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与党有不解之缘”—彭湃后人访谈录
昨日,本报“广东省纪念建党8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粤东采访小组来到汕尾市,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记者采访了彭湃后人彭小健和彭丹,请他们谈谈彭家与党的不解之缘。
彭丹(彭湃的孙子):我要建最优美的风景区
我是1992年从广州调动回来的,现任汕尾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一家4口人、四个地方,彭丹的爷爷就是彭湃,他是从香港回家乡搞旅游开发的,彭湃是在上海被害的,而我的爷爷,即彭湃的二哥,是在广州的东较场被枪毙的。
这可能有点宿命,我们两人的父亲又都是文化大革命死的,都刚40出头。我们家爷爷那一辈,除了彭湃,还有6位兄弟,大哥没有参加革命,其他人都参加了。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像我们这种富有之家,大革命期间除了孩子,都参与了大革命,包括送送信件。两代人中,寡妇很多,彭湃那一代人年纪最大不超过35岁,“文革”期间死了8个人,彭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真有不解之缘。(说到这里,他哭了)。
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彭家,我的叔叔、父亲都是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
当然,说到彭家,我的看法是:彭湃流传在社会上的故事不多,感动人的地方在于,很多人没有饭吃才去革命,彭湃虽然出生在大地主家,他却抛弃千万家产,把地契全部烧掉,把土地分给农民,这一点在革命者中并不多。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说彭湃是“混进革命队伍的”,所以彭家最老的97岁最小的14岁都拉去批斗。你们问我们既然离开了家乡,带着忧伤,为什么还要回来工作,说实话,不管怎么样,我们对家乡始终有一种情结。
彭小健(彭湃二哥的孙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彭家
1980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留校教书,1984年在下海大潮中我也按捺不住下了海。1993年我去了香港,但我一直想回汕尾投资建设。我有个浪漫的想法,想在汕尾搞一个旅游区,所以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考察汕尾沿海。当时母亲、夫人都不赞成。这些年,来家乡投资受尽了挫折,但是一回到家乡,接触到家乡的空气,我又经不起诱惑。你们问我做彭湃的后人是否优越感?我母亲的告诫是:“你要夹着尾巴做人”。
其实,我们家里的人从政的很少,但我们都非常团结,保留着彭家的优秀品质。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汕尾的自然条件那么好,我要把红海湾建设成最优美的旅游风景区。(本报特派记者 杨士彬 李有祥 黄端 王溪勇)
■背景资料
【彭湃与海陆丰】
海陆丰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早在1921年7月,彭湃就在海丰传播马克思主义,深入赤山约一带农村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海陆丰人民于当年4月、9月、10月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在红二师的配合下,海陆丰工农武装1927年10月30日夺取政权,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今日海陆丰】
海丰县和陆丰县是汕尾市前身。1988年汕尾建市后,大力实施“工业立市”、“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努力增创外向型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海洋经济和农业经济四大新优势。去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7亿元,比建市初的1987年增长511%;农民人均纯收入3352元,比1987年增长478%。
目前,全市全市共投入170多亿元用于交通、通信、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新建地方公路、上等公路程达1775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