喜,为这个最小的孙子取名蒋孝刚。这一年,蒋纬国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
邱爱伦习惯了西方的自由生活方式,在生下蒋孝刚后,便移居美国。蒋纬国只好经常搭飞机往来于我国台湾和美国之间,被人戏称"太空人"。
蒋纬国去世后,没有追随父兄暂厝大溪,而是按他生前愿望,与原配夫人石静宜合葬。
2007年,邱爱伦女士曾到苏州蒋纬国与姚氏夫人所居住的旧宅参访。虽然这里早已成为一座五星级宾馆,可初次来此的邱爱伦对这里的情况似乎非常熟悉,如对二楼房间里的原有布局、姚冶诚的佛堂、楼房东侧的古井等都了如指掌。可见,蒋纬国生前曾多次向她谈到这里。参观当日,邱女士还开玩笑地说:"这房子的地契我们到现在还保存着。"真可谓"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