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烈士纪念馆 纪念革命英烈刘伯坚诞辰115周年(上)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5年3月11日,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由江西大庾(今大余)监狱移囚"绥署"候审室,带镣行过大街时,吟成了上面这首著名的诗篇.诗句慷慨激昂,气贯长虹."带镣长街行"的诗句,后来与夏明翰烈士的壮丽诗篇<只要主义真>合璧为一,被谱写成<就义歌>,广为传唱,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拚搏.少年立志报国旅欧勤工俭学刘伯坚(1895―1935),祖籍江西,在四川巴中县(今平昌县)出生.1912年,刘伯坚17岁时离开父母,先后进

1935年3月11日,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由江西大庾(今大余)监狱移囚“绥署”候审室,带镣行过大街时,吟成了上面这首著名的诗篇。诗句慷慨激昂,气贯长虹。“带镣长街行”的诗句,后来与夏明翰烈士的壮丽诗篇《只要主义真》合璧为一,被谱写成《就义歌》,广为传唱,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拚搏。

少年立志报国旅欧勤工俭学

刘伯坚(1895―1935),祖籍江西,在四川巴中县(今平昌县)出生。1912年,刘伯坚17岁时离开父母,先后进金斗寨高等小学、巴州中学、省立万县师范学校等校读书。1917年,军阀割据,战火连年,世道艰难,刘伯坚难于安心求学,辍学回到家乡龙岗寺。

刘伯坚返回家乡后,东借西贷,筹集了外出求学的路费。不久,他告别父母到了成都,考进成都高师(现四川大学)补习外语。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革命风潮席卷全国,刘伯坚积极投入运动。他在成都上街游行,发表演说,散发传单,救护受伤同学,勇敢地与反动警察作斗争,经受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洗礼。

1919年秋,刘伯坚为出国留学离开成都赴北京,考进吴玉章办的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学习法语。在那里,他结识了赵世炎、林修杰等爱国青年。刘伯坚应赵世炎之邀,为他主办的《工读》杂志撰写了白话体长诗《秋月》。刘伯坚在诗中借景抒情,强烈地倾诉了内心对旧社会黑暗世界的厌恶和憎恨,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向往,对光明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秋月》发表后,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

1920年的3月,春寒中已露暖意,刘伯坚多次兴奋地到陶然亭公园慈悲庵的厅堂里,参加由李大钊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与周恩来相识。同年春夏之交,刘伯坚结束了在高等法文专修馆的学习,办好了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手续。6月25日,他与97名留法学生一起登上了法国货轮波尔多斯号,从上海起航,经过40多天的海上颠簸,于8月4日到达了法国的马赛港。他们由马赛改坐火车,于第二天到达法国首都巴黎,见到了先期在此学习的赵世炎、蔡和森、李立三、陈毅、李富春等。

1921年春天,刘伯坚、陈毅、赵世炎、李立三、王若飞、蔡和森等领导勤工俭学同学开展了反对北洋军阀丧权辱国的斗争。这次斗争虽然遭到挫折,但它体现了勤工俭学同学团结起来与军阀政府作斗争的勇气。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刘伯坚获得许多革命知识和革命经验。此外,刘伯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如《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等等,从而开阔了思路,懂得了革命的基本原理,逐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欲使祖国富强,当从世界改革史中求之”,他认为要使中国摆脱贫困,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刘伯坚从一个只知爱国而不知怎么去做的青年转变成为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了。刘伯坚以及旅欧的广大青年异常兴奋,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这年冬天,由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邀请部分革命团体的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商讨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事宜。

刘伯坚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代表们就建党纲领、组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决定由赵世炎、李维汉在法国,周恩来在德国,刘伯坚在比利时,分头开展工作。1922年3月,刘伯坚在比利时建立了旅比中国少年共产党,并任旅比支部书记。

同年6月,他代表旅比支部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18人,代表40余名“少共”党员。这次会议,选举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总支部领导成员,赵世炎任总支部书记,周恩来为宣传委员,李维汉为组织委员。

同年秋,根据国内党中央的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旅欧组织。“少共”党员凡符合中共党员条件的即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3年2月,根据党中央的意见,“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中国共青团旅欧支部,并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周恩来任支部书记,办公地点设在周恩来的住地――巴黎意大利广场戈德弗鲁瓦街17号。

同年秋,为了工作方便,刘伯坚自比利时迁居巴黎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办公地。他重视宣传工作,参与编辑出版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少年》和理论学习刊物《共产主义研究会通信集》。他为在旅欧学生和华工中建立党、团组织作出了贡献。

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