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功与黄克诚 彭德怀与黄克诚:火辣与刚柔的交集
但黄克诚觉得这首诗写得太张扬,于是他找来彭德怀身边的工作人员,悄悄嘱咐道:"告诉你们彭老总,以后不要乱写,弄不好是要犯错误的。"大概是怕他们还没有充分领会他的意思,说完之后他又加上两句:"言多必失,言多必失!"
黄克诚的提醒,用意是极其深远的。因为那时,彭德怀已经担任了国防部长要职,在军内甚至党内的威望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此时的他,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众人的关注。
但有时提醒也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1959年的庐山会议,彭德怀接到通知后,本不想去参加的。黄克诚知道后提醒彭德怀:"这次会议是毛主席主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你是政治局委员,你怎么能不去呢!"然而,令黄克诚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这次提醒竟然结束了彭德怀的政治生命。
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打破了庐山的平静。没有多久,黄克诚被毛泽东电召上山。
见到黄克诚,体察入微的周恩来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你来晚了一步,如果你在7月14号以前上庐山,彭老总那封信就不会拿出来了。"
黄克诚后悔万分:何止是来晚了,如果由我来参加会议,庐山会议的风暴不是掀不起来了吗?
上山后他和彭德怀同住176号别墅。两人一个住东头,一个住西头。他们两人在庐山第一次见面时,彭德怀就问黄克诚:"我给主席写的信你看了吗?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黄克诚坦率地说:"我看了,这信写得不怎么样。有意见可以当面说嘛!写信干什么?信里有些提法和用词也不太妥当。"
黄克诚虽说是中途上山,但当时会议的大气候他是知道的。毛泽东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叫他上山?他也是明白的。毛泽东叫他上山来自然是要他讲话,讲话也自然是要按毛泽东的意思来讲……
明明知道这些,但他仍坚持真理,秉公直言。他对会上讲的"大跃进"的不足进行了补充。他说了三条:一、对农业生产成绩估计过高;二、比例失调;三、1959年的指标过大。他认为头一条起了主导作用,后两条与之有联系。
他甚至气愤地说道:"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只能讲成绩,不能讲缺点。有人去了一趟河南,看了几个地方,发现他们放的卫星不对头,炼的钢不能用,产量也不实,就给中央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果材料转到了省委,省委大发雷霆……这种风气很不对,有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讲缺点。"
会议上,有好心人向他使眼色,或用委婉的话语制止他,他都不领情,把心中的话一股脑全都倒了出来。当年参加会议的同志对黄克诚的这次发言,至今还记忆犹新,说他说的是掏心窝子的话。
他发言过后,不断有中央政治局常委找他谈话,要他和彭德怀划清界限。最后,毛泽东亲自找他谈话。毛泽东与人谈话历来都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但他最喜欢说的还是解放战争那段峥嵘岁月。当谈到当年四平保卫战的情况时,毛泽东突然问黄克诚:"难道四平保卫战打错了?"黄克诚回答说:"开始敌人向四平推进,我们打他一下子,以阻敌前进,这并没有错。
但后来在敌人集结重兵寻找我主力决战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应该固守四平了。""守四平当时是我决定的。"黄克诚说:"你决定的也是错误的!"黄克诚的话令毛泽东颇感惊讶,他停顿了一下说:"那就让历史和后人去评说吧!"
这就是倔强的黄克诚。他认为,毛泽东是他信任的领袖,应该向毛泽东讲真话甚至提出批评。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品质。
这时,有人开导黄克诚要他对彭德怀"反戈一击"。
黄克诚坚定地回绝:"‘落井下石’也得有石头,可是我一块石头也没有。我决不做诬陷别人、解脱自己的事!"
庐山会议开到最后,黄克诚和彭德怀、张闻天、周小舟等人一起受到批判。他们在强大的批判攻势下,只得在说明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违心地给自己扣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帽子。
等到冷静下来以后,黄克诚认识到,违心地作检讨,违心地同意"决议草案",才是自己在庐山会议上的真正错误。黄克诚一想起此事,心里就非常痛苦。
黄克诚颤颤巍巍接过了沉甸甸的材料:这哪里是一本普通的自述回忆材料啊!这分明是彭德怀对党、对人民无限眷恋的赤诚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