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流黄滨 话说“易流黄老师”:一个互联网 物流导航者的行与思
"我想说,物流透明不是物流企业愿不愿意的问题,是应不应该的问题,从物流企业赢得竞争的角度看,物流透明是应该做到的,从物流提高上下游业务协同的角度看,物流透明是基础。"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流")创始人之一、董事副总裁黄滨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据说,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不断地汲取知识,不仅富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远见卓识。今天记者采访的对象正是江湖人称"易流黄老师"的黄滨,他正是这样的人。
十年行业积淀大梦想从点滴积累
① 十年拼搏,稳坐细分领域头把交椅。2006年,易流董事长张景涛与黄滨在内的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开始创业,一眨眼十年过去了,经过十年的拼搏,易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物流透明管理,对我国物流行业的管理进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目前易流服务30000多家物流供应链企业,在细分领域处于第一的位置。且已经新三板挂牌,并进入新三板创新层。
"回顾十年创业路,最大的体会就是,既要有大梦想也要能从基础开始点滴积累。要相信自己对未来的判断,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此所谓因相信而看得见。"黄滨意味深长的说。
② 物流透明管理的逻辑何在?不得不说,物流透明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对中国公路物流行业认识不断深入的一个过程。
2006年9月,张景涛与黄滨等人在创办易流时,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用互联网解决公路回程配货问题。但当时现实告诉他们,这条路很难走通。
而在2007年,在经过他们深入研究发现物流行业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物流企业车辆很难管理,企业经营非常困难。
"经过充分思考和分析,我们发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司机活动对车主、货主多方是不透明的。"黄滨说,于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就考虑到把互联网、GIS、GPS、GPRS等技术集成起来,创新了一种应用模式,通过给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把采集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处理,最后和GIS结合,展示到互联网上,这样任何有权限的人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车辆的运行状态,也就是把车辆情况对司机以外的人透明!
就是这样,易流开始了他们的"物流透明之路"!
③ 透明管理会走向何方?在十年服务物流企业的经验基础上,易流团队不断提炼、总结、升华,根植于中国公路物流实践的物流透明管理理论体系横空出世。可以说,这一理论体系某种程度上,给中国物流产业的互联网化指出了方向,给中国物流企业的互联网化一个可行的路径。
对于这一理论体系的发展,黄滨认为,"物流透明管理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性的问题,我认为其逐渐会成为物流运作的行业标准。但物流透明管理也迫切需要一个理论体系来指导。"
"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一理论最终要走向透明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未来的社会经济活动就是生产制造、消费和连接这两者的透明一体化供应链(需求链),通过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拉动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我认为,物流透明管理理论会从两个方向演进发展。"黄滨说。
◎第一个方向:是实现物流过程全要素的透明连接,这个主要解决物流业务的数据化问题。
◎第二个方向:是在物流业务数据化基础上延伸出的很多数据化的应用,类似区块链、物流大数据、供应链优化都是这个方向。
物流透明理论,破解行业难题
① 高度前瞻是否影响"落地"?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2015年10月,《物流透明3.0》理论体系正式亮相。
而回顾前两个阶段,其中1.0侧重于对物流过程涉及到的(人、车、货、仓等)物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展示;2.0 侧重于对物流过程中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业务信息的流转透明,通过业务信息的高效透明流转,提高效率;而3.0则侧重于从需求驱动出发,构建全社会的透明供应物流系统,从整体上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但有一个问题难以避免,那就是越是高层次的理论,就越难以落地。
"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一定要有前瞻性和稳定性,前瞻性体现在它能够引领行业发展。"黄滨这样对记者说,当然,稳定性也是非常必要的,理论体系自身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论述,不能很随意地、碎片化地修订,如果一个理论体系经常性在变,那么它无法指导实践。
"但物流透明3.0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充分考虑了物流实践的复杂性、层次性,从物流基础业务开始,延展到物流系统,契合物流的规律,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黄滨强调到。
② 面临两大推广难度。
据黄滨所言,目前物流透明3.0也面临两大推广难度。
◎一是观念问题。相当多的物流企业,多少还有些习惯性思维,对物流透明本身的认识还不够。
◎二是投入问题。物流透明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或者说管理思想体系,它的具体落实需要完整的信息化系统支撑,谈到信息化,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投入,这个需要物流企业持续长期的投入,客观讲,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两本行业力作,助力企业走出迷思
① 通过写作,提高行业意识。兼具大学教授身份的黄滨,出书立撰也是其工作之一。2016年,他相继出版了两本有关物流行业著作,即《物流透明3.0》、《互联网 物流导航》。可以说这两本书对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写书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下,黄滨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
" 2009年的时候,我和公司同事共同编写了《运输过程透明管理》,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个小册子,但却得到行业很多积极的评价,从那时起,我就意识到,通过写书,传播我们对行业的认识,进而影响行业是个比较有效的途径。"黄滨这样说。
② 助力物流行业走出迷思。"随着雷军小米的巨大成功、滴滴的横空出世,物流行业进而陷入了对互联网前所未有的迷信和恐慌。我隐约感到这是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在黄滨看来,物流作为一个生产服务性的行业和手机、个人出行行业是有巨大差异的。
因此,物流企业纷纷做梦成为行业的滴滴,这显然是错误的。物流作为一个涉及环节众多的生产服务行业,简单套用小米或滴滴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黄滨觉得有必要把其对互联网和物流结合的一些思考整理提炼形成文字。有了这样的起心动念后,黄滨就开始行动。但黄滨有着自己创作理念,那就是坚持原创,不人云亦云,不复制粘贴。
另外,在黄滨看来,互联网和物流结合的规律是个时代命题,二者结合的规律也是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书籍都需要持续不断、与时俱进的完善。目前第一版本《互联网 物流导航》只是个开始,未来随着行业发展,会有更多的新思路涌现出来。
100场公开课,物流需要方向性"发声"
为了把自己对物流及互联网结合规律的认识和思考分享给广大的物流企业家,帮助他们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黄滨毅然决然做出另一个决定,那就是开设公开课。
"其实我2016年发起3年100场《互联网 物流管理创新》公开课程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想传播物流透明管理理念力求推动物流行业管理进步。"黄滨坦言,这还要回到我观察整个社会陷入一种互联网思维的热潮的问题上,照搬小米能否成功?没有人给出一个系统化的答案。
"我个人认为物流行业需要有人出来发声,给行业的互联网化进程一些可行的指导。但也有可能,很多人认为我是出风头,是沽名钓誉,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行业是需要的,我就坚持一场场做下去。"黄滨肯定道。
据介绍,2016年12月,是黄滨授课节奏最快的一个月,曾一个礼拜连续举办三场公开课!截至目前,黄滨的"互联网 物流管理创新"公开课已经开设了48场次,累积超过10000人参加课程。而且基本上在每个地方开设课程,都有跨省专程去听课的学员。另外,每次课程网络实名报名都在300人以上。
【对话黄滨】
现代物流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很多物流企业纷纷涉足平台已是不争事实,从而导致平台过热,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这些平台在发展中存在哪些共性的问题?
黄滨:平台过热是个正常现象。任何一个新事物在发展早期,都是过热的。这说明大家都在关注,同时又都在尝试。当然随着时间推移,认知越来越清楚,资源聚集越来越集中,那个时候,模式也就会稳定下来,就不会有这么多平台了。
在我看来,目前,这些平台面临问题就是缺乏相关物流资源的聚集控制能力。平台有多种,但不管哪一种,物流平台其从本质上是生产工具,那么你这个平台究竟聚集了哪些对物流生产过程有价值的信息?聚集了哪些对物流操作有价值的资源?这是大部分平台缺乏的。这也是平台的核心价值所在。
现代物流报:区块链技术不断得到行业重视,在您看来区块链对物流行业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一技术是否可以加速物流行业高效发展?
黄滨:区块链是一项新技术、新事物。我也围绕区块链做了一些功课,对区块链稍微有些粗浅的认识,从它的发展思路来看,其会对未来数字社会的运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我个人觉得,从发展趋势来看,区块链在物流领域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因为物流行业存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业务主体很多,物流运作能否高效的基础是各个业务主体的信用。而借助区块链技术,对构建一个良好的物流信用体系,进而促进物流行业发展是有意义的。
区块链技术的普及有助于推动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反过来,物流行业的数据化,也给区块链提供了发展的基础。但是,区块链的技术基础是信息化,没有完善的信息化基础,区块链也是无法落地的;没有物流业务的数据化,区块链在物流行业就是个概念而已。
现代物流报:目前我国高校物流教育是否存在问题?您有哪些建议?
黄滨:从高校物流教育角度看,我个人看法是,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有层次。
首先,基础层次,要立足于基本的物流操作。了解一些物流生产活动中基本工具的使用,基本的现场作业常识的训练和培养。而这个层次的问题在于,教学计划和具体物流场景的结合程度不够。
其次,中等层次,在基础层次上要有一定的工业工程专业素养,具备利用工业工程技术优化现场作业流程规范的意识和能力。这个层次按照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对应在大学本科物流类专业。
最后,高等层次,这类人属于非常稀缺,需求总量也很大。要具有系统工程思维,能够优化物流供应链系统,能够开展物流系统的规划,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到物流领域。而这个层次的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
现代物流报:开设社会公开课与给在校生讲课相比,给社会在职人员讲课时,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黄滨:社会公开课的授课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听课对象层次复杂,各自的需求不确定。他们更关注所谓的干货,更希望得到一些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思路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