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解放在即 韩先楚与邓华为何突生争执
核心提示:1950年3月初,国民党海防部署已初步完成,开始以海空军封锁琼州海峡,同时在岛上对琼崖纵队加紧"围剿"。根据地被压缩,粮食一部分被抢走。在这种情况下,如不迅速派部队渡海支援,琼纵处境势必更加困难,对登陆也更为不利。
但是,此时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主力部队大规模强渡的时机尚未成熟。兵团党委经研究认为,为了支援琼纵的反"围剿"斗争,加强岛上我军接应力量,摸索渡海作战经验,为大规模登陆作战创造条件,要抓紧当时尚有北风的有利季节,立即组织小部队进行偷渡。
凤凰卫视4月28日《凤凰大视野》节目播"海南岛战役全纪录(三)",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回顾解放海南岛之战。众所周知这是一次解放军并不擅长的跨海作战,四野呢本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王牌之师,在陆地上还没有对手赢过他们。然而在大海面前这些曾经的陆地猛虎,不得不从游泳开始学起,从划桨、摇橹开始做起。琼州海峡对岸呢,则是由国民党名将薛岳领衔的十万大军,构筑了海陆空的立体防线,号称东方的马其顿防线。
解放军已经在雷州半岛上集结了数月,作战时间多次推移,最高指挥官也迟迟下不了决心。前有金门海战之鉴,谁也不敢贸然行事,直到海南岛内传来了琼崖纵队的声音,战局才真正开始出现了转机。貌似密不透风的伯陵防线,出现了小小的裂缝,指挥员邓华决定抓住这条裂缝,采取分批偷渡里应外合,随即大部队强行登陆的作战方案。一时之间,偷渡成了这场战役的重中之重。
刘振华(原40军118师政治部主任):第一批是两个先锋营,40军一个,43军一个,这是第一批。第二批是两个加强团,40军一个,43军一个,是两批,四次登陆。
解说:徐闻灯楼角,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区域,1950年3月5日19时,40军352团1营的800名勇士,就是从这里出发,偷渡琼州海峡。
韩卫平(韩先楚之子):这就是敢死队啊,谁也不知道结局是什么,这800张年轻的脸,每个人喝一杯壮行酒,然后大家义无反顾登上这13条船,向对岸驶去。我父亲他们站在滩头上,直到看不到这些船支最后的影子,当时他们的心情很沉重。
这800人能不能上去,这800个阶级兄弟的生命,今天晚上是不是就结束了?这也是个未知数。谁不自己喜欢自己的生命?但是这个时候这800人义无反顾,真的是,解放军这种战斗意志和这种思想品质,保证这支部队是一定能打胜仗的。
解说:经过一个晚上的漂泊,这800名偷渡勇士们,在海南白马井成功登陆。由于天气原因而被耽搁的43军先锋营,也在3月11日从雷州半岛以东出发,开始了向海南岛的进军。
王怀祥(原43军383团作战参谋):当时两个营同时出发,40军那个营在西边,我们在东边。但那一天风向不对,那边需要的风这边不一定,那时没有经验,那边就暗示起渡了,这边就晚了几天,我们到3月11号开始起渡的,风越来越大,这个浪啊,是越来越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困难就很多了,一个呢这次渡海为了迷惑敌人,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没有按照直接方向去,是转了大约400海里。另外就是选择(的)这个天气啊,风向是对的(但)不好,下雨,再就是昼夜兼程。
从海南岛到登陆的预定的地点,大概有20多个小时,既要白天行船,也要晚上的航行。晕船啊,晕得太厉害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晕船,晕到什么程度?开始吐食,以后吐水,最后吐黄水。有些人的胆汁都吐出来了,死去活来呀。那个船上的味道实在是很难受,但是也忍受下来了。
解说:王怀祥山东人,1945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黑龙江一直打到了海南岛,他参与了1950年3月11日,首批的第二次偷渡。作为一名士兵,他这样讲述了海南岛之战对于他的意义。
王怀祥:当时就是这样,最后一仗要打这一仗,这仗打不好,没有机会再打了,这仗一定要打好,就是这么一个信念,不害怕打仗。
解说:60年前的记忆再次映入脑海,作为偷渡勇士的一员,如今已84岁的王怀祥,回忆起了那些共动渡海的战友们。
王怀祥:走到路上有一支船沉了,解放以后我们一直沿海去打听,调查研究老百姓都不知道,究竟是浪打翻了还是怎样。另外有一支船,是一连副连长李向三他带的这个船,他这个船出去广州完了十几公里,就发生问题了。有一个大浪把那个船体打穿了,打穿了一个很大的口子,当时怎么办?这个李向三把他的被子垫上去,他自己用身体顶上去,就这样坚持了一宿,一天一宿。
解说:就是在这样的茫茫夜色中,偷渡勇士们,依靠十余艘偷渡船支漂泊过海,逐步驶向了海南岛。与此同时在海峡对岸,早已有一群焦急的人们,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那就是在海南岛上坚持了23年红旗不倒的琼崖纵队。
何如伟(原琼崖纵队北区地委青年团负责人):当时我们就知道解放军是要偷渡了,有电报了,但是没有确定具体的时间。我们就调了一个团,独立团一千人,从山里头调来海边和地委一起,我们住在一起,下午两点钟电报来,说定了,明天11点钟清晨在深水港登陆。
解说:如今已白色苍苍的何如伟,当年是中共海北区地委青年团负责人。早在1950年春节期间,他就配合四野偷渡上岸的侦察员,一起负责岛内的侦察工作。对于接应第一批偷渡部队的情况,他回忆起来依然是历历在目。
何如伟:结果那一天走呢,下着毛毛雨,5点钟行军,走到海边的一个村。到那个村天就亮了,我们就决定到那个村大部队住下来,小部队跑步前进,跑到海边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