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徐利明 他才是书法家——我眼中的徐利明
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江苏省书法院院长 章剑华
现在学书法、会书法的人不少,但真正成为书法家的人寥寥无几。
而在我眼里,徐利明堪称当代一名真正的书法家。
因为在他身上,具备了书法家所有的特质:
真草隶篆皆精
徐利明老师遍临古代各体的经典之作,其早在80年代所作《五体临帖示范》便是这一成果的集中体现,集中收录了徐老师在课堂教学示范过程中临写的五种书体课徒稿206种,对各种书体的临习把握,都能做到形神兼备。
其楷书以褚遂良为基,在流动宽博、潇洒挥运中见堂堂正气。不少人认为,小楷是一笔一笔慢慢写出的,速度肯定很慢,而他的小楷书却写得快且灵动,不拘于手指上下拨动的小动作,所以其小楷书有大气象,能呈现出清雅、灵动、飘逸之姿。
其行书则吸收李北海、吴昌硕的优点,从唐宋元明清诸多大家中兼收博采,体势上取向右上角斜势,转折处曲中加以暗折,柔中带刚,而不是简单的圆弧直转。
其草书更是享有盛名。无论是章草的含蓄挺拔,还是今草的隽永多姿,狂草的狂放不羁,都在其笔下自如地生成。他以自我性情与所择文字内容的情感内涵相生相发,促成某种激情在书法创作中的自然发挥。
其篆、隶书,早年受林散之、陈大羽、沙曼翁等老师的影响,下过一番苦功夫,尤其对汉简的临习,取其灵动流美之势,与汉碑、汉篆宽博浑厚之美相化合,独具风格。
徐老师兼擅篆、隶、草、行、真各体,取法各体佳迹与历代名家书,成自家清峻雅逸之独特面目,充分展现其创作的张弛合度、收放自如之境。
诗书画印皆通
徐利明老师长于作旧体诗。其《新疆纪行十首》、《延安感怀诗六首》皆自作诗,并以小字行书抄录于笺页之上,诗书相配可谓珠联璧合。其平日外出采风,总会创作一些诗作。在他看来,长期作诗所养成的那种可意会、可感悟但难以说清的文人气,对创作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徐老师的书法创作常以自己的诗作为文字内容。他认为艺术创作应缘情而作,有感而发,书法也不例外。创作一件书法作品,追求一种艺术情调,必须与其文字内容的文学情境相一致。不同的文字内容有不同的文学情境、不同的书法情调。
徐老师本科专攻工艺绘画,对写意、工笔诸画法,山水、人物、花鸟诸画科,皆曾用功学习过,其所作文人画,实为所“写”,纯以书法用笔,写意于豪气之中。其于绘画题材也不局限于传统的“四君子”,对日常生活中的物事多有描绘,具生活气息。
徐老师是南京印社社长,其篆刻有很强的书写性。他的篆刻出入秦汉,兼涉明清,将笔法、墨韵与刀趣融为一体,情随刀发、刀随情动,心与刀合,刀契于石,明性见情,意气溢于刀石之间,婉转流畅、浑朴宽博。
自诗、自书、自画、自印四位一体是中国文人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徐老师优游于“诗、书、画、印”四界,且均已达到了一定高度,实为不易。
师善德艺皆备
启功先生是徐利明老师的老师,其为人为师也深深地影响了徐老师。徐老师在南京艺术学院承担了硕士生、博士生以及省级机关领导干部书法研修班等教学工作,兼及社会办学的书法课程教学,摸索出了一套独具创意、成效突出的“徐氏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各体与篆刻全能,巨制与小品兼工,学识与功力并进”的指导思想,以“悟内理于法度之中,开新境在陈式之外”为进取目标。20多年来,他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有不少学生在各种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书法展赛中摘金夺银,成为在当代书坛甚获好评的中青年名家。
徐老师一向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曾积极响应中国文联发起的朝霞工程,为贫困儿童资助培育金,为希望工程提供经济资助。有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他即慷慨解囊,提供资金援助。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于次日即向省文化厅和江苏省慈善总会领导建议,并具体参与操办了书画家作品义捐、义拍活动。他还积极参与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江苏省、市文联等多方面的赈灾义卖活动,获得致公党中央授予的“5•12抗震救灾突出贡献奖”。
徐老师为人师表,始终奉持中华传统美德。他反对艺术中的“三俗”行为,提倡文艺创作应引导当代人文修养走向雅化。当今文艺界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徐老师能够不为其所动,甘于寂寞,潜心修养,努力创作积极、健康、高雅的艺术作品奉献给社会,服务于我们这个时代。
艺术是徐利明老师的生命。他在创作中主张缘情而发,反对“无病呻吟”,其作品重意境,讲气势,手法多变,耐人品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体现出高尚人格境界与高雅审美境界的完美结合。
这就是徐利明老师。这才是一位真正的书法家。
有志于成为书法家的人,包括我,以徐利明老师为标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