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演讲 罗辑思维跨年演讲最新:罗振宇时间的朋友都讲了什么图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第三,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的延伸,它是人的替代.­ 人工智能这个词太自大了.它暗示一个意思是,这是我们研发制造并由我们自己控制的工具,错了,它不仅是人的延伸,更是人的替代.它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另外一个智能物种.­ 它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主人和工具之间的关系,而更像是心理学界经常用的那个比方:大象和他的骑象人.人工智能是那头大象,它按照自己的算法在行走,骑在大象上的人,偶尔可以施加影响,但是已经说不清谁在主导谁.所以,人工智能不是让我们多了一项工具,而是让我们多了一个跨物种合作的可能.­ 过去,不管

­ 第三,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的延伸,它是人的替代。

­ 人工智能这个词太自大了。它暗示一个意思是,这是我们研发制造并由我们自己控制的工具,错了,它不仅是人的延伸,更是人的替代。它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另外一个智能物种。

­ 它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主人和工具之间的关系,而更像是心理学界经常用的那个比方:大象和他的骑象人。人工智能是那头大象,它按照自己的算法在行走,骑在大象上的人,偶尔可以施加影响,但是已经说不清谁在主导谁。所以,人工智能不是让我们多了一项工具,而是让我们多了一个跨物种合作的可能。

­ 过去,不管技术多强大,我们都是活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而未来,我们在很多场景下,会活在人和机器的关系中。大量的人被替代,大量的人际关系被解体。每个人原先的生存基础都在动摇。

­ 未来社会什么样?这就极其考验我们这代人的想象力。《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又了一本新书叫《未来简史》,就在回答这个问题。这会是2017年最重要的一本书。

­ 这本书里说,未来可能出现一种没用的人。如果人工智能足够强大,愿意毫无怨言地被剥削、被奴役,那有的人类可能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了。近在眼前的是一系列职业的消失。有了人工智能,司机、文秘、公务员、医生、律师、厨师,这些职业都会受到威胁。

­ 也许只要5到20年,在我们还没有退休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极其陌生。这次冲击来得又快又大。过往的人类历史证明,进步是好的,更好的是缓慢的进步。但这一次,好消息是,我们在进步,坏消息是,我们在飞快的进步。

­ 看到"机器替代人类",小编吓了一跳,罗振宇第一条不是刚说完人工智能不是在复制人类吗?仔细一看,原来罗振宇说的"替代"指的是替代部分人类的工作,这个也是没有问题的,机器翻译会替代速记,智能楼宇会替代保安,自动驾驶会替代司机,这些的确在发生。

­ 一个司机失业了,他的职业属性消失了,不代表这个人就没有存在价值,机器只是替代了人类的部分功能。罗振宇说"机器替代人类",至少是不严谨的,很可能带来新的误解。

­ 把人工智能比喻成"物种",或者"大象",或者别的有意识的实体——也是野生科学家喜欢作的比方,这一点雷锋网做过太多次的阐述(参考《大白"离我们还很远》),不再赘述。也许未来有无限种可能性,但是从目前来看,关于AI的"自主意识"或者创造性,人工智能的任何一个分支都没有看到这种端倪。

­ 另一个彩蛋是,罗振宇在现场有分析李飞飞加入Google的原因,说是因为实验室缺乏数据,而Google有,但这个内容在后来官方整理的完整版本的演讲稿里并没有体现。——可能罗辑思维团队也知道,一旦涉及到有具体指向性的内容就很容易出错,毕竟你说人工智能如何如何,人工智能不会出来反驳;但李飞飞很可能会。

­ 还是那句话,术业有专攻,罗振宇有他擅长的领域,但人工智能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判断。(林藠头)